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華梅
高血壓是臨床上常見的血管性疾病,表現為動脈內血液壓力過高,動脈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血壓逐漸升高,據流行病學統計,老年高血壓患者患病率達49%,常并發冠心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甚至出現腦梗死、腦出血等并發癥,嚴重危害老年人的生存和生活質量。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老年患者對高血壓疾病的認識,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降低患者高血壓并發癥的發生率。由此可見,針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開展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健康教育可以通過社區宣講、醫院宣講、書面宣傳等方式進行。社區宣講可以讓患者互相討論降低血壓的方法,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識,提高患者健康生活水平。健康教育也可以通過醫院宣講的方式進行,醫護人員專業性較強,可以讓患者更好地了解高血壓的相關知識,給患者最專業的建議,增加患者對降壓建議的依從性,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降低高血壓并發癥的發生率。書面宣傳指將健康教育內容制作成健康手冊分發給患者,讓患者隨時翻閱,提高患者對高血壓和降壓方法的認識程度。
高血壓無法根治,且容易引發腦梗死、腦出血等并發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容易出現焦慮、恐懼等情緒,心理壓力較大,加大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因此對患者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護理人員要讓患者正確認識心理壓力過大對病情的危害,讓患者在治療中釋放壓力,消除不良情緒,保持平和心態。護理人員可以多與患者互動,了解患者的心理問題并進行有效疏導;可以邀請血壓控制情況良好的患者分享如何釋放壓力、如何享受生活,幫助其他患者減輕心理負擔。
部分老年高血壓患者存在過量服用降壓藥的情況,不僅達不到降壓效果,還會對患者身體造成影響。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科學用藥教育,讓患者遵循醫囑按時、按量服用降壓藥,不可隨意換藥或者加大用藥量,讓患者正確了解降壓藥的作用和不良反應,提高患者的自我監護意識,正確、科學服用藥物。
在飲食方面,護理人員要引導患者合理飲食,少吃多餐,避免過飽引起血壓水平升高,同時需要進行低鹽、清淡飲食,多吃芹菜、西蘭花等降壓蔬菜,少吃動物內臟、肥肉等膽固醇高的食物。

除了服用降壓藥和控制飲食外,合理有氧運動也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壓水平。有氧運動能夠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壓患者交感神經的興奮程度,降低患者血壓波動幅度,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壓水平。此外,合理的有氧運行能夠減緩肌肉總量的衰減,改善患者高血脂、肥胖等癥狀。護理人員需要引導患者進行合理的有氧運動,例如廣場舞、散步、打太極拳等,每天一次,每次持續半個小時。患者要避免力量型運動和刺激性運動,避免造成血壓波動,一旦出現頭暈、心悸等情況,要立即停止運動,坐下休息。
護理人員要提高患者對監測血壓的重視程度,讓患者了解自己的血壓動態情況,及時治療,降低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患者要了解如何使用血壓儀、如何進行有效測量。當血壓水平突然升高時,患者需要休息半小時后再次測量,若血壓一直沒有下降趨勢,需要及時就醫。
綜上所述,護理人員可以通過心理、用藥、飲食、運動、監測血壓五個方面進行健康教育,通過社區宣講、醫院宣講、書面宣傳開展健康教育,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認知,降低患者高血壓并發癥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