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詩歌地圖》后記"/>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陳惠芳(長沙)
長沙對于我,意味著什么?意味著青年、中年、老年的交接,意味著知識、閱歷、事業的積淀。長沙是我的第二故鄉,也是詩歌的起點與終點。
從1984年7月進入這座城市,至今已有35年。當我帶著文憑、詩歌、清貧與夢想,與長沙第一次接觸的時候,充滿新奇,充滿期待。
作為詩人,早就應該為長沙寫詩,寫很多的詩,但遲遲沒有動筆。
2012年11月11日,我在老家寧鄉參加“關山詩會”。閑聊時說起“關公戰長沙”,說陳某人在長沙這么久了,居然沒有作古正經寫過長沙。我汗顏之時,被觸動了。
11月19日晚,在長沙開福區學宮街的居所,我寫下了《長沙詩歌地圖》的第一首《學宮街》。有那么一種激情,更有那么一種不自信。此詩修改了數次,久久不能定稿。我困惑地問自己:我會堅持到底嗎?我會不會半途而廢?
盡管,我早已參加過《詩刊》“青春詩會”,獲過“湖南省青年文學獎”,被稱為新鄉土詩派“三駕馬車”之一。

書名:長沙詩歌地圖
作者:陳惠芳
出版:湖南文藝出版社(2020年10月)
長沙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底蘊深厚。長沙的大街小巷,成百上千。總之,長沙不是那么好寫的,不是那么好把握的。
用詩歌為一座城市立傳。這種不可抑制的沖動,最終促使我從《學宮街》走了出來,走遍了這座城市,走到了第400個街巷。
7年,400首——詩歌的二萬七千里長征。
走得最久的一天,是從清早8點鐘,走到晚上8點整。拿著礦泉水瓶子走,吃了盒飯再走。刮風下雨走,下雪冰凍走。不分日夜,不計寒暑。因窺視老院,曾被當成小偷。因攀爬老墻,被摔個臉青鼻腫。
痛并快樂著。累并幸福著。因我堅信,《長沙詩歌地圖》是有價值、有意義的。我在踐行新鄉土詩派“傳承民族血脈,塑造精神家園”的宗旨。我在實現“城市也是鄉土,也是家園”的觀點。
如果從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寫作《長沙詩歌地圖》,也許更具原始的風味。但遺憾代替不了彌補。新舊交替,更能體現長沙的風采。從著名的岳麓山到無名的螃蟹嶺,從棚戶區到新樓盤,從河東到河西,從城北到城南,靠腳步丈量城市的豐盈與缺失。與其說這是一次詩歌創作的尋根,不如說是一次對歷史與文化的評估。
人類詩意地棲息在大地上。這是一種理想,也是一種正在實現的夢想。
在“長沙進行時態”中,我思考:文夕大火,幾乎斷送了長沙的地面文明史。新時期,我們的根,如何得到有效的保護?一座城市無論如何改頭換面,但它的精氣神不能變。沒有歷史與文化支撐,城市就是空殼。雷同等于死亡。我就是在這樣的喜悅與憂思中進行《長沙詩歌地圖》創作的。事實上,在寫作過程中,某些街巷、某些場景已發生徹底的改變。7年中,現場成了記憶,親歷成了回眸。這座城市,留下了很多的絕唱與絕筆。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城市鄉土”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蛟S,《長沙詩歌地圖》會成為幾十年幾百年后、人們追憶追溯這座城市的一個藍本或一個導航,甚至會成為長沙的一部史詩。
這當然是一種新的夢想、一種新的奢望。我想,我有夢想與奢望的權力。因為,我在這座城市留下了深深的足跡與愛。
2019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