■湖南省株洲市田心中學 羅玉林
湖南省炎陵縣鹿原鎮中學 高 潮

學生創新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核心,也是中國學生發展六大核心素養之一。那么,如何提升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我們從物理課外實驗著手,積極探索與嘗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存在“重理論、輕實踐,重課堂教學、輕實驗教學”的傳統教育觀念。有的農村學校由于缺乏實驗教學器材,教師往往以講實驗來代替做實驗,制約了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提升。
因此,通過開展物理課外實驗來彌補課堂實驗教學的不足就顯得尤為重要。
通過學生自愿申請,結合學生居住地就近原則,組建物理課外實驗興趣小組。建立物理課外實驗班級QQ群或微信群,每周由教師或科代表發布課外實驗內容,由小組長負責本組課外實驗的落實和資料收集(包括實驗小視頻、照片、實驗報告等)。
1.激發興趣
教師應盡可能布置一些 “新”“奇”“特”的課外實驗,讓學生體驗物理的奇妙。比如,讓學生在家獨立完成自制浮沉子、紙鍋燒水、筷子提米、燒不死的魚等趣味性較濃的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案例(1):自制浮沉子
在學習“浮力”時,教師布置學生在家完成“自制浮沉子”小實驗。學生用到的實驗器材有礦泉水瓶、小藥瓶、水等。
首先,向礦泉水瓶倒入大半瓶水(如圖1),再將小藥瓶裝入適量水后倒置放入大瓶中(如圖2),并讓小藥瓶漂浮在水面上。蓋上瓶蓋,擠壓礦泉水瓶,發現小藥瓶逐漸下沉,松手后上浮(圖3和圖4)。

圖1

圖2

圖3

圖4
浮沉子的原理與潛水艇的原理相同,即通過改變自身重力實現上升、下沉或懸浮。把小藥瓶倒置放入大瓶,并讓小藥瓶中留有部分空氣,使小藥瓶整體平均密度接近水的密度。擠壓大瓶則會增加大瓶內的壓強,使更多的水進入小藥瓶。當小藥瓶的重力大于所受浮力時,小藥瓶就會下沉,反之則會上浮。
2.培養科學思維
開展物理課外實驗,能讓學生發現和解決生活中的物理問題,使學生的科學思維得到進一步拓展。
案例(2):“瓶吞雞蛋”實驗
在學習“大氣壓強”時,教師布置學生在家做“瓶吞雞蛋”實驗。學生用到的實驗器材有玻璃瓶(瓶口略小于雞蛋)、剝了殼的熟雞蛋、小紙條、打火機等。將點燃的小紙條丟進玻璃瓶(如圖5),再把剝了殼的熟雞蛋迅速放在玻璃瓶口(如圖6),觀察實驗現象。
學生驚奇地發現:剝了殼的熟雞蛋被緩慢地“吞”入瓶內(如圖7)。

圖5

圖6

圖7
原來熟雞蛋是被一雙“無形的手”——大氣壓推進瓶內的。燃燒的紙條被丟進瓶內時,消耗了瓶內的氧氣,使瓶內氣壓低于瓶外氣壓,于是熟雞蛋就被“大氣壓”推入瓶內了。
拓展(1):能否讓瓶內的雞蛋自動鉆出來?
學生先向瓶內倒入適量的小蘇打,再向瓶內倒入足夠的白醋,迅速搖晃瓶子并將瓶口朝下倒立,利用二者反應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使瓶內氣壓迅速增大,當瓶內氣壓大到一定程度時,雞蛋就從瓶口鉆出來了(如圖8、9、10)。

圖8

圖9

圖10
拓展(2):還可以利用雞蛋做哪些物理實驗?
【實驗目的】辨別生、熟雞蛋。
【實驗器材】一生一熟兩個雞蛋(大小差不多)。
【學生1】用相同的力讓兩個雞蛋在水平桌面上旋轉,觀察哪個雞蛋旋轉的時間更久(或更平穩)。
先停下來的是生雞蛋,后停下來的是熟雞蛋。因為生雞蛋蛋殼是固體,蛋清和蛋黃是液體,它們的轉動速度不同步,所以先停下來了。而熟雞蛋蛋殼、蛋清、蛋白的轉動速度同步,所以后停下來。
【學生2】用相同的力讓兩個雞蛋在水平桌面上旋轉,過一會兒,突然用手按停雞蛋并立即放手,自動立起來的就是生雞蛋,反之就是熟雞蛋。
因為熟雞蛋的蛋黃和蛋白是固體,與蛋殼的轉動是同步的,所以用手按住蛋殼,雞蛋就停止轉動了。生雞蛋的蛋黃和蛋白是液體,與蛋殼轉動不同步,當蛋殼停下來時,蛋黃和蛋清由于慣性繼續轉動,并帶動蛋殼轉動。
開展物理課外實驗,需要學校、家長、教師“三管齊下”才能落實。
學校應從制度上將課外實驗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實驗考查中,定期舉行課外實驗成果展評比(包括實驗小視頻、實驗報告、小論文、手抄報、實驗操作技能比賽等),將其納入班級綜合考核分,并對表現優秀的師生進行表彰和獎勵。
家長應支持學校的工作,在家里配合和監督自己的小孩認真完成課外實驗,體驗親子實驗的樂趣。
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課外實驗,適時為學生解疑答惑,不斷鼓勵學生勤于動手、勇于探索、合作交流、分享成果。
1.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高漲,且能保持持久的學習動力。學生每周最期待的事情莫過于老師布置實驗作業,而老師最快樂的事情是每周都能收到一些意想不到、充滿創意的實驗小視頻。師生都能從中學到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2.學生的科學素養不斷得到提升。通過課外實驗,絕大部分學生明白了科學探究的過程,學會了科學探究的方法,在體驗科學探究樂趣的過程中主動獲取物理知識,科學素養得到提升。
3.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得到了提高。在課外實驗中,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動口解說、動腦設計,培養了各方面的能力,形成了科學思維。
4.學生與家長的關系更融洽。課外實驗讓家長參與學生的實驗成為可能,有的家長全程陪同自己的小孩做實驗,有的家長幫自己的小孩拍實驗小視頻,有的家長幫自己的小孩分析實驗失敗的原因……課外實驗拉近了學生和家長之間的距離,使親子關系更加融洽。
1.實驗內容更有趣。課外實驗應結合學校實際和教學需要,精心選取優質實驗內容,引導學生利用身邊隨手可得的物品進行有趣、有實用價值的實驗探究。
2.實驗過程更安全。因課外實驗是在家里完成的,現場沒有老師的指導,所以布置實驗任務時一定要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如果實驗中確定要用到電、火、刀等時,一定要提醒家長全程陪同學生一起實驗。
3.實驗設計更科學。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選取適合學生拓展性學習的課外實驗或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