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腸梗阻是外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任何原因引起的腸內容物通過障礙統稱腸梗阻,其發病率僅次于闌尾炎。急性腸梗阻的病因較為復雜,并且具有病情發展快且發病急的特點,因此針對急性腸梗阻,早期對其病因進行及時的診斷是對該病治療的關鍵。急性腸梗阻的診斷方法通常是通過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以及采用常規影像學進行檢查。本文主要針對急性腸梗阻的概念、診斷以及128層螺旋CT對急性腸梗阻的診斷價值展開討論。
患者的腸內或者腸外由于各種原因而引起的小腸腸道出現機械性的堵塞,造成腸道內容物出現運行異常的情況,無法正常的運輸,這種癥狀被稱為腸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 Ileus)。急性腸梗阻發病急并且病情發展快,若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容易使病情進一步的擴大,從而危及患者的生命。急性腸梗阻患者在臨床上通常有惡心、腹痛、嘔吐以及腹脹等癥狀,同時患者無法正常的大便和肛門排氣,對急性腸梗阻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影響。在臨床上,由于急性腸梗阻的診斷難度較大,容易造成延誤患者的最佳治療時機,再加上急性腸梗阻的病情發展快,進而會導致患者的死亡。因此對于急性腸梗阻的治療,早期的診斷顯得極為重要。
對于急性腸梗阻的診斷方式主要為通過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以及采用常規影像學進行檢查。首先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確診是否為急性腸梗阻,再采用影像學檢查對急性腸梗阻患者腸腔內的具體情況進行檢查,確定出現堵塞情況的位置以及堵塞的嚴重情況,再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X線平片是診斷急性腸梗阻的有效手段,能夠將患者的小腸脹氣情況明顯地顯示出來,但由于腹部平片的臨床診斷效果受到各種因素的限制,再加上部分患者不能耐受造影劑,因此該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多層螺旋CT檢查技術能夠將患者腸道解剖結構與周圍組織的關系清晰顯示出來,在急性腸梗阻的臨床診斷中更具有優勢,并且診斷效果顯著。
醫務人員協助急性腸梗阻患者取仰臥位,保持雙臂上舉的姿勢,同時在CT檢查前指導患者進行呼吸鍛煉,在掃描過程中指導患者先深吸氣再保持憋氣的狀態來通過掃描。使用西門子128層螺旋CT儀器,采用螺旋式掃描模式掃患者的整個腹部,以0.5 s/圈的速度,在5~10 s完成掃描。再為患者的肘部靜脈注射80~120 mL的對比劑碘海醇,以3~4 mL/s的注入速度,在20~30 s完成注入。掃描完成后及時將掃描圖像數據傳輸至醫院工作站中進行處理,再根據處理結果對急性腸梗阻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若沿梗阻腸道追蹤觀察發現近端腸腔擴張、遠端腸腔出現萎陷情況,將此部位確定為梗阻部位;若觀察發現腸壁出現不對稱的情況,腸壁增厚且有腫塊,則診斷為腫瘤性病變。
醫務人員在對急性腸梗阻患者進行CT檢查時,應該對患者提前進行相關知識的教育,同時在檢查過程中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和患者保持交流溝通,避免患者由于對CT檢查的恐懼而出現負面情緒,從而影響正常的CT檢查,同時讓患者能夠保持樂觀的心態,對CT檢查的結果能夠淡然的接受,進而利于后續的治療。
通過128層螺旋CT可提高急性腸梗阻患者的臨床診斷效果,減少急性腸梗阻患者出現誤診以及漏診的情況出現,同時能夠對患者腸腔內的詳細情況進行顯示,從而有利于對急性腸梗阻患者的后續治療,對于急性腸梗阻的診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