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張繼旺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重慶)
人才隊伍的培養和建設是醫院發展的根本動力,特別是青年醫學人才的培養,青年醫師是醫院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1]。醫務科在醫院的職能中主要有執行醫療法律法規與相關制度、制定醫療計劃、監管和控制醫療質量、處理醫療糾紛與差錯等事項,是醫療質量和安全管理的核心部門[2]。青年醫師輪轉醫務科的培養對提高青年醫師的醫療技術水平和綜合素質發揮了巨大的作用[3]。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自2017 年起實施青年醫師輪轉醫務科培訓制度,經過三年多的實踐,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現將青年醫師在醫務科的培訓帶教體會與思考總結如下,希望對醫院醫療人才培養工作有所幫助,對青年醫師的輪轉學習有所啟發。
青年醫師輪轉醫務科的培訓時間為2 個月,其中1 個月在醫務科辦公室學習,包括醫政醫管小組和醫療質量管理小組;另1 個月在醫務科下設的醫患辦公室學習。成立了以醫務科三位科長為組長,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管理、醫政醫管三位小組組長及各組干事為成員的輪轉培訓小組,負責醫療質控、糾紛處理、醫療行政等各項工作的帶教。建立了青年醫師輪轉醫務科的培訓制度,明確了培訓要求,制定了相應的培訓計劃、具體實施方案、階段培訓目標、培訓考核標準,有利于實現青年醫師培養的標準化、規范化、同質化。
青年醫師醫務科輪轉培訓分為理論學科和實踐參與兩部分。鞏固青年醫師在學校學的理論知識,將理論運用到實踐參與中,提升青年醫師的臨床技能。具體事務主要有:組織參加醫務科定期的科內理論業務學習;參與對全院醫務人員的三基三嚴理論培訓和應急技能培訓;參加醫院組織的衛健委下達的相關政策講座和培訓;參與醫務科專項工作會議的組織;熟悉醫務科日常辦公流程和文件流轉程序;熟悉醫師處方權的考核和授權管理;掌握《醫師外出會診管理制度》中對醫師外出會診和邀請院外專家會診的管理規定和流程;參加遠程醫療會診;參加臨床疑難危重病例討論、死亡病例討論、腫瘤多學科會診。在這些事務的參與中,要求青年醫師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除了要掌握本專業的理論知識外,還要熟悉其它專科基本理論知識。在醫務科的輪轉培訓讓青年醫師有機會參與到各個科室臨床實踐中,熟悉常見病多發病的處置流程,有利于培養青年醫師的臨床思維能力和臨床實踐能力。
醫務科是醫院醫療質量管理的核心科室[4],青年醫師輪轉醫務科的培訓要重點做好對醫療質量管理的培訓。首要是學習《關于醫務人員不良執業記分管理的規定》、《腫瘤多學科聯合會診規定( 試行)》、本院《核心醫療制度》、《醫療質量管理辦法》、《病歷書寫基本規范》、《病例管理規定》、《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制度》、《重大手術報告審批制度》、《非計劃再次手術管理制度》、《住院時間超過 30 天的患者管理與評價制度》、《“36 種國家談判藥品”管理的相關規定》等相關管理制度。其次要熟悉病歷質量考核,在培訓期間要完成抽查運行病歷和歸檔病歷各20 份,按照病歷評分表進行打分,出科前交質控帶教老師總結評價。要參加醫務科每月底對臨床醫技科室進行的醫療質量和安全的檢查工作;協助處理住院超 30 天、日間手術、臨床路徑、非計劃再次手術、醫療安全(不良)事件、重大手術報備等事項;參加醫務科和藥學部組織的處方點評;掌握特殊級抗生素的使用管理辦法等。通過醫療質量管理培訓,提高了青年醫師的醫療技術水平、規范了診療操作過程,同時增強了青年醫師遵守相關規章制度的積極性。
醫患關系緊張給青年醫師帶來心理上的壓力,導致醫生對執業環境的不滿,影像青年醫師步入臨床醫療工作[5]。良好的醫患溝通能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從而保障醫療安全[6]。在青年醫師的培養中應注重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醫患溝通能力是青年醫生臨床技能的重要體現,對緩解醫患矛盾、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具有重要意義[7]。青年醫師在醫患辦輪轉培訓1 個月,通過帶教老師專題講授和自行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醫療相關部分、《重慶市醫療糾紛處置辦法》、《轉院、轉科制度》、《院內陪檢、轉運制度》、《知情同意告知制度》、《醫療安全( 不良) 事件報告制度》等制度。培養青年醫師的醫患溝通能力,接待并登記各種來信、來電、來訪的醫療投訴和糾紛,單獨處理接較簡單的醫療投訴,做醫療投訴前期調查,發現可能是較大醫療糾紛立即向科內分管老師進行匯報。全程參與醫療糾紛的處理過程,學習有效的溝通技巧,提高青年醫師的糾紛和差錯處理能力。
青年醫師應具有良好的醫德醫風和高尚的職業道德,這也是做一個合格的臨床醫生的根本保證[8]。醫務科是醫德醫風和行風建設和考評的重要部門[9],要確立醫德醫風的評價標準,實行零容忍的態度;建立約束機制,提高對醫務人員工作的約束力;完善醫德考評制度,實行常態化的管理,獎與懲相結合,將教育與制度的執行并重。通過OA 辦公平臺、醫院微信公眾號、醫院官網等新媒體形式進行優秀典型和反面警示事例教育,提高青年醫生對職業道德的正確認識,從而提升個人素養及綜合能力。加強正面典型的宣傳,弘揚正氣,要警鐘長鳴式的教育青年醫生要做一個廉潔自律、有良好職業道德修養、不謀私利的合格醫生。
要健全培養激勵機制,使青年醫師的潛能可以在公平競爭的前提中得到充分的發揮和應用[10]。醫務科成立考評小組,采用自制的青年醫師醫務科輪轉培訓量表進行考核評分,分理論考試和實踐能力評分兩部分。理論考試為閉卷考試,考試內容為法律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實踐能力由各帶教小組組長擔任考評組長進行評分,包括日常辦公能力、全院會診、死亡病例討論、病歷質控、醫療質控,醫患溝通能力,工作態度等。建立激勵機制,將輪轉量化評分表歸入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檔案;反饋到人事科,該評語應歸入個人技術檔案,與醫師個人年終評優評先、職稱晉升、崗位晉升、醫師定期考核等掛鉤。
青年醫師是醫院人才梯隊的骨干力量,是醫院發展的奠基石,他們的成長關系到醫院醫療質量、醫德醫風和醫院文化建設的整體推進,對醫院長遠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11]。加強青年醫師的培養,最大程度地激發青年醫師的潛能和工作熱情,是醫院選拔高層次醫療人才的基礎,是提高醫院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是醫院可持續發展的動力[12]。近年來,青年醫師的培養被很多醫院作為醫院人才培養的重點,以各種方式加強對青年醫師的培養[13]。醫務科作為醫院醫療政策的貫徹執行者,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保證各項法律法規制度的執行[14],通過各種形式加強臨床醫師專業技能的培訓,培養醫師醫療糾紛和差錯的處理能力,有利于化解醫患矛盾,改善醫生工作環境,提高患者就醫體驗。同時,做好醫德醫風和職業道德教育,幫助青年醫師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更好地為醫院、患者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