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卓 熊曉山 黃森 何橋



摘? ?要? ?柑橘是三峽庫區最主要的經濟作物之一,隨著栽培面積的增長、管理水平的提高,柑橘產量增長速度較快,產能過剩的風險也越來越大。根據三峽庫區柑橘生產現狀,對濃縮橙汁加工的成本和經濟效益進行了綜合分析,結果顯示目前濃縮橙汁加工無法滿足企業和果農雙贏的目標,不符合庫區柑橘產業發展需求,建議將新型非濃縮還原橙汁(NFC)作為三峽庫區橙汁加工的首選產品。
關鍵詞? ?三峽庫區;濃縮橙汁;加工成本;效益分析
中圖分類號:S666? ?文獻標志碼:A? ?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2.007
根據國際橙汁加工的成功經驗,橙汁加工應具備以下條件:1)原料與質量是柑橘深加工的基礎,更是制約橙汁加工業發展的關鍵因素,適宜加工的甜橙品種結構、熟期長短、果品質量與產量等都要與加工能力相匹配[1]。2)生產周期是加工企業成本的一個重要因素,加工期越長,生產成本越低,在國際競爭中更具實力;相反,加工期短,生產成本就高,產品的售價也高,不利于市場競爭[2]。目前國際上橙汁加工周期普遍為6~8個月,要達到如此長的加工時間,必須要早中晚熟品種配套,而且這些品種要適宜加工制汁。3)原料價格是加工企業成敗的關鍵,原料的價格直接影響加工企業的經濟效益。生產企業原料價格越低越好,但與果農需求的效益相反,這一矛盾如何解決,直接關系到柑橘產業的發展。
據統計,2018—2019年度重慶市柑橘種植面積達23萬公頃,其中三峽庫區及長江干支流河谷區域柑橘面積占90%以上,達20.67萬公頃,早中晚熟品種種植面積比例為25∶31∶44,產量比例為22∶42∶36,但三峽庫區夏橙、錦橙等適宜加工類甜橙面積進一步縮減[3]。由于重慶市適宜橙汁加工品種的規模種植基地基本位于橙汁加工企業或周邊,其他區域種植規模較小。目前庫區在采收季節僅能為加工企業供應2個月的原料,加上庫區原料基地,最多能夠供應4個月的原料,難以滿足橙汁加工企業1年至少有7個月的生產周期要求[4]。另外,庫區柑橘原料生產成本為每千克1元,濃縮橙汁(65°Brix)加工企業收購原料的價格為每千克0.6元。因此,從生產周期和原料價格上,三峽庫區濃縮橙汁(65°Brix)加工條件基本不成熟。
近年來,隨著重慶市柑橘品種結構的進一步調整,新建柑橘果園投產面積不斷擴大,供應橙汁加工原料的時間也不斷延長。為了找到三峽庫區柑橘品種結構與產量的最優化比例與產值,為庫區橙汁加工類型及農民生產效益最大化提供科學依據,為政府有關部門結合柑橘產品市場行情進行調控,實現共贏提供數據支持,筆者開展了三峽庫區濃縮橙汁加工類型的成本和經濟效益情況的調研。
1 調查方法
1.1 數據收集
數據來自三峽庫區某濃縮橙汁加工企業2010—2015年度生產統計數據,相關原輔材料數據以當時市場價格為基礎。表1為2007—2017年濃縮橙汁進口的價格,系根據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數據庫統計數據,通過進口量與進口額計算而得。
1.2 濃縮橙汁(65°Brix)加工企業成本計算方法
根據國際、國內柑橘產業化生產的實際,成本分析的生產周期按2、4、7個月分別測算,濃縮橙汁按每小時可加工甜橙30 t,生產濃縮橙汁(65°Brix)2.31 t,即1 t濃縮橙汁(65°Brix)耗用鮮果為13 t,濃縮橙汁(65°Brix)月產量按1 384.62 t計算。企業設備總價值6 420萬元,折舊期按照13年計算;廠房總造價690萬元(包含配套設施和土地流轉費等),折舊期按照30年計算;生產期定員48人,每月總工資134 200元;停產期定員15人,每月工資總額43 300元。加工鮮果收購均價為600元/t。生產1 t橙汁輔料(含包裝材料)費用占用538.45元;生產期間每月水電氣費用為373 496.8元;生產期間每月水電氣費用為373 496.8元;FMC榨汁機每年每臺租金為16萬元,企業共租用10臺。具體企業成本及計算方式如下。
1)固定設備折舊成本
生產設備折舊分攤成本=設備總值÷折舊期年限÷(月產量×生產月份數)[2]
廠房折舊分攤成本=廠房總造價÷折舊期年限÷(月產量×生產月份數)[2]
2)設備租賃成本
設備租賃成本=設備租金單價×租用數量÷(月產量×生產月份數)
3)工資成本
生產期工資成本=每月人員總工資÷月產量
停產期工資成本=每月人員總工資×停產月份數÷(月產量×生產月份數)
4)能源成本
能源成本=每月能源費÷月產量
1.3 果農生產成本
根據調研結果,柑橘園生產成本按標準化果園生產成本進行測算,20年生產周期,第6年進入盛產期,每667 m2產量2 000 kg計算。柑橘園每667 m2年投入1 850元,包括土地租金600元,肥料600元,農藥100元,水電費50元,管理及勞力投入500元;另外,建園每667 m2投資3 000元,按20年分攤計算,每年150元。
1.4 橙汁加工企業收益
根據表1計算國外進口冷凍濃縮橙汁(65°Brix)價格14 350元/t(按照2017年進口價格和匯率折算)[5];橙汁加工的副產品香精油按2.5%出油率計,銷售價格50 000元/t。參照進口橙汁的價格,計算生產1 t濃縮橙汁不同生產周期與目前原料收購價、果農成本價和果農預期售價時加工企業收益。
1.5 果農經濟效益
根據調研結果,計算果農期望柑橘原料售價1.5元/kg、果農生產成本價1元/kg(雖然農戶的生產中沒有支付地租和勞動力工資,但機會成本同樣存在)和目前企業收購價0.6元/kg,生產1噸濃縮橙汁(需要13 t原料果)的果農收益。
2 結果與分析
2.1 橙汁加工企業成本分析
濃縮橙汁加工成本主要包括設備費、人員工資、固定資產折舊、原料費、能源費等,各項成本數據如表2所示。該表所示的分析中橙汁成本分析尚未考慮固定投入的資金占用利息和收購等環節的貸款利息以及上繳稅收等因素對成本的影響。實際中該部分占銷售收入的4%~5%,每噸增加500元左右。該結果表明橙汁加工的主要成本來自于原料成本,占69%以上,其生產周期越長,原料成本占比越高,生產加工周期7個月以上時,原料成本達83%以上;從表2可以看出,原料成本是固定的,生產管理工資、輔料包裝、能源費用等成本也相對固定,隨著生產周期的延長,加工設備攤入、生產廠房攤入、停產維護、設備租金等成本降低幅度較大,7個月的生產周期與2個月相比,降低了14%。綜上,在原料來源供應有保障、生產加工周期固定的情況下,企業加工效益增加的最有效途徑就是降低原料成本。
2.2 橙汁加工企業經濟效益分析
從表3可以看出,橙汁加工效益隨著生產周期的增加而增加,隨著原料價格的增加而減少;生產加工企業按照原料成本價收購時,2個月、4個月的生產周期都處于虧損狀態,生產周期到7個月時,加工企業僅有少量收益;如果原料價格達到果農預期售價時,橙汁加工企業嚴重虧損。
橙汁加工企業在不獲取利潤的情況下,不同加工期用于加工每噸柑橘原料價格如表4,結果表明在企業不盈利的前提下,企業每年加工2、4、7個月,相應的柑橘原料最高收購價不超過0.89、0.99、1.04元/kg,果農仍處于虧損或極微利狀態。
2.3 果農生產成本分析
根據三峽庫區柑橘生產成本調研結果土地資源和管理成本投入是三峽庫區柑橘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占柑橘生產成本的80%。與第一大橙汁加工國巴西相比,橙汁加工原料果收購價約為0.14元/kg,生產成本僅為0.075元/kg,其土地資源和管理成本相對較低,僅占柑橘生產成本的20%[6]。因此,作為橙汁加工原料,三峽庫區柑橘生產成本與巴西柑橘生產成本相比,沒有任何優勢。
2.4 果農經濟效益分析
國際市場橙汁價格直接影響著國內橙汁價格,國內橙汁加工收益直接決定了作為加工原料的柑橘價格。表5為目前企業收購價、果農生產成本價和果農預期售價果農收益情況,可以看出,以0.6元/kg的目前原料果企業收購價生產濃縮橙汁,加工企業雖然能獲取一定的利潤,但果農虧損5 200元。而以果農預期售價1.5元/kg,果農收益6 500元,但企業處于嚴重虧損狀態(表3)。同時,結合表4和表5可以看出,果農生產柑橘作為橙汁加工原料出售,橙汁加工企業在保證利潤的前提下,果農是不可能獲得效益的。加工企業生產周期越短,對柑橘原料價格要求就會越低,果農的虧損就越嚴重。
3 小結
由于國際市場橙汁價格影響,橙汁加工企業要想生存,就必須取得效益,降低橙汁加工原料價格是加工企業獲得利潤的最有效、最直接途徑,就必須低于果農生產成本價收購原料,而導致果農虧損。在現有的管理模式下,果農扭虧為盈,取得效益的主要方式是提高產品價格,逐漸縮減甜橙種植面積,換種鮮食品種。隨著三峽庫區柑橘種植品種結構調整,用于榨汁的甜橙種植面積及產量縮減,無法保障橙汁加工的供應期。
三峽庫區多為山地、丘陵,果園面積小、單產較低,柑橘生產無法實現規模化、機械化操作,必須投入大量的人工成本,導致柑橘原料價格居高不下,這更是制約橙汁加工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柑橘原料價格偏高,致使橙汁產品價格越高,導致庫區生產的橙汁在市場上基本沒有競爭優勢。因此,目前解決果農成本與橙汁加工成本的矛盾途徑是降低甜橙作為橙汁加工原料的生產成本,迫切需求通過三峽庫區適度規模宜機化建園或老果園改造,實現智慧農業生產,降低甜橙管理成本和人力資源成本;同時培育適宜加工甜橙新品種,早中晚熟品種合理種植,延長橙汁加工周期,增加加工效益;并進一步開展柑橘廢渣科學利用研究,加強橙汁加工副產物的產品研發,提高加工效益。 柑橘廢棄物含有大量營養元素,柑橘種子粉氨基酸總量與黃豆粉相似,其蛋白質和脂肪質量也很高,是配合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的好原料,提高原料的利用效率。
另外,雖然庫區橙汁加工和國外橙汁加工相比毫無優勢,但從世界橙汁發展歷史看,橙汁生產經歷了原汁、濃縮汁和非濃縮還原汁(Not From Concentrate,簡稱NFC)3個發展階段。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興起的NFC果汁,因質量和風味更接近鮮榨汁,保質期較鮮榨橙汁長,雖然售價高,但一面世就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消費量逐年上升。同時,NFC橙汁無需濃縮加工過程,加工設備相對較低廉,成本相對較低。NFC橙汁含水量高,需要低溫保存和運輸,不適宜長途運銷,具有就近銷售的特性。因此,庫區可開發生產非濃縮甜橙汁,就近占領國內和周邊國家的市場。NFC橙汁加工可以給加工企業帶來較大的利潤空間,即使在目前產區原料收購價格較高的前提下仍有盈利,從而實現企業和果農雙贏。
參考文獻:
[1] 韋群.中國橙汁加工產業的發展戰略與成本控制問題研究[D].北碚:西南大學,2006.
[2] 鄧琴.作業成本法在濃縮果汁加工企業的應用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13.
[3] 何紹蘭,鄧烈,江東,等.三峽庫區橙汁加工品種的篩選與配套研究[J].亞熱帶植物科學, 2007(1):
10-12,16.
[4] 沈兆敏.橙汁加工業的差距、發展難點和對策[J].果農之友,2014(4):3-4,15.
[5] 王斌,張放.2008—2017年全球柑桔加工品進口貿易簡析[J].中國果業信息,2019(5):31-45.
[6] 農業部赴巴西柑橘考察團.巴西柑橘產業成功因素分析[J].世界農業,2003(6):12-15.
(責任編輯:敬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