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尿結石是一種多發于成年種公羊和肉用育肥羊之間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 臨床上以尿淋漓、尿急、尿出血以及尿道結石等尿路炎癥和排尿障礙為主要特征。發病時病羊精神萎頓,里急后重,嚴重者常因膀胱和尿道內蓄積過量尿液導致膀胱破裂而死亡。
本病的發生沒有季節差異,由于公畜特殊的生理結構(即公畜的尿道有一特殊的乙狀彎曲),使得尿液在泌尿道內停留時間變長,這就使得公畜發病多于母畜。由于種公畜在生殖上的特殊用途,就使得種公畜易患泌尿道疾病,因而種公畜發病多于非種用公畜;由于養殖方式為圈養,運動量減小,就使得結石的發病圈養多于放養。
中獸醫認為泌尿結石屬于“石淋”范疇,是由“熱在下焦”引起,最早見于《神農百草經》:“諸淋者,由腎虛而膀胱熱故也。”濕熱久蘊于下焦,尿液受其煎熬,日積月累,尿中雜質結為砂石就形成“石淋”。《臨證指南醫案》中提出“淋屬肝膽”認為結石的發生與肝膽有關。楊趙峰、羅云堅等認為下焦濕熱蘊蒸,腎陽受損,腎氣虛為其根本。劉艷芳認為泌尿系統結石,是脾腎虧虛為本,濕熱濁淤為標。因而清熱利濕、排石通淋即為中醫治療泌尿系結石最為常用之法。三金排石湯以金錢草、雞內金、海金沙,威靈仙、車前子、澤瀉,石葦、瞿麥、白茅根、木通、甘草組方。具有排石通淋,清熱解毒,理氣疏肝,涼血止血之功效。
1.1.1 試驗動物 試驗羊只來自養殖場和散養養殖戶病例,對發病羊群進行X射線檢查,尤其針對膀胱結石(泌尿道沒有堵塞)和腎結石病羊,篩選出發病程度、年齡和體況較為一致的20只公羊為試驗動物。
1.1.2 試驗藥物 金錢草30g、金海沙30g、雞內金各30g、威靈仙15g、石韋10g、澤瀉10g、白茅根10g、車前子10g、木通10g、瞿麥10g、甘草5g。
將上述藥物制備水煎劑,加入500mL水,文火熬制25min,濃縮為水煎劑200mL(每毫升含原生藥0.85g)。中藥煎劑每日100mL,分上下午各灌服1次。
2.1 臨床癥狀觀察 用藥前,患病羊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腹痛,尿頻尿痛,排尿困難,頻頻作排尿姿勢拱背,舉尾,努責,嘶鳴,排點滴狀混有膿汁的尿液。用藥3d后,精神較用藥前有一定恢復,食欲較用藥前增加,但飲水較少,動物依舊表現腹痛,排尿量少。用藥5d后,精神明顯好轉,食欲、飲欲均好轉,排尿量增多,觸診疼痛表現較之前有所好轉,偶爾可見排出尿液中有少量小顆粒結石。用藥7d后,病畜可少量柔軟飼料,會間斷性少量飲水,排尿量增加,常見尿液中有小顆粒結石,尿量增加,尿色回歸正常。
2.2 生化指標檢測 在試驗期間,對肌酐、尿酸、尿素氮、尿量進行實時監測,用藥前實驗動物的肌酐(μmol.L-1) 為 20±1.35、 尿 酸(μmol.L-1)為 68±1.23、尿素氮(μmol.L-1)為10.56±1.27、尿量(ml)為156。在用藥 7d 后,肌酐(μmol.L-1)為 8.6±1.27、尿酸(μmol.L-1)為48±1.58、尿素氮(μmol.L-1)7.58±1.36、尿量(ml)為380。
中獸藥三金排石湯組以金錢草、雞內金、海金沙排石通淋為君藥;威靈仙、車前子、澤瀉,清熱、利尿通淋、涼血止血為臣藥;石葦、瞿麥、白茅根、木通,清熱、利濕通淋為輔藥;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為佐藥。故該方具有化石、去濕濁、理氣疏肝、化瘀血的功效。相對于獸醫臨床上較多采用西藥治療該病來說,中藥具有效果好、速度快、傷害小、標本兼治的優點。
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病羊生化指標呈變好趨勢,且治療前和治療后的生化指標呈現顯著差異。在治療期末,通過三金排石湯的治療,各患病羊的各項生理生化指標均達到正常范圍,這就證明三金排石湯合用治療羊尿結石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4.1 加強飼養管理 對于本病的預防,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加強平時的飼養管理。要給予舍飼羊營養均衡的日糧,不要長期飼喂單一富含礦物質和能量較高的飼料,要在飼喂的飼料與飲水中添加一些VA或飼喂含有VA原的飼料,如胡蘿卜、豆科植物等,還要注意飼料中鈣磷的比例要適當,適時觀察羊的飲水量和食鹽的供給量。
4.2 注意觀察生殖系統疾病 如發現羊只患有腎炎、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器官疾病時,應及時治療,以免因炎癥發生尿潴留,導致尿液中有機物增多而使鹽類晶體物凝結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