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實(長沙)
收到李更新出的自選集,或者說他自選的新作集。拿著就想笑,因為好笑,好笑至極。頭一張作者像就是在擺酷,兩鬢已斑,眼還斜著,臉上的痦子就不說了。
前面的畫作也有味,數(shù)數(shù)上了一百幅,都是近年的新作,但我不懂畫,也不敢亂說,看看畫上的題字吧,隨便摘幾句:“退休工人農(nóng)民樣”“青春的日子”“深山亦有紅太陽”“既入佛門,焉能不跪?”“神獸合一,雌雄同體,此自我循環(huán)也。”“花開了就是春天嗎?”等等。好玩不?好笑不?可不可以想得出他畫的究竟是些什么?我想的這些題字多多少少能顯露出他畫中的某些信息。只是,我不太清楚的是,他用他那水墨的筆,畫的那些裸女圖,應(yīng)該不像西方畫家照著真人畫的吧,應(yīng)該是他腦殼里胡思亂想出來的。他真能想呀!看著他畫的裸女圖,我不由得這樣感慨。
還有他的口水詩,看看第一首《“磨砂輪”》,便可領(lǐng)略其他了:
好像是耶路撒冷
這里是成都的哭墻
仿佛看見上百的靈魂要化入墻中
卻是讓肉體來一次速配
我的教皇
身在羅馬的人
為什么要選擇這樣遠的地方
作為他們禱告的場所
他們的耳語
似乎成為呻吟
他們的懺悔
又只是一種牢騷
只有黑暗才是他們心里的天堂
在墻上結(jié)繭
把抑郁磨出翅膀
才能放飛自己的思想
我們?nèi)鋭釉谝黄?/p>
擁擠成廁所里的蛆一樣
擁擠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
摩擦才能顯示痛苦的力量
還有什么日子叫人樂不思蜀蕩氣回腸
在強烈而縹緲的音樂里夢游
我們抱住了榜樣
我們摟住了希望
但是我們知道
抱住的是別人的理想
看到的是自己的形象
我們注定是進入下水道的一幫
沒有機會在菩提樹下野合
又不愿一輩子被捆綁
那么只好在墻壁前
來一次精神的逃亡
上帝
穆罕默德
釋迦牟尼
誰是我們的主啊
詩人說
來吧來吧
我們要把女人磨成漿
我們要把男人磨成鋼
這里是夏日的成都
成都是四川一個市
四川是中國一個省
中國是世界之一強
在陽光燦爛的日子
有一群人進了空調(diào)房
在自由的鳥兒飛過時
有一些人自動被雪藏
這是他2007年6月12日23時寫的。我喜歡。好詩。至少不是壞詩。就算是“壞詩”,我也還是很喜歡。

國畫 李更
還有他的散文隨筆,比如《故人》。這個他的故人,也是我的故人,我也借一下他的《故人》來懷念我認識的他的故人:
年過半百以后,我經(jīng)常忘記剛剛認識的人,卻經(jīng)常莫名其妙地想起以前認識的人。
陳健秋,就是我最近忽然想到的人名,往往,我會上網(wǎng)查詢我想到的人物,看看某個人還有沒有社會知名度。這一上網(wǎng),才知道我認識的這個人在百度上的詞條還有不少,其中一條是這樣的:最為知名者為著名劇作家陳健秋(1932-2002),湖南湘陰人,曾擔任湖南省政協(xié)委員、湖南省文聯(lián)主席團成員、中國戲家協(xié)會理事、湖南省戲劇家協(xié)會副主席等。其主要作品有話劇《楓樹灣》《梅子黃時》《今天星期七》《水下村莊》,湘劇《馬陵道》(獲中國曹禺戲劇文學獎),昆劇《偶人記》(獲曹禺戲劇文學提名獎)《水下村莊》等。其中《馬陵道》獲文化部文華大獎、中國戲劇文學學會一等獎;有《陳健秋劇作選》出版;以文學顧問名義修改的電影《劉少奇的四十四天》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廣電部華表獎。
沒有想到我在1988年結(jié)識的這個朋友已經(jīng)在2002年去世了,只活了70歲。當年,我在武漢一次中南地區(qū)文藝匯演中采訪,看到了他帶隊的湖南話劇團的一個小節(jié)目啞劇表演,覺得非常有趣,馬上表示準備請他們到珠海演出一下。他很高興,就一直詢問我的進展。其實,我也就是一個小年輕,有點不知天高地厚,按照武漢人的習慣,就是一次隨便的“搭白”,他就認真了。我就只有硬著頭皮開始拉贊助,1988年,我25歲,遇到一個機會,搞了一筆錢,就兌現(xiàn)諾言,邀請他們過來演出,沒有想到不僅僅是一個啞劇隊,因為我知道他們啞劇隊才幾個人,整個湖南話劇團幾乎都來了,有上世紀70年代話劇、電影《楓樹灣》的演員班底,還有包括燈光、舞美、道具的全套人馬。
高興當然是高興,我少年時就看過電影《楓樹灣》,那個時候,全國一年可能只出一部電影,任何電影一上映,就風靡全國。現(xiàn)在我看到電影里面的演員了,而且居然是我在請客。記得當時有個女演員,因為排《楓樹灣》打掉了肚子里面的孩子,因而再也沒有懷孕,她跟我說的時候眼圈都紅了,讓我深深感動她的敬業(yè)精神。
高興之余,我才知道問題的嚴重,我拉到的錢并不足以解決整個演出的費用。而且因為年輕,辦事經(jīng)驗不足,臨時請的工作人員居然有拿到有關(guān)老板的資助款就跑路的。老陳發(fā)現(xiàn)我的狼狽,不好意思地跟我解釋,因為話劇不景氣,劇團出來的機會非常少,特別是現(xiàn)在是到經(jīng)濟特區(qū),大家都想來看看。
我是東拼西湊,記得話劇團把自己的演出布景也拉來了,四天演出完,后臺堆的道具、布景放了半個月,最后是找廣州軍區(qū)的關(guān)系,用軍車拉回長沙的,裝了好幾卡車。
顯然,老陳在團里人緣很好,他是想盡量照顧大家的福利,甚至想到讓話劇團的學員班來伴舞,每個學員只要5元人民幣的報酬,我都因經(jīng)營困難謝絕了,后來知道有個叫瞿穎的就是這個學員班的。
他們回去以后,我再也不敢做演出經(jīng)紀,實在太麻煩了。以后,因為生計,我過得渾渾噩噩,沒有再與他聯(lián)系,和他的交往,也是我唯一一次當穴頭的經(jīng)歷。
后來知道,陳健秋先生的夫人是原湖南人民廣播電臺著名播音員單平(其學生有潘峰、李維嘉、汪涵、仇曉),2003年去世。

國畫 李更

國畫 李更
白發(fā)多時故人少。瀏覽他的這篇文字,我多少都有點傷感。
集中還有他的雜文,數(shù)一數(shù)有28篇,另外還有訪談9篇,還有中篇小說《俘虜》一個。他真是一個多面手,而且是一個快槍手。
李更編書時,發(fā)微信給我,說是要出一本畫冊,要我寫上一句話。我的話是這樣的:
你畫你的,我畫我的,他畫他的,李更畫的是李更的。
現(xiàn)在看到他這本書,不僅有畫還有文,還有詩,還有小說和訪談,我就再寫一句話,算是隨手一翻的翻后吧:
你寫你的,我寫我的,他寫他的,各人只管寫各人的,就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