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 紅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幼兒園需要改進當下的教學方式,以游戲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這已成為當下幼兒教育發展的主導潮流。新時代視野下的幼兒教育工作者要從幼兒園實際出發,以幼兒發展為本,著力進行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實踐探索。
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將教育的內容與要求融入游戲中,以此活化幼兒的思維方式,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培養幼兒的創造、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讓幼兒享受課程游戲化活動的快樂,培養幼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幼兒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同時,幼兒園課程游戲化趣味盎然,能讓幼兒興致勃勃、熱情洋溢地參與其中,讓幼兒始終處在積極、樂觀向上的情緒之中。此外,教師要帶領幼兒一起參與到游戲中,點撥幼兒的困惑,在幼兒遇到困難時適時提供一定的指導,無形中培養幼兒良好的意志品質。

從一定意義上講,游戲是社會活動的某一個縮影,是將某些復雜的社會現象融入某一特定的游戲活動中,讓幼兒通過游戲認識社會,處理各種社會關系。幼兒在課程游戲化中需要學會換位思考、理解他人、尊重他人、與他人合作、與他人分享等,這促進了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實施過程中,教師作為主導者,要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策略,讓幼兒成為課程游戲化建設的主人,更好地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
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活動環境構建的導向標應與目標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應彰顯目標性原則、幼兒主體參與性原則、游戲材料豐富性、合理性、科學性等基本原則。課程游戲化活動環境既包括物質環境,又包括精神環境。物質環境的構建以色彩和諧、造型美觀大方為基本前提。此外,教師還要根據課程游戲的不同主題構建與之相匹配的物質環境,兼顧色彩對比跳躍的基礎上,還應兼顧畫面的整體協調之美。教師可運用較大的淺色塊作主基調,兼顧畫面的局部變化,以彰顯畫面整體協調之美,凸顯環境構建的審美藝術性。精神環境主要涉及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間的互動交往等方面。在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活動中,教師應以和藹親切的態度與幼兒進行平等的互動與交流,以尊重、信任的態度與幼兒交流,必要時可以運用身體的輔助語言(如手勢、眼神等)。教師還要鼓勵幼兒與幼兒間展開良性互動的交往。
例如在以“現代交通工具”為主題的活動中,教師要鼓勵幼兒與幼兒間圍繞主題展開游戲,鼓勵幼兒共享游戲活動材料。幼兒在活動中出現困惑時,可以向其他幼兒同伴求助,也可以向教師求助等,讓幼兒在活動過程中學會大膽創造、創新。此次活動,幼兒創造出了新穎別致的現代化交通工具,如宇宙飛船、現代化的立交橋、造型精美的新型地鐵等。這樣的課程游戲滿足了幼兒的創造欲望,有效培養了幼兒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教師要更新幼兒教育理念,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與《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精神為引領,從幼兒園實際出發,努力探索課程游戲化建設的相關內容,提升自己的專業化發展水平,以教師的專業素質助推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
必要時,教師還可以帶領幼兒走出幼兒園,走進社區,走近大自然,開展游戲化的課程活動。比如,在以“長壽之鄉話如皋”為主題的課程游戲化活動中,教師可以帶領幼兒走出幼兒園,參觀江蘇如皋的工廠、社區、花木大世界、水繪園等地方,讓幼兒了解家鄉的特色產品,如長壽食品白蒲茶干、如皋董糖等。
總而言之,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是值得教師探討的課題,教師要正確認識課程游戲化對幼兒發展的價值,努力探索行之有效助推幼兒課程游戲化建設的方式、方法、策略,促使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結出豐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