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星,周蕓,覃桂榮,楊雅春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產科,廣西 南寧)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HDP) 是妊娠與血壓升高并存的一組疾病,發生率5%~12%。該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前期、子癇,以及慢性高血壓并發子癇前期和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壓,嚴重影響母嬰健康,是我國孕產婦和圍產兒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1]。HDP 作為臨床婦產科常見病中的一種,臨床還有報道表明,患者妊娠期間誘發此類癥狀,是致使其引發高血壓、蛋白尿和水腫等癥狀的主要原因,有甚者還會誘發昏迷、抽搐、頭疼等現象,導致患者產后出血問題加劇和妊娠不良結局發生概率直線上升,并威脅產婦及新生兒健康安危[2-3]。并且隨著患者血壓的進一步升高,其妊娠不良結局的概率就明顯增加, 對于母嬰的安全來說危險性也就越大[4]。然而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擁有正確的認知能夠改善孕產婦心理狀態、妊娠結局和新生兒分娩結局,提高患者滿意度,使其遵囑行為[5]。正確的自我管理能夠使HDP 患者提高有效增強其行為矯正的信心、認知與評價,促進其自愿接受并積極配合管理,進一步提高血壓控制達標率,對保障母兒健康具有重要價值[6]。因此,本次研究采用質性研究方法深入了解妊娠期高血壓孕婦對疾病的認知情況,親身體驗并解析其自我管理的行為,期望能為設計和實施有針對性的健康管理提供依據,并且能夠使得妊娠期高血壓患者血壓的控制達到滿意的程度。
將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HDP 患者中抽出13例, 納入標準:①符合第9 版《婦產科學》中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診斷標準的病人[1];②有完整表達溝通的能力;③自愿參加本研究。最終納入研究對象13例,HDP 患者的一般資料情況,詳見表1。
1.2.1 資料收集
采用質性研究中的現象學研究方法,進行面對面半結構式深入訪談,以受訪者方便為原則,所有訪談事先預約告知,訪談在自然場景中進行,要求氛圍輕松環境安靜,預先擬定的半結構式訪談提綱作為訪談指引。主要內容包括:①被診斷為妊娠期高血壓后的反應;②患病后生活發生的改變;③對妊娠期高血壓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及了解途徑;④患病后在面臨疾病時所遇到的困難和支持;⑤患病后的用藥情況;⑥患病后血壓監測情況;⑦飲食和睡眠情況。訪談時根據訪談提綱盡量采用開放式提問方式,訪談內容全程錄音, 過程中認真傾聽并仔細觀察訪談者的情感變化, 研究過程遵循自愿保密的原則, 會談中采用適當的語言和不加評判的態度, 鼓勵患者表達,記錄時使用英文代碼代表研究對象[7],必要時采用追問、重復、反問等方式,及時記錄受訪者有意義的非語言行為,訪談時間30 到60分鐘。
1.2.2 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與收集同步進行,訪談結束后24 小時內將錄音轉換為文字訪談資料,按照A~M 的順序給每位病人進行編碼并建立文檔。采用colaizzi 的七步分析法[8]:①仔細閱讀所有的訪談記錄;②提取有重要意義的陳述;③對反復出現的觀點進行編碼;④將編碼后的觀點匯集;⑤寫出詳細、無遺漏的描述;⑥辨別出相似的觀點提煉出主題;⑦返回受訪者處求證。
質量控制充分考慮受訪者的代表性,依據人口學特征、文化程度、職業、孕周、疾病病程長短、疾病的嚴重程度及控制程度來選擇個案,資料來源豐富,包括訪談錄音、現場筆記資料、受訪者日記、用藥情況、血壓監測記錄、產檢記錄,整理資料時和原資料進行反復對比,以提高資料的可信度;最后將整理后的資料返回受訪者處進行核對,以確保資料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2.1.1 被診斷為妊娠期高血壓后的反應
當被確診此疾病時,因對疾病的了解程度,文化背景因素等不同,反應亦有所差異。有的患者對自身疾病產生質疑、抑郁情緒,如個案F:“為什么我會突然有這種病,我前幾次產檢都還正常啊,我爸媽也沒有高血壓,是不是以后我血壓都會一直高”。而有的患者已經對自身疾病有了認知,心理上已經接受,可還是存在恐懼、焦慮的情緒,如個案C:“我已經很注意了,沒想到還是會有妊娠期高血壓的發生,好怕血壓高會影響到寶寶的發育”。病人的反應各不相同,但都對HDP,存在緊張、恐懼、焦慮、抑郁的情緒。
2.1.2 疾病相關知識
大部分病人剛開始對HDP 的相關知識不夠了解,迫切的需求HDP 的相關知識,但確診后獲取相關知識來源主要是親戚朋友、有過生產經歷的婦女、書本、網絡傳媒等,而且這些所獲取的知識來源途徑不專業的,帶有各自的主觀意識,只有少部分患者能夠尋找到醫務人員的專業指導。
HDP 患者因血壓升高影響身體機能,導致患者生活工作受到影響,家人與環境的支持也存在一定的影響因素,個案E“我患病后血壓一直偏高,有時還頭疼,到了后期腳腫的走路都不方便,我家人心疼我勸我辭職,我便安心在家休養,在家休息好了,我按時吃藥控制,血壓要好一點”個案A“我剛開始沒多在意,我老公也高血壓,也沒見有什么,后面我偶爾頭痛,最后眼睛有點視力模糊了,來醫院看病才知道那么嚴重了”。
2.3.1 患病后的用藥依從性
確診后對疾病正確認知的患者能根據醫囑按時服藥,可也存在少部分不能按時服藥,按時復診的患者,如個案I“我了解到血壓高對我和小孩都很不好,我基本都會聽醫生的話,按時服藥”而少部分患者借鑒自己患高血壓家屬的經驗,不能做到按時服藥,如個案D“我每天都量血壓的呀,血壓太高了我就吃顆降壓藥就好,我媽也是血壓高吃一顆,也沒見有什么啊,吃那么多藥怕會對小孩不好”。
2.3.2 血壓監測
受外界因素和自身因素的影響,每天按時檢測血壓對患者來說也存在一定的困難,如個案G:“我每天工作完回到家還有個大兒子要照顧,哪里想得起來量血壓這事,反正醫生開的藥我都按時吃,應該沒什么吧”。而有的患者正確認識到監測血壓的重要性,堅持監測血壓,并記錄,對醫生的用藥調整,整個病程的治療起到積極作用,如個案M“我自從血壓高之后,我每天基本能按時測量記錄血壓情況,每次產檢都帶過去給醫生看,醫生就會根據我的血壓情況調整我的降壓藥的用量”。
2.3.3 飲食情況
患者確診HDP 后,從外界所了解到知識與方法影響著患者的飲食結構,而工作節奏和家庭支持對患者來說也尤為重要。如個案B“我在網上了解到這個病吃的要注意什么,要休息好之類的,我都是比較注意這些的,我媽還專門去買了本食譜,給我的吃的都是比較健康清淡的”。個案L“醫生跟我講要低鹽、低脂優質蛋白的飲食,但是我不知到要吃些什么算優質蛋白,所以我都是我媽按照她的經驗來給我做菜”。
2.3.4 睡眠情況
家庭因素與環境因素也影響著患者的睡眠質量和血壓的穩定程度,如個案K“我家樓下面是個菜市場,天還沒亮就開始吵起來了,特別是到了懷孕晚期,一睡不好我就血壓高,血壓高我頭就好暈”。而有些患者的工作節奏也對睡眠質量有著很大的影響,如個案H“我睡眠質量一直不好,因為我以前是公司里的主管,其實工作壓力也挺大的,不過懷孕之后感覺自己身體越來越跟不上,特別是發現得了這個病之后,我就把我手頭上的好多工作交出去了,工作少了,不用想那么多,睡得好,頭也不像以前那么經常痛了”。
3.1.1 正確自我認知及重視程度
此次研究發現,病人對其自身疾病的了解不充分從而其對疾病的重視程度不足。并且患者獲得相關知識的途徑較為局限,不能保證其獲得信息的正確性?;颊呓邮盏藉e誤的信息致使得產生不利于疾病控制的行為.正確的認識HDP,才能正確應對疾病的進程,為保障母嬰安全起到積極作用。
3.1.2 倡導家庭支持和社會關注與理解
對患有HDP 患者不僅要給患者普及關于HDP 的知識,更要學會合理進食和休息[9],在此方面家庭的支持與社會的關注理解十分重要。此次研究 發現病人更希望得到專業知識的指導,患者心理情緒波動較大,也渴望得到家庭、社會及醫護人員的關懷。因此,臨床上在針對這類妊娠期高血壓病人要重視其心理,讓病人正確認知疾病,關注其身體狀況,關愛其心理情緒,提供有效的家庭、社會及醫療支持[10]。
3.2.1 及時有效的專業指導
醫護人員早期進行針對性指導,可提高患者心理樂觀情緒和抗應激能力, 維持其血壓穩定, 進而能有效的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率[11]因此, 相關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需加大對患者的孕期教育, 從懷孕早期就開始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如開設孕婦學校鼓勵孕婦及家屬積極參加,也可借助微信公眾號,定期推送相關妊娠知識,或者開展講座、醫護人員面對面交流活動,建立溝通交流微信群,發放疾病相關專業知識小手冊等方法,及時有效的指導患者進行自我管理。
3.2.2 提高自我管理的信心
本次研究發現,患者對疾病的管理缺乏耐心與信心,無法準確的遵囑用藥,無法堅持長期自我檢測血壓。應讓患者正確認識到疾病,醫務人員和家屬的支持對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的信心也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可以通過感情溫暖、生活督促、行為引導與心理開導等多種多樣方法影響患者,提高孕婦遵醫行為與血壓控制的滿意度[12]。
此次針對妊娠期高血壓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和自我管理的現狀進行質性研究,發現病人對HDP 認知不充分,從而影響其對疾病的自我管理,而正確的認知與有效的自我管理影響著血壓的控制效果和疾病的進程。目前我國對HDP 患者認知程度及自我管理的現狀不夠深入了解,未能真實的反應HDP 患者的真實感受,此次研究通過現象學研究方法,深入患者內心真實感受,了解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和自我管理的現狀,期望能為設計和實施有針對性的健康管理提供依據,并且能夠使得HDP 患者血壓的控制達到滿意的程度,促進更好的妊娠結局,母嬰健康能得到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