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 利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此病一般起病緩慢,患者早期常無癥狀,或僅有頭暈、頭痛、心悸、耳鳴等癥狀,是引發心腦血管和腎病變的危險因素,如果治療不當可能并發較嚴重的腦中風、心肌梗死和腎功能衰竭等疾病。近年來,高血壓的發病率呈上升、低齡化趨勢。人們要重視高血壓給患者生活、工作、心理、身體帶來的一系列負面影響,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預防,及時發現疾病并積極治療,避免病情惡化。
高血壓一般在臨床上可以分為3級。1級高血壓指的是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高血壓2級是收縮壓>160mmHg,舒張壓>100mmHg。舒張壓>120mmHg,收縮壓>180mmHg屬于高血壓3期,又稱為高血壓危象。
高血壓患者主要通過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確診,主要檢查內容有以下幾點。①體格檢查: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體重指數、腰圍、臀圍的測量;四肢動脈搏動和神經系統體征。②實驗室檢查:有效輔助判斷高血壓病因以及患者靶器官的實際功能狀態,常規檢查項目包括動脈血壓、眼底、血鉀、血糖、心電圖、血脂、尿常規、血常規和腎功能監測。

高血壓患者目前常用的藥物有五種,第一類鈣離子拮抗劑,如硝苯地平緩釋片與控釋片,此類藥物適合血壓較高并且沒有其他并發癥的患者。第二類β受體阻滯劑,此類藥物適用于高血壓同時心率比較快的患者。另外還有ACEI類以及ARB類,這兩類藥物適用于血壓合并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還有一類是利尿劑,主要適用于血壓比較高的患者,也可用于血壓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高血壓患者要遵醫囑服用降壓藥物,觀察用藥后的療效和不良反應。醫護人員應告知患者常用降壓藥的服用方法、劑量、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還要叮囑患者要堅持服藥,強調長期藥物治療的重要性。患者不能擅自停藥,血壓得到控制后要征得醫生同意方可逐漸減少用量。
高血壓患者宜“三多三少”,即多維生素、多無機鹽、多纖維素、少鹽、少脂肪、少熱量。患者要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少吃動物內臟,如肝、心、腎等。另外患者還要禁煙忌酒。長期飲酒會導致兒茶酚胺、皮質激素水平升高而誘發高血壓。肥胖患者要限制飲食,防止體重超重。
高血壓患者要合理服藥,避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壓患者控制病情的關鍵要素。良好的生活習慣主要包括清淡飲食、合理運動。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減少鈉鹽攝入,補充鈣和鉀鹽,減少脂肪攝入,合理膳食,平衡膳食,多吃水果、蔬菜、低脂奶制品、富含纖維的全谷物、植物來源的蛋白質等。患者還要保持樂觀心態,不能過度開心或者過度悲傷,避免情緒過度激動導致血壓升高。患者要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早睡早起才能更好地控制血壓情況。高血壓患者要堅持適當運動,避免血壓突然升高,進而引發并發癥。高血壓患者更適合有氧運動,常見的有氧運動有快走、爬山以及慢跑等。高血壓患者還要注意每天監測血壓,定期檢測血脂與血糖,按照醫囑每天按時服藥,不可隨意擅自停藥或者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