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鵬 山西潞安集團潞寧煤業有限責任公司
近些年,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迅速,社會建設步伐日益加快,建筑施工的規模和速度都在不斷增長,取得了許多歷史性的成就。但是,我們也要清醒的認識到;建筑施工施工規模的擴大和粗放式管理的背景下,建筑工程施工對環境的影響也越來越嚴重。因此,我們一方面要繼續大力搞好建筑產業發展,另一方面堅決執行和貫徹國家和地方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還要全力確保環境保護和生態改善,將建筑施工所帶來的一些列污染問題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
建筑工程施工行業與其他產業不同,在施工的全過程中因為需要進行諸如管網鋪設、構筑物、各類建筑物、建筑拆除、修補完善等環節的作業,且每一項作業都會產生廢料、渣土、廢水、淤泥等建筑垃圾。在絕大部分的建筑施工工地,建筑施工垃圾在未經任何處理的情況下直接運送達鄉村和結合部,粗放式的采取露天堆放或集中填埋的處理方式,要么造成環境和空氣污染,要么破壞地表結構造成土壤污染。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建筑粉塵是主要的建筑垃圾之一。特別是在堆土、挖掘和場地清平過程中產生的粉塵特別嚴重。其次是砂石、水泥等建筑材料在運輸、裝卸和堆放過程中產生的揚塵污染也十分嚴重。除此之外,施工工地因為路面不平或者裝載車輛超載運輸等原因造成的建筑材料拋散、碾壓產生的粉塵揚沙也是造成粉塵污染的一個方面。
建筑施工過程中因為機械作業、溝渠開挖、土方爆破、場地清平、樁基夯實等原因本身會產生大量的施工噪音,但在日常施工過程中,工藝的改進和工序的調整合并可以大幅降低噪音的產生。但在許多施工場地,由于管理的混亂和工人素質,在施工環節中會因為作業無序、施工混亂、缺少圍擋、高空作業、撞擊敲打、人員喧嘩導致施工噪音特別嚴重,有的工地因為趕工期,晝夜連續施工作業,噪聲具有沖擊性、突發性、不連續性特別突出,從而嚴重影響周邊居民的日常生活休息。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水,比如施工中的工業廢水,包含機械設備的冷卻水沖洗場地的水,以及在養護混凝土設備時產生的廢水等,還有工人們的日常生活廢水等。在這些廢水中因為存有較多的泥沙和油漬,以及在洗滌和廁所沖刷時產生較多的細菌,從而極大的影響著周圍人們的生活水源,對水源造成污染,破壞生態環境。
施工現場主要道路必須進行硬化處理。施工現場采取覆蓋、固化、綠化、灑水等有效措施,做到不泥濘、不揚塵。施工現場的材料存放區、大模板存放區等場地必須平整夯實。遇有四級風以上天氣不得進行土方回填、轉運以及其他可能產生揚塵污染的施工。施工現場有專人負責環保工作,配備相應的灑水設備,及時灑水,減少揚塵污染。建筑物內的施工垃圾清運必須采用封閉式容器吊運,嚴禁凌空拋撒。施工現場設密閉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分類存放。施工垃圾清運時提前適量灑水,并按規定及時清運消納。水泥和其它易飛揚的細顆粒建筑材料密閉存放,使用過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揚塵。施工現場土方集中堆放,采取覆蓋措施。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的運輸,必須使用密閉式運輸車輛,并與持有消納證的運輸單位簽定防遺撒、揚塵、亂倒協議書。施工現場出入口處設置沖洗車輛的設施,出場時必須將車輛清理干凈.不得將泥沙帶出現場。施工道路銑刨作業時,采用沖洗等措施,控制揚塵污染。 灰土和無機料拌合,采用預拌進場,碾壓過程中要灑水降塵。施工現場混凝土澆注使用預拌混凝土,施工現場裝修階段設置攪拌機的機棚必須封閉,并配備有效的降塵防塵裝置。施工現場使用的熱水茶爐,炊事爐灶及冬施取暖等必須使用清潔燃料。施工機械、車輛尾氣排放應符合環保要求。拆除舊有和大臨建筑時,隨時灑水,減少揚塵污染。渣土要在拆除施工完成之日起三日內清運完畢,并遵守拆除工程的有關規定。
沉淀池要設置在現場混合器和運輸車的清潔區域。將廢水排放至沉淀池。在兩次沉淀后,可將其排入下水道,或恢復噴淋、降塵。如果泥水沒有經處理,那么一定要嚴格禁止其在排水設施中直接排放。在排放前通過其他方法處理、過濾、沉淀水或含有水的沉積物,以保證沉積物的含量比施工前要低。乙炔阻塞發電槽污水排放。對于建筑工地中對乙炔罐使用而產生污水,一定不能傾倒在現場,需要在特殊容器中存放,然后倒入沉淀池,防止污染。需要集中將建筑工人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進行處理,一定不能在附近水體直接排放,導致污染發生。在生活區避免安裝沉淀池和污水處理池,廢水要在外面進行處理和排放。進一步避免臨時廁所和化糞池的滲漏,防止蒼蠅和蛆,避免水和環境污染。控制食堂污水排放設置簡易有效的隔油池,加強管理,專人負責定期掏油,防止污染。通過下水道將產生的污水排出,并通過油罐進行分離。現場存放油料、油質脫模劑,必須對庫房進行防滲漏處理,儲存和使用采取防泄漏措施,防止油料泄漏,污染土壤水體。

圖1
施工現場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制定降噪措施。建筑施工過程中使用的設備,可能產生噪聲污染的,按有關規定向工程所在地的環保部門申報。
加強對人為噪聲的控制。文明施工是當今建筑工程施工所倡導的第一理念,要想實現這一理念首先應當建立健全人為噪聲控制的管理制度,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教育引導,不斷提高施工人員防噪聲擾民的意識杜絕大聲喧嘩,使人為噪聲的影響降到最低。嚴格控制強噪聲作業時間。對作業時間進行嚴格控制是實現噪音防治的核心措施,作業時間的控制應當控制在早六時之后,晚22 時之前。如遇特殊情況或者非常規工程確需連續作業或加班作業的,應當報所在地環保局備案,并采取加強措施,以實現降噪的目的,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當提前向周圍群眾做好通知和必要的解釋說明,以減小群眾的敵對和反感情緒。
施工現場的電鋸、電刨、攪拌機、固定式混凝土輸送泵、大型空氣壓縮機等強噪聲設備搭設封閉式機棚,并盡可能設置在遠離居民區的一側,以減少噪聲污染強噪聲機械的降噪措施。對于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相關的成品加工、制作作業不可避免產生強噪音的,應想方設法安置在車間、廠房進行加工處理,以減少因加工制作產生的噪聲。相關成品制作、加工過程中,建筑企業應當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更新和升級相關的施工機械設備,盡量降低噪聲。對于不可避免或不可實現的,應當加裝相關的消聲降噪設備。大力采用裝配式構件,盡量減少施工工期和現場施工帶來的環境污染。
與此同時,施工單位還要注重進場管理,施工機械進場時應當嚴格檢查其是否合格或者是否符合規范,對于帶病機械和設備應當拒之門外。各種機械設備應當盡量選用低噪音設備,如靜音發電機。需要指出的是,發電機只能作為備用設備,在電力供應正常的情況下,應當采用電網供電進行施工。其次采取工地圍墻設置隔聲屏障等設施,按照GB 12524—90《建筑施工場界噪聲測量方法》,應當在工作點設置必要的噪音監測點,噪聲值不超過國家或地方噪聲排放標準。
為了阻擋灰塵進入場外環境,建筑場地外圍應當以密目安全網為里面材料;需要電鋸加工的木模工具等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鋸沫、木屑必須及時清理當天清掃,避免污染周圍環境;鋼筋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鋼筋屑、鐵末、鋼筋下腳料等應當及時清理每天清掃。除此之外,還應當考慮到光污染,夜間工地照明應當在保證滿足照明需要的同時盡量選擇不刺眼的新型燈具,以避免影響到周圍居民休息或造成不適。同時,對于日常使用的相關辦公物資,比如水、電、辦公用品(紙張)等要有節約措施,希望能夠達到節約能源,減少浪費,保護環境的目的。
綜上所述,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因為建筑施工造成的作業污染和擾民,做到建設項目中防治污染的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