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龍
(延邊大學附屬醫院,吉林 延安 133000)
科學進步推動計算機網絡信息管理技術走向成熟,將該技術應用到醫院設備管理中,可提高醫療設備計量及質控效率及質量,是新時期醫院發展重要方向[1]。下文主要在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等技術基礎上,分析如何合理構建醫療設備計量質控管理系統,對醫療設備計量質控管理的實際價值簡單剖析,為醫院開展新時期醫療設備計量質控管理做好鋪墊。
經濟增長使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醫療事業也隨經濟發展擴大規模,大量先進醫療設備引入、原有設備基數大大增加,使得傳統的設備計量管理無法滿足醫院發展需求[2]。傳統醫療設備計量多為規定日期要求科室送檢設備,檢測報告以紙質方式呈遞反饋給對一幫科室,可能存在傳遞錯誤、傳遞緩慢、填寫失誤、字跡不工整導致理解錯誤等,給后續記錄管理造成不必要的麻煩。一些規模較大的醫院需送檢大量設備,后期統計錄入工作量龐大。
由此可見,開展現代化醫院醫學設備計量質控規范管理,是醫院發展首要關心的內容。醫療設備計量及質控是醫院重要資源,行業發展對該資源使用頻繁[3]。因此,需深刻認識到醫療設備計量質控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剖析當下醫院醫療設備計量質控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統。以下主要分析其計量質控管理中出現的典型問題:
(1)部分醫院科室對設備計量質控認識不深刻,設備往往是“能用且用”,認為設備只要不影響治療結果,則無需深度檢查管理,認為醫療設備自身和醫療效率、質量及安全無直接聯系,導致設備計量質控工作不能很好落實。
(2)還有部分科室日常醫療工作量大,需頻繁啟用設備,到了規定送檢時間不能按時送檢,多次推遲送檢時間,或并不送檢,導致醫療設備存在隱患后不能及時發現并采取措施解決。
(3)此外,部分科室不重視設備送檢,由缺乏經驗的實習生負責送檢,學生不了解醫療設備實情,常錯送、少送甚至不送,致使計量質控工作缺乏主動性,送檢時間一再驗后,設備漏檢現象屢禁不止,在后臺數據上明顯發現設備質控合格率只低不高,醫療質量堪憂。
對設備計量質控可確保設備安全、高效使用,也是落實醫院現代化管理的必然。將信息化技術落實到醫療設備計量質控中,要通過計算機實現計量及質控信息獲取、管理、分析等,以此促進醫院醫療設備質管向數字化、智能化發展。
2.1 整體結構。醫療設備計量質控計算機信息系統需包含數據錄入、選擇、分析、生成報表等多項功能。計量室系統需包含待檢測設備名稱、檢測時間、類別、所屬科室、檢測結果、負責人等數據。信息查詢需包含設備信息,信息備份到檔案室信息系統,通過人工檢索可了解設備詳細信息[4]。醫療設備計量質控檔案管理是對各設備信息的記錄匯總,以計算機建立索引,便于人員搜索自身需要的資料。
2.2 檢測報告。對設備檢測,并對原數據分析,最終將出具計量質控檢測報告。報告應含有檢測日期、負責人、檢測結果等基本數據,還要反映醫院設備計量控制詳細信息,以提高醫院設備質控能力。該計算機信息系統將傳統紙質報告轉化為數字化報告,不存在傳遞錯誤、傳遞緩慢、填寫失誤、字跡不工整導致理解錯誤等問題,便于對報告及時保存,便于人員迅速查閱,拓寬原本設備計量質控范圍,推動計量控制向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2.3 數據分析。醫療設備計量質控計算機信息系統可實時了解設備運行實情,了解維修質量、效率,動態掌握醫療設備運行情況,了解維修耗費、維修效果,將設備各個操作環節整合成系統,形成信息管理平臺,不同身份人員可注冊賬號,登錄到系統平臺,對設備信息有針對性的查詢利用,為部分提供真實的數據。例如,該系統平臺可以為主觀部門提供實際測量數據,將數據監測結果詳細展示出來,包含監測周期、合格數量、實際合格率等,為設備維護維修提供數據支持,便于維修部門落實預防性維護維修,也為后續維護回訪提供客觀數據支持。此外,通過分析數據庫的實際檢測結果,可自行針對合格率選擇不同醫療設備,以質控工作數據為參考,確保采購的醫療設備性價比較高,提高設備采購精準度[5]。
2.4 定時提醒。該醫療設備計量質控計算機信息系統中的設備檢測操作,可針對醫療設備檢測需求不同,設置質控提醒時間,在快到質控檢測時間時,系統可自動發送消息,提醒操作人員及時送檢設備。此外,系統定時自動篩查,對符合條件的數據自動生成提醒消息,發送到計量負責部門,提醒及時維護檢測,關注對應設備計量質控工作是否到位,以此提高整體計量質控工作的效率及質量,落實新時期醫院醫療設備計量質控管理。系統自動提醒檢測設備,實時關注設備使用情況,可確保設備計量質控管理過程完整性,提升管理質量。
醫療設備本身種類較多,且有不斷增多趨勢,傳統計量檢定容易產生漏洞,為確保醫院醫療設備穩定、高效運行,需不斷完善原有技術,將新技術和傳統技術結合起來,積極研發先進的醫療設備計量質控信息管理系統,提高醫院醫療設備計量質控管理質量。以某醫院為例,該醫院在設備管理上應用文中所述醫療設備計量質控計算機信息系統,運行一年時間,發現系統正常運行,無較大錯誤,小問題經調試后均解決,運行效果良好。
3.1 效果評估。該醫院應用醫療設備計量質控計算機信息系統后,其優勢突出,計量質控管理效果顯著。設備計量質控上,通過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實現“逐臺檢測”,檢測中記錄同步,負責人細分到各人各臺、一人一臺。此外,對醫院設備計量,系統提供周期性規劃信息,便于部門針對科室日常工作實情、送檢設備數量等科學調整,檢測順序有條不紊,檢測時間安排恰當,避開了送檢高峰期及科室工作高峰期。系統定時提醒功能定時提醒科室送檢設備,有效解決了傳統計量質控中設備漏檢、送檢不及時等問題。檢測結果上,以數據代替傳統人工檢測結果,其數據準確度及可信度較高,數據規范,原本的人工書寫錯誤及理解錯誤大大降低。總的來說,通過應用醫療設備計量質控計算機信息系統,原本計量質控中的容易出現的大多數問題得到很好解決,可推廣到各個醫院應用。
3.2 和互聯網結合的廣闊業務空間分析。醫療設備計量質控計算機信息系統落實到醫院管理中,可以將醫療設備管理向數字化、智能化方向深度開發,使其和互聯網、局域網結合起來,科室人員和需求性人員設備共同登錄一個數字化平臺,數據可實現實時共享,不同區域人員信息急速互換,對醫療設備實現動態化監控,醫療質量及效果大大增加。此外,設備采購、安裝、操作及使用、劑量質控、使用監控、維修、報廢等形成整套鏈條,均可通過醫療設備計量質控計算機信息系統實現操作,減少不必要的人工操作步驟,醫療設備綜合管理實力得到增強,在醫療設備計量質控上支出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綜上所述,將信息化技術應用到對醫療設備的管理中去,可以將原本的設備信息、檢測信息、結果等都結合起來,形成系統,便于管理人員迅速檢測相關信息,了解設備使用實際情況。通過建立醫療設備計量質控計算機信息系統,將時代前沿的先進技術融入到醫療設備計量質控中,以清晰界面迅速錄入數據、迅速分析設備、生成報告,醫院醫療設備計量質控高度集中,完善數據管理,有利于醫院建設完善技術保障體系,促進我國醫療事業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