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毒素中毒是由真菌所產生的毒素而引發的一種家禽常見病,該病的發生主要是由家禽誤食了被真菌污染的谷物或者飼料而引起。當前,已經確定的真菌毒素超過了上百種,不同真菌毒素所引發臨床癥狀各不相同。因而,需要對家禽真菌毒素中毒的病型進行深入分析并探尋其有效的防治措施。
1.1 黃曲霉毒素中毒 黃曲霉毒素是黃曲霉以及寄生曲霉等的代謝產物,不僅具備較強的毒性,同時具備一定的致癌性。黃曲霉毒素會對家禽的肝臟造成侵害,同時影響其免疫功能、造血功能以及消化功能等。不同家禽對黃曲霉毒素易感性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幼雞、火雞以及雛鴨易感性較高,但是日本鵪鶉以及珍珠雞對黃曲霉毒素存在著一定的抵抗力。雛禽黃曲霉毒素中毒的發病率以及死亡率均較高。對病死家禽進行剖檢,可以看到其病變部位主要集中于肝臟,如果家禽為急性黃曲霉毒素中毒,肝臟充血以及壞死,其顏色為紅色,脂肪大量聚集顏色則為黃色并存在一定的出血現象。如果家禽為慢性黃曲霉毒素中毒,其肝臟顏色為黃色或者灰色,存在一定的萎縮現象。
1.2 赭曲霉毒素中毒 赭曲霉毒素會導致家禽出現糖代謝異常,影響其線粒體功能。家禽被赭曲霉毒素感染后,往往呈呆立狀,懶動,機體蜷縮,體溫明顯降低,出現腹瀉現象,體重迅速下降并逐漸死亡。如果蛋雞發生赭曲霉毒素中毒,不僅產蛋量明顯降低,同時蛋殼質量下降,蛋雞還可能表現出腎病。對病死雞進行剖檢,可見急性致死性赭曲霉毒素中毒家禽胰臟、肝臟以及腎臟顏色發白,腎臟明顯腫大,在患病家禽心臟、腎臟、肝臟、脾臟、心包以及輸尿管內沉積有白色尿酸鹽,導致內臟型痛風的發生。如果為亞急性中毒,患病家禽腎臟以及肝臟重量明顯增加,淋巴器官重量降低,腎臟發白,膽汁黏度明顯降低同時顏色為白色,在其腸道內可以看到卡他性內容物。
1.3 T2毒素中毒
T2毒素是鐮刀菌所產生的一種毒素,具備極強的嗜神經作用,同時也是一種消化道毒素。T2毒素會抑制感染家禽的食欲中樞,興奮其嘔吐中樞,出現消化紊亂、生長受限以及佝僂病等,如果病情較為嚴重還會導致家禽精神萎靡,出現口腔黏膜潰瘍,舌頭以及扁桃體明顯腫大,喉頭部位發生壞死。T-2毒素常常導致家禽口腔黏膜出現腐蝕性損傷以及滲出性損傷。家禽病變部位呈現出局灶性,逐漸轉變為黃灰色以及黃色的口斑。在喙內緣常常聚集有滲出物厚痂;患病家禽淋巴組織發生萎縮,骨髓顏色變為黃色或淡紅色,肝臟顏色變為黃色,有時可能表現出出血現象,病情嚴重的家禽會出現增生性或者潰瘍性的腺胃炎以及食管炎,其肌胃皺襞的厚度明顯增加,表現出裂紋以及潰瘍。如果蛋雞中毒,其產蛋率明顯降低,蛋殼變薄。
1.4 麥角堿中毒 麥角堿可侵害家禽的神經系統,導致其抽搐,或者發生感覺神經紊亂;與此同時,麥角堿也可入侵家禽血管系統,導致其血管收縮,出現肢體壞疽;通過侵襲內分泌系統,導致腦垂體前葉的神經內分泌控制受到影響。雛禽被感染后,常常因末端血管收縮以及缺血而出現腳趾褪色的現象;如果患病家畜日齡較大,在血管收縮作用下其面部以及眼瞼部位可能發生萎縮或者出現外形損傷,腳趾部位可能出現潰瘍以及囊泡。
2.1 預防措施 家禽真菌毒素中毒最為重要的預防措施便是使用不存在真菌毒素的原料以及飼料,同時做好其飼料管理工作,避免飼料在運輸以及存儲過程中出現霉菌。定期對飼供料系統以及飼料的存儲系統進行檢查,一旦發現儲料塔內、料筒內或者飼料加工場內存在陳舊的、腐敗變質的飼料,通過對上述設備進行清洗即可將真菌毒素立即清除。極端溫度常常會導致儲料塔水分凝結,進而產生真菌毒素,因而可以在禽舍內安裝通風系統,以降低相對濕度。可以將有機酸、水合鋁硅酸鈉鈣、酯化葡甘露聚糖等抗真菌藥物添加到家禽飼料當中。
2.2 治療措施 應當立即清除有毒飼料。為家禽喂服適量霉毒清或者制毒菌素家禽即可很快恢復。另外,還需在家禽飼料中添加適量的VE以及VA。另外,對并發的寄生蟲病以及細菌性疾病進行對癥治療也可以降低其造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