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清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登特科鎮衛生院,內蒙古 呼倫貝爾)
慢性附件炎是指同時累及輸卵管和卵巢的炎癥。炎癥過程中,輸卵管管壁增厚變硬,粘膜有炎性滲出,引起粘連,阻塞管腔,是指由細菌感染引起的卵巢和輸卵管的慢性炎癥病變。其主要表現為腰酸、下腹痛,并在經期疲勞或房事后加重,白帶量多有異味,月經量多或紊亂[1]。嚴重的會使育齡婦女出現不孕不育。婦科檢查可發現附件增厚壓痛或可觸到有條索狀物體。慢性炎癥不易根除,采用經期內應用抗生素治療,預防慢性附件炎的急性發作[2]。現對我院收治的慢性附件炎患者應用經期靜脈滴注阿奇霉素序貫治療的臨床療效進行觀察分析如下。
選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慢性附件炎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給予阿奇霉素聯合甲硝唑靜脈滴注治療,隨機分為觀察組或對照組,各43例,
對照組43例中,年齡 23~43歲,平均(27.5±3.0)歲;病程最短2年,最長8.5年,平均(3.5±0.5)年。觀察組43例中,年齡22~44歲,平均(26.5±3.5)歲;病程最短1.6年,最長8.6年,平均(3.0±0.8)年。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給予阿奇霉素聯合甲硝唑靜脈滴注治療,對照組患者于月經結束第4天開始進行靜脈滴注,應用0.5 g的阿奇霉素加入500 mL 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采取靜脈滴注,250 mL甲硝唑,靜脈滴注,每日1次,連續用藥15 d。觀察組患者于月經第1天給藥治療,月經開始第1天給藥,0.5 g阿奇霉素加入5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滴注,250 mL甲硝唑,靜脈滴注,每日1次,連續用藥4~6 d。兩組患者均進行3個月經周期的治療,然后進行療效判定。
治愈:經治療后患者腹痛、白帶異常等臨床癥狀均消失。婦科超聲檢查炎癥消失,月經周期,經量均正常[3];顯效:經治療后患者腹痛、白帶異常等臨床癥狀改善,婦科B超檢查示炎癥范圍逐漸縮小,自覺癥狀顯著好轉;有效:經治療后患者腹痛、白帶異常等臨床癥狀有所好轉,但婦科超聲檢查結果無明顯改變;無效:經治療后患者腹痛、白帶異常等臨床癥狀無改善,婦科超聲檢查患者癥狀無改變[4]。
對患者的不良反應進行觀察記錄,對比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對治療后半年的復發率進行對比。
對本研究中的結果應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計數資料以(%)表示,進行組間比較,應用t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 43例,治愈21例(48.84%),顯效12例(27.91%),有效 7例(16.28%),無效 3例(6.98%),總有效率為93.02%;對照組患者43例,治愈12例(27.91%),顯效9例(20.93%),有效13例(30.23%),無效9例(20.93%),總有效率為79.07%;對兩組患者治愈率和總有效率進行對比,觀察組患者分別為48.84%和93.02%,對照組患者分別為27.91%和79.07%,兩組對比差異明顯,觀察組治療效果更為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發生不良反應3例,其中惡心1例,嘔吐1例,腹瀉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98%;對照組發生不良反應8例,其中惡心3例,嘔吐4例,腹瀉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8.60%;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患者43例,生活質量評分治療前(62.10±5.4)分;治療后(86.81±7.32)分;對照組患者43例,生活質量評分治療前(64.05±5.0)分;治療后(76.46±6.98)分;兩組患者治療前生活質量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復發1例,復發率為2.33%,對照組復發2例,復發率為4.65%;兩組比較復發率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子宮附件通常是指輸卵管和卵巢,輸卵管是一對細長彎曲的通道,是排卵和受精的地方,因其通過陰道、子宮與外界溝通,故在一定情況下會侵襲細菌,引起輸卵管炎。而卵巢與輸卵管相鄰,輸卵管發生炎癥時,極易散至卵巢,從而引起卵巢炎。當卵巢炎和輸卵管炎同時發生時稱為輸卵管性卵巢炎,也稱為附件炎[5]。慢性附件炎患者的主要癥狀為下腹不同程度疼痛、月經異常、經血過多、痛經、陰道化膿性白帶。婦科檢查,雙側小腹有壓痛。情況嚴重的,下腹兩側或子宮兩側后方可觸及大小不等、形狀不規則的腫塊。在附件炎患者中會造成不孕,往往是由于輸卵管不通暢所致[6]。
婦女會在經期、人流后或產褥期,生殖道和全身抵抗力下降,這個時期,如不注意個人衛生,細菌很容易通過子宮粘膜上行,侵襲輸卵管和卵巢,發生炎癥。還有一些是在人流手術或治療宮頸手術治療中消毒不嚴格時,細菌通過淋巴系統擴散,經宮頸、子宮肌侵犯輸卵管和卵巢而引起炎癥。
慢性附件炎沒有急性發作時,一般不需要抗生素治療。經期可以用抗生素治療。由于經期機體的抵抗力下降,生殖器官的正常防御功能較低,容易誘發慢性炎癥急性發作。在月經期間使用抗生素治療可以預防慢性附件炎的急性發作[7]。腎上腺皮激素也可以與抗生素一起使用。當抗生素與腎上腺皮質激素聯合使用時,大約50%的慢性附件炎患者可以使輸卵管通暢。甲硝唑具有抗厭氧菌作用,對厭氧菌有很大作用,可用于需氧菌的混合感染和抗生素治療等。阿奇霉素能抑制許多革蘭氏陽性厭氧菌和需氧菌,也能抑制許多革蘭氏陰性厭氧菌和需氧菌。
經期內附件的環境變化,血液循環非常豐富,致病菌的快速增長癥狀加重,序貫療法可以改善血液藥物濃度,月經會將瘀血、有害物質排出體外,更有利于病人的恢復,提高治療效果,減少患者治療時間,減輕經濟負擔[8]。
收集治療的86例患者中,觀察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分別為48.84%和93.02%,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明顯,觀察組治療效果更為顯著。觀察組發生不良反發生率為6.98%,低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的18.6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比較復發率無明顯差異。
總之,對慢性附件炎患者采取經期靜脈滴注阿奇霉素序貫治療,臨床治療效果顯著,不良反應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