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波
(湖北咸寧市通城縣中醫院外科,湖北 通城)
闌尾炎為臨床常見疾病類型,發病率較高,其中以急性闌尾炎最為常見,為發病率較高的急腹癥。闌尾切除術是治療闌尾炎的最常用治療方法,操作簡單,技術成熟,手術效果確切,可以使患者病癥盡快消除[1]。但是如果患者有異位闌尾等復雜情況,則會增加手術難度,對此類患者需要引起高度重視,保證手術的安全性,做好并發癥、后遺癥的預防和控制。腹部炎癥性腫塊為闌尾切除術后常見的并發癥,其與盲部結核等疾病存在一些相似性特征,因此容易發生誤診情況[2]。本研究主要對闌尾切除術后腹部炎癥性腫塊患者的臨床診治情況進行分析探討。
入選患者為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外科接受闌尾切除術治療的患者,總共入選27例,均存在術后腹部炎癥性腫塊情況。回顧性分析這些患者的臨床資料,包括男性患者人數為17例,女性患者人數為10例,年齡區間范圍為18-57歲,平均年齡為(28.13±2.36)歲;疾病類型:最多的為急性化膿性闌尾炎,共有18例患者,占比為66.67%,其次為急性壞疽性闌尾炎,共有6例患者,占比為22.22%,另有急性單純性闌尾炎患者3例,占比為11.11%。腹部炎癥性腫塊均發生在患者接受闌尾切除術后。
1.2.1 臨床表現分析
本院入選患者沒有發生明顯的全身癥狀,在術后30d以后,患者下腹部出現質地較硬的3-6cm直徑的腫塊,觸痛感均不明顯。其中有18例(66.67%)患者腫塊位置較淺,無明顯移動情況,為正常顏色,另外9例(33.33%)患者的腫塊處于較深的位置,移動度也較大。
1.2.2 臨床檢驗及檢查方法、結果
對本研究入選患者均實施實驗試檢查,結果顯示患者的白細胞計數最低為5.10×109/L,最高為10.19×109/L,對患者進行鋇劑灌腸透視,結果為17例(62.96%)患者的回盲部情況正常,有1例(3.70%)患者診斷中誤診為盲部結核,另有7例(25.93%)患者回盲部正常但是存在外壓性腫塊,被誤診為盲腸癌的患者共有2例(7.41%)。對患者實施腹部B超檢查,發現入選患者均存在腹部炎癥性腫塊。
回顧性分析本研究入選27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對患者臨床診斷、治療情況將進行分析。
本次入選的患者共27例,其中接受保守治療的患者有10例,占總人數的37.04%,主要治療措施包括使用抗生素進行抗炎治療,給患者進行局部外敷用藥,進行物理療法等。經過治療,患者的腹部炎癥性腫塊出現明顯縮小情況,縮小為小硬結,對患者健康不會造成不良影響,且患者腹部無痛感。另外17例患者采取手術治療方案,占總人數的62.96%。根據腫塊位置不同選擇適宜的手術部位和手術方法,其中11例(40.74%)患者的腫塊位于麥氏切口處肌層與腹膜之間,有4例患者的腫塊位于右下腹大網膜位置,接受局部腫塊切除手術,有1例被誤診為盲部結核的患者,干預措施為盲部切除,有1例是具有移動性的位于盲腸部的硬韌質地腫塊,經過臨床檢查,發現該例患者有回盲部淋巴結腫大情況,術中疑似盲腸癌,手術方式為根治性右半結腸切除術。手術治療的17例患者療效均較好,患者得到痊愈出院。對患者實施病理檢查之后,確定均為腹部炎癥性腫塊。
闌尾炎患者最常用的治療方式為闌尾切除術,雖然該術式的技術成熟,療效確切,但是也應當注意進行術后相關并發癥的預防,以便減輕患者痛苦,促使患者盡快康復[3]。腹部炎癥性腫塊為闌尾切除術后比較常見的并發癥之一,以急性闌尾炎手術患者多見。研究顯示,闌尾切除術后腹部炎癥性腫塊的出現時間長短跨度較大,最短可在術后1個月左右發生,也有些患者于術后十余年才出現[4-6]。本研究中接受手術的17例患者,病理檢查結果均為慢性炎性病變。并且這些手術患者的腫塊中均發現了粗號的絲線頭,這也說明患者發生腹部炎癥性腫塊與感染、異物反應等密切相關。根據腫塊出現部位的不同,又可以有腹壁型炎癥性腫塊(多發生在腹前壁手術切口周圍部位,位置淺,移動性、觸痛、波動均不明顯)和腹腔型炎癥性腫塊(位置深,移動性明顯)之分[7]。其中腹壁型炎癥性腫塊和回盲部結核有某些相似點,容易誤診,因此應當做好區分。
闌尾切除術后腹部炎癥性腫塊診斷依據:(1)青壯年男性發病率較高;(2)病程較長,進展緩慢,為慢性炎癥,不會急性發病;(3)可發生在闌尾切除術后1個月至數年,腫塊直徑以4-6cm的居多,且腫塊發生變化的時間跨度大,有時在1年內都不會發生明顯變化。(4)無典型全身癥狀,無發熱、消失等臨床表現。(5)無腹痛、便秘、膿血等異常現象。(6)B超檢查可以排除囊腫、膿腫等情況,能夠確定為實質性腫塊。(7)注意與回盲部癌和回盲結核相鑒別,前者多發生于無闌尾切除手術史的中年人,病程短,腫塊變化快,大便潛血試驗陽性,回腸部黏膜破壞等;后者以青壯年發生率較高,存在結核病史,腫塊增長快,經過X線鋇餐檢查,回盲瓣變形,且回盲部變短。治療方面,非手術治療患者的腫塊縮小到直徑<2cm的硬結,可以不再進一步手術[8]。而非手術治療不理想的患者,則應當及時進行手術探查以及治療[9]。本研究的手術治療以及非手術治療的患者均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手術患者中有2例分別誤診為回盲結核和回盲部癌,經過手術病理檢查確診為腹部炎癥性腫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