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佩欣
(長春中醫藥大學,吉林 長春)
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一直都是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因此無論哪個國家都給予了醫藥衛生事業高度的重視[1-2]。在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經過多年發展其體制也在不斷完善。尤其在2009年我國頒布了《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標志著我國的醫療體制改革掀起了新一輪的序幕[3-4]。“新醫改”針對公立醫院傳統的醫療與藥品兩方面工作提出了“醫藥分開”的要求,這將我國醫院藥學的位置進一步獨立出來,藥學部門也因此成為新一輪醫改中的重點。在此形勢下,我國的醫院藥學與藥劑科管理模式都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亟待我們探索出醫院藥學發展與藥劑科管理模式轉變的有效路徑。
醫院藥學是針對醫院藥品供應、管理、服務與臨床研究的研究領域。從建國初期到現在的70年時間里,我國醫院藥學大體上經歷了調劑、制劑、臨床藥學與藥學四個階段,而當前的醫院藥學則是包含了以上四個階段的所有內容,但卻已經較以往更為完善。然而,雖然我國醫院總收入中有過半是來自于藥品,但由于長期以來“醫生為主,藥師為輔”的觀念與編制辦法使得醫院藥學與藥品管理部門缺少應有的重視,這就給醫院藥學發展帶來一定的阻礙。在此情況下我國近年來醫療體制改革對醫院藥品領域所提出的新要求,給醫院藥學發展提供了新方向。
在傳統醫療衛生體制下,藥品是醫院創收的重點,醫院藥學缺少自身藥品質量、服務質量的把關,對相關從業藥劑師的要求也偏低。而在“醫藥分開”要求下,醫院藥品的質量以及藥學服務成為一個更為獨立的領域,醫院藥學部門必須將以往“盈利創收”的工作觀念轉向現在的注重自身藥品質量、管理效率、藥學服務供應,從而使醫院藥學向著提升臨床調劑與制劑水平、注重藥學科研創新方向發展。這對于我國醫院藥學整體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在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下,傳統醫院“以藥養醫”的管理模式被大大削弱,這使得藥品行業能夠重新回歸其本來的價值作用。對于醫院而言,藥品不再是醫院的盈利工具,而是醫院整體醫療服務水平得以保障的一部分。如此就使得藥品在醫療領域和社會上的定位被重新確立,也使得醫院藥學再一次受到更多人的關注,這給醫院藥學的發展帶來諸多利好與機遇。
在新一輪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工作中,醫院藥學成為一個重點改革的領域,一系列政策要求的提出使醫院藥學脫離了以往被利潤束縛的局面,有了新的發展空間[5]。總體而言,其未來的發展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醫院藥學的計算機化。與其他領域的發展類似,醫院藥學的發展也離不開現代科技的支撐,尤其醫院藥學涉及到大量藥品的管理工作,因此計算機化是其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一方面,醫院藥學需要依靠計算機管理系統和數據庫的建設來優化日常藥品管理工作,提升藥品管理全過程的監控化和可追溯化,更好地對藥品質量進行把控。另一方面,醫院藥學中臨床服務、科研等工作也需要計算機的數據庫為其提供數據支持,以便藥學能夠不斷得到發展提升。
其次,臨床藥學的全面鋪開。醫院藥學是醫院醫療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傳統醫療體制下被“以藥養醫”的管理模式長期束縛,使得其在醫療服務中的作用無法充分發揮。而在新醫改下,醫院藥學可以從以往束縛中解脫出來,回歸醫療的本質,因此臨床藥學就成為其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在未來,從事藥學的工作人員將與醫師一同走進病房,了解病人的實際情況,與醫師一起辨證施治,更好地幫助醫師完成開藥工作。此外,臨床藥學將為醫師提供更多專業的藥品數據信息,幫助醫生加深對藥品的了解,從而提升醫療水平。可以說,臨床醫學將在未來的醫院工作中全面鋪開[6]。
再次,藥房服務日趨多元化、現代化。傳統醫療體制下的醫院藥房僅服務于本院內的醫療工作,而在醫改下,藥品不再是醫院創收的工具,這就使得藥房也能夠從傳統的職能中解脫出來,不斷拓展出更多新的服務。目前國家已經在探索改變傳統醫院藥房單一的服務模式,轉而讓藥房走出醫院,走進社區,成為向廣大群眾提供醫學保健服務的藥店。此外,藥房也可以在醫院內設置非處方藥房,以面向社會提供購藥服務。因此,未來的藥房服務將更加多元化且現代化。
最后,藥學的創新與科研進入新時期。從傳統以藥養醫格局中解脫出來的醫院藥學也將進入一個創新與科研的新時期,科技興藥成為醫院藥學未來發展的重要目標與責任。在未來,醫院藥學將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新藥劑的研發上,這對于我國整體醫療水平的提升也將是一個巨大的利好[7]。
藥劑管理是醫院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醫院藥學得以發展的有力保障。只有在新醫改下保證醫院藥劑管理水平的提升,才能為醫院藥學各項工作的開展理清思路。因此,加快轉變當前醫院藥劑科管理模式,對于醫院藥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8]。
傳統藥劑科管理模式下的工作重點是做好藥品的供應即可,而新醫改下醫院藥學不再僅為醫院的藥品供應服務,因此藥劑科管理也應隨醫院藥學一起將工作重心放在病人身上,做到以病人為中心,關注臨床用藥實踐,確保用藥的科學合理性,以便為病人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以往的藥劑科管理工作只負責藥品的供應,并不關注醫師處方用藥的規范性與合理性以及病人用藥后的具體反應。但新的醫院藥學發展則對藥劑科服務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其管理模式也需強調藥品使用的全過程監控。一方面,醫院需增設專門的藥學機構,如設置藥師咨詢師為患者提供用藥咨詢服務,設置藥品使用監控科室,有專業藥學人員對醫生處方、患者用藥情況以及用藥后的反應等進行監測,以保障用藥效果與安全性[9]。另一方面,要做好藥品信息公開,充分借助醫院網站、藥房以及第三方平臺等將醫院藥品信息、藥學監護情況、藥物監測信息等公布出來,促使醫院藥劑科工作人員不斷提升自身藥學水平與工作水平。
醫院藥學的計算機化發展就要求藥劑科管理也必須逐步實現辦公自動化。一方面要利用計算機技術與網絡技術構建起藥劑管理的網絡系統,并借助該系統對藥劑管理流程進行優化;另一方面要利用辦公系統中構建起藥劑管理的數據庫,以便于數據在醫院內部的共享使用,提升醫院整體辦公效率。
新醫改下藥品價格的改革是一項重點工作,因此藥劑科管理工作也必須根據醫改要求對藥品價格進行新的調整,確保各種藥品銷售都能滿足“零差率”要求,徹底消除藥品加成。同時還要對照最新醫保政策對醫療服務項目進行重新梳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人民群眾的醫療負擔。
新醫改給我國醫院藥學帶來了重要的發展機遇,因此醫院藥學領域的相關工作人員必須以高度的責任感加強對醫院藥學發展的進一步研究與探索并加快轉變藥劑科管理模式,從而使我國的整體醫療服務水平再登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