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又被稱為肩關節(jié)周圍炎、五十肩等,是臨床上的常見病。肩周炎是指患者肩部產(chǎn)生疼痛、肩關節(jié)的活動受到限制,受限程度會隨著患者的病情加重而加深,主要是由肩關節(jié)周圍韌帶、滑囊以及肌腱的炎癥造成。該病的主要發(fā)病年齡在50 歲左右,且男性發(fā)病率比女性患者低。目前治療肩周炎的主要方式為針灸推拿治療,在肩周炎患者的治療中療效顯著。為了提升肩周炎的治療療效,本文對其護理方式進行研究。
肩周炎屬于一種自限性疾病,是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見疾病。主要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患者感到肩部酸脹疼痛,且白天的癥狀比晚上更輕。據(jù)相關研究顯示,該病能自行痊愈,但所耗的病程長,嚴重影響著患者的正常生活?;颊呷粼诩缰苎椎闹委熤校瑧昧隋e誤的治療方式,則容易致該病的癥狀加重,使病程延長,嚴重可能導致患者遺留永久性的功能障礙。因此患者在患病后需及時進行治療,有利于病情的恢復,減少疾病給生活帶來的影響。
正確的護理方式能夠促進患者的病情恢復,具體護理措施如下:①健康教育:護理人員應為患者指導正確的生活習慣,糾正患者的不良姿勢。患者在患病期間應注意不要過度勞累,以免造成損傷。護理人員可指導患者采用兩手抱頭法進行練習,使患者雙腳打開與雙肩同寬,雙手抱頭后,使患者將肘部向兩邊張開與身體保持平行,然后閉攏,可使患者在工作的空隙時間多做肩部運動,鼓勵患者堅持鍛煉,但患者在鍛煉過程中,不能過于劇烈,不可提重物,避免給肩部造成更加嚴重的損傷。②心理護理:由于肩周炎的病程較長,且容易反復發(fā)作,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煩躁、焦慮等不良情緒。加上該病久治不愈,容易使患者產(chǎn)生放棄的念頭。護理人員應仔細為患者講解有關肩周炎的疾病知識、發(fā)病機制、疾病特點與治療過程等,使患者能夠對疾病有較為深入的了解,減輕患者的思想負擔。鼓勵患者堅持進行康復訓練,可為患者介紹痊愈的病例以此來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多與患者進行溝通,為患者開展心理疏導,盡量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保持穩(wěn)定的情緒對病情的恢復十分有利。③康復護理:護理人員應為患者講解正確的康復鍛煉方式,如“錐擺運動”,使患者將雙臂自然下垂,彎腰,保持患者上身與地面平行,雙臂與地面垂直,可交替方向進行左右搖擺;“梳頭運動”,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將患肢放至頭部,從頭部前方向后方移動做梳頭的動作,可以根據(jù)患者的恢復程度不同,調節(jié)動作的幅度;“爬墻運動”,使患者患肢貼墻,并沿墻壁慢慢向上伸展手臂,直到患者達到伸展的極限,再慢慢收回患肢,重復進行;“體后拉手運動”,護理人員幫助患者將雙手背上,患肢在下,用健康肢體從肩部后背提拉患肢,促進患肢的功能恢復。患者可每日進行2~3 次的康復鍛煉,每次時間保持在15 min 左右,不可急于求成。④疼痛護理:患者在患病期間會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護理人員根據(jù)患者的臨床資料了解患者的發(fā)病類型、疼痛部位、病情程度等。對輕微疼痛可通過轉移患者注意力的方式減輕患者的疼痛感受,若患者出現(xiàn)無法忍耐的疼痛,護理人員則可在醫(yī)師的醫(yī)囑下,給予患者疼痛類藥物緩解疼痛。
大多數(shù)肩周炎患者缺乏一定的自身約束能力,長期的錯誤姿勢使患者缺乏自我糾正意識,因此護理工作的開展對肩周炎的治療十分重要?;颊呤芗缰苎椎挠绊?,自身的活動能力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影響較大,容易產(chǎn)生一系列的不良情緒。護理人員在肩周炎患者的護理過程中,要耐心細致,引導患者正確地進行康復訓練,促進患者的病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