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向榮
(湖北省咸寧市通城縣婦幼保健院,湖北 通城)
妊娠分娩是女性經歷的一個特殊生理時期,分娩后,產婦出現角色的轉變,需要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照顧嬰兒之中,加之妊娠分娩導致的內分泌改變,沒有做好必要的心理準備,缺少家人的關心照顧,年齡較小的產婦心智不成熟,家庭經濟狀況不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得產婦發生產后抑郁的風險較高[1-3]。研究顯示,有5%-25%的產婦會發生產后抑郁,不但影響產婦自身的身心健康,甚至會給嬰兒帶來健康安全隱患。而為了讓嬰兒得到更好的照護,也讓產婦心理負擔減輕,生活質量得到提升,十分有必要對其進行心理護理。本研究對產后抑郁患者心理狀態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心理護理措施。
(1)喪失樂趣:表現為從生活中任何事中都感受不到樂趣,甚至覺得生活無意義;(2)缺乏興趣:表現為喜歡獨處,不喜歡熱鬧,不愿參與社交以及各種活動,對很多事都沒有興趣,非常悲觀;(3)情緒低落:表現為患者總是感到悲傷、孤獨、無助,悲傷的情緒無法掩飾,甚至影響身邊人,有些患者還會做出傷害嬰兒、自殘、自殺等極端行為。
(1)缺乏精力:產后抑郁患者常常感到精力不足,沒有力氣,容易疲倦,喜歡唉聲嘆氣,照顧嬰兒以及自己都感到力不從心,總是無精打采;(2)食欲減退:產后抑郁患者隨著心境的改變,食欲也會逐漸減退,并進而導致體重降低;(3)睡眠障礙:受到不良心境的影響,患者會發生入睡困難、早醒、睡眠質量差等睡眠障礙,并進一步導致精力下降,心緒不佳。
(1)自殺想法:一些病情嚴重的患者會對生活失去興趣和信心,覺得活著沒意思,死了一了百了,但是多數都不會明確把這種想法傳達給親人朋友,甚至自我否認存在這種想法[4]。一些患者還會自殺或是殺害孩子。(2)情緒敏感:產后抑郁患者情緒低落,容易胡思亂想,喜歡猜疑、自責、嫉妒等。(3)認知錯亂:產后抑郁會影響患者的判斷力、記憶力、計算力、理解力等。(4)自卑:表現為患者對自己的不認同感、自我否定,自暴自棄,容易為一些很小的事內疚自責,或是與家人產生矛盾沖突[5]。(5)焦慮:角色的轉變讓患者一時難以適應,不確信自己能夠扮演好母親的角色,并且對周圍的事漠不關心,刻意隱藏焦慮情緒,導致家人難以及時發現。也有患者會將過錯都推給他人,使得周圍人對她的態度發生轉變,并進一步使其抑郁癥狀加重,形成惡性循環。
2.1.1 環境護理
護理人員應當指導患者家屬將刀具、繩索、玻璃等能夠造成危險的物品收起來,避免患者接觸到,以防其產生自殘、自殺、傷害嬰兒等極端行為[6]。另外,患者家屬面對患者應當表現出更加積極的一面,避免將消極情緒傳遞給患者。患者的病房應當溫濕度適宜,使患者感到舒適。另外環境保持安靜,房間光線柔和,病房空氣清新,通風良好。產婦的床單被罩等及時更換,保持清潔干燥。產婦在良好的休養環境中,有利于增加身體以及心理上的舒適度。
2.1.2 飲食護理
給患者準備易于消化、營養均衡、有利于產后恢復的食物,保證飲食的色香味俱全,干凈衛生,并盡量符合產婦的飲食偏好。科學合理的飲食能夠激發產后抑郁產婦的食欲,促進產婦免疫力的提升,使其得到更好的恢復[7]。
2.1.3 睡眠護理
產后抑郁產婦往往存在睡眠障礙,睡眠質量差導致影響精力,進一步影響心情,使產婦身心俱疲。針對這種情況,護理人員應當與患者加強溝通,分析產婦入睡困難、早醒的原因。若是環境的改變使其不適應,護理人員可以多陪患者聊天,讓其對陌生環境產生安全感,對其進行心理安慰,使其不良情緒得到緩解[8]。同時保證患者休息時環境安靜,助其盡快進入睡眠狀態。
2.2.1 家庭護理
對于產后抑郁患者來說,家人對其心理狀態的影響非常大。護理人員應當對患者的社會支持情況、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等進行詳細全面的了解,鼓勵患者多關注周圍事物,多參加社交活動。另外,囑患者家屬多關心患者,給產婦提供良好的飲食、居住條件,多分擔一些照顧嬰兒的負擔。平時可帶產婦外出散散步,跟產婦聊天談心,注意避免產婦疲勞,這對于改善產婦不良心理狀態十分重要。同時多指導產婦以及家屬照顧嬰兒的方法、技巧等,并增加母嬰接觸,激發產婦的母愛,引導、鼓勵產婦盡快轉變角色,適應母親這一角色,更好地接受現狀,積極面對。
2.2.2 引導傾訴
護理人員多與產婦溝通,引導其將內心真實的想法說出來,在此期間,護理人員應當注意觀察產婦的情緒、表情、語氣等的變化,尤其是注意了解產婦對嬰兒的態度。若患者存在幻覺、妄想等異常心理狀態,護理人員應當引導其將異常思維說出來,以便對其情況全面了解,方便后續提供針對性護理。
2.2.3 耐心傾聽
護理人員以及家屬對于產后抑郁產婦說的話,應當耐心進行傾聽,并對患者表示理解,盡量滿足患者合理需求,避免與患者發生沖突。同時多觀察患者對嬰兒的態度、交流情況,指導產婦正確照顧嬰兒的方法,增強其信任感以及扮演好母親角色的信心,提升其護理依從性。另外教給患者排解不良情緒的方法,以防影響母嬰健康安全。
產后抑郁可有多種癥狀表現,對母嬰健康安全都會構成不良影響,并可影響家庭和諧穩定。因此對于產婦一定要加強重視,多包容、理解她們,家屬應當給予產婦更多的幫助以及支持。而對于產后抑郁患者,護理人員也應當從心理方面加強分析,并提供針對性的心理護理,使產婦能夠逐漸從不良心境中走出來,以更加積極健康的態度面對現狀,盡快適應母親這一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