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旺 本報駐澳大利亞特約記者 木子西
攻擊中國企業參與海底光纜項目“威脅安全”,是一些反華政客經常采用的伎倆。路透社23日報道稱,美國共和黨兩名參議員克魯茲和盧比奧曾在一封給太平洋島國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信中警告稱,如果讓中國企業中標參與該國的一項海底電纜工程,那么將構成安全風險。
據路透社報道,克魯茲和盧比奧在一封日期為9月18日的信中對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警告稱,中國可能利用這個項目進行“間諜和地緣政治脅迫活動”。信中聲稱,將合同授予中國的華為海洋網絡有限公司將“使我們兩國之間的關系嚴重復雜化,并阻礙美國外交官和人員與貴國政府互動的能力”。
對于美國所謂中企參與海底光纜建設的“安全擔憂”,中國外交部已多次進行回應。發言人趙立堅23日對有關問詢重申,個別美國議員“逢中必反”,熱衷于炮制各種謊言抹黑中國并以此謀求政治私利,毫無政治誠信可言。有關說法完全是對中國企業的污蔑抹黑,是為美方無理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編造借口。
路透社報道稱,建設上述海底電纜工程的目的是改善瑙魯、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和基里巴斯幾個太平洋島國之間的通信系統。參加項目投標的公司除了華為海洋,還有法國的阿爾卡特海底網絡公司和日本的NEC電氣公司。該項目有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的支持,總金額為7260萬美元。消息人士稱,華為海洋在采購方面的報價要比競爭對手低20%多。
早在本月17日,路透社就曾引用兩名消息人士的話稱,美國提醒太平洋島國要警惕中國公司以低價競標海底電纜項目所構成的安全風險。而美方所指的中國公司就是華為海洋。路透社稱,華為海洋是最近從華為公司分離出來的一部分,目前最大的股東是江蘇亨通光電有限公司。盡管亨通光電公司掌握著華為海洋高達80%的股權,但美國依然提醒幾個太平洋島國不要讓華為海洋參與這個項目關鍵部分的基礎設施建設。路透社23日的報道提及,美國國務院在給該社的一份聲明中聲稱,華為及其當前和以前的子公司,包括華為海洋,構成“經濟和國家安全風險”。
路透社稱,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招標過程是一項“復雜的工作”,涉及三個太平洋國家和兩個發展機構的合作。據消息人士透露,和臺灣當局有邦交關系的瑙魯,是第一個對華為海洋的投標表示擔憂的國家。▲
環球時報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