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秀麗

科學活動在幼兒科學教育中扮演著愈發重要的角色,如何調動幼兒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讓幼兒掌握科學知識是目前幼兒園科學教育的重點。幼兒對游戲的熱愛是與生俱來的,教師可以推動幼兒園科學活動游戲化,有效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科學。筆者將結合教學經驗談談幼兒園科學活動游戲化的實施策略。
幼兒思維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對鮮明、活潑、生動、有趣的事物更感興趣。教師可以情境為依托,改變教學方式,將幼兒喜愛的人物或形象引入科學活動中,讓幼兒愛上游戲化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學習科學知識。另外,教師還可以依托地域條件建立實踐情境,營造濃厚的游戲氛圍,激發幼兒參與其中。
例如,教師在帶領中班幼兒參與科學活動“水不見了”時,可以讓幼兒走入實際情境中,引領幼兒給花兒澆水。在幼兒澆水的過程中,教師詢問幼兒:“水澆多了,花會不會死?”幼兒回答:“水澆下去就不見了,我覺得是花兒喝了,所以多澆一點。”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開展科學活動“水為什么會不見了?”在活動情境中為幼兒提供材料,創設一個變魔術的情景,利用神奇的寶瓶吸引幼兒的注意,通過生活中容易吸水的物體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教師可以讓幼兒以小組為單位探索水不見的原因,讓幼兒將實際情境中的經驗遷移到活動操作上,幫助幼兒在操作中學習科學知識,體會到科學活動的趣味性,養成樂于探索的好習慣。
為了讓幼兒更好地融入科學游戲活動中,教師要構建空間,豐富游戲環境。越是充滿趣味性的活動空間,越能讓幼兒感到快樂。例如,在“生活中的夾子”科學活動中,為了讓幼兒了解不同夾子的不同功能,并在游戲活動中讓幼兒體驗發現的快樂,教師可以在一定的空間內放置各種各樣的夾子,有食品夾、發夾、衣服夾、被子夾等,再讓幼兒隨意挑選夾子,并開展探索和交流。有的幼兒用夾子來夾東西,還有的幼兒在觀察夾子的類型。此時教師要抓住幼兒探索的欲望,再一次豐富游戲環境。教師可以通過玩一玩、說一說、夾一夾的活動增加游戲環境的豐富性,讓幼兒通過使用夾子了解夾子的功能。之后,幼兒教師可借助空間的更換以及材料的增加,再次豐富游戲環境,以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教師可以帶領幼兒走入小屋中,讓幼兒分成四人一個小組,根據屋子里的擺放將夾子放在適宜的位置上,再一次引導幼兒以科學活動為依托,在探索之中掌握新知識,獲得成長。
開展活動是指教師在開展科學活動時要融入各種游戲,以此組織實施科學教育活動。幼兒科學教師可以將科技節、科學知識競賽活動、探索戶外的科學世界等游戲引入科學活動中,激發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讓幼兒真正融入其中。豐富的游戲形式能夠推動科學活動的開展,在一定程度上能為幼兒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誰來保護我的寶寶”科學活動中,教師可創設觀察大比拼活動,讓幼兒觀察小動物保護自己的辦法,并做好記錄,以此幫助教師了解幼兒的實際狀況,為后續游戲化科學活動的展開打下基礎。教師可以為幼兒播放相關的視頻,讓幼兒在直觀形象的動畫視頻的幫助下以搶答的方式發現問題,以比賽的方式討論結果。在適宜獎品的激勵下,幼兒能全身心地參與此次科學活動。教師還要讓幼兒把興趣從小動物保護自己轉移到保護蛋寶寶上來,為后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各種方式探索小動物如何保護自己的寶寶做過渡。之后,教師可以開展科學節活動,引領幼兒合作探索保護蛋寶寶的方法,并做好記錄工作,讓幼兒在操作演示中完成探索活動。
總之,教師要意識到科學活動的重要性,采用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幼兒在游戲化的活動中掌握科學知識和技能,并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幼兒的創新精神、科學精神,為幼兒后期學習科學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