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文輝
近期種業股在二級市場表現不錯,豐樂種業過去5個交易日漲幅接近50%,包括大北農、隆平高科、登海種業等也有不錯表現。究其原因,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聚焦種子問題,點燃近期種業股行情。歲末,中央農村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在即,加上“一號文件”漸行漸近,農村政策層面利好源源不斷,預計包括種業、農化、農機等在內的農業股短期內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種業是其中規模最大的環節,最為值得重點挖掘。
除去庫存臨近尾聲補庫存即將到來外,種業股最核心的投資邏輯要數轉基因政策松綁帶來的想象空間。2019年底農業農村部公布《2019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清單》,其中有2個抗蟲耐除草劑玉米獲得生產應用的安全證書,包括大北農的DBN9936以及隆平高科參股公司杭州瑞豐的雙抗12-5,標志著轉基因作物的放開正式從前期的非食用作物(如轉基因棉花)過渡到間接食用作物/飼料(如轉基因玉米)。
近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更是罕見地提到了種子問題,直接點燃本周的種業股行情。從政策的漸進性來看,放開玉米和大豆的轉基因種植或許箭在弦上,而這也意味著,種業股的投資邏輯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
從目前國內各類農作物的種植規模來看,玉米是最大的品種,約占國內種子行業的25%,這意味著轉基因放開后,擁有轉基因玉米技術的種子公司將最為受益。從國際種業巨頭孟山都(已被拜耳收購)的營收結構來看,玉米也貢獻了過半的收入。目前國內玉米種子市場還比較分散,即便是作為龍頭的隆平和登海份額占比也還不到5%。隨著轉基因技術的放開,育種壁壘將大幅提升,行業預計將進入集中度快速提升的階段。
未來轉基因種企除了向種植戶銷售轉基因種子外,還將以授權性狀的方式向其他種子企業收取專利使用費。參照美國轉基因行業的發展經驗,轉基因作物的商業化種植僅花了10年時間就實現從0%-80%的滲透率轉變。據此測算,若2022年國內轉基因商業化種植放開,到2032年轉基因玉米企業的利潤預計將突破百億,而且行業預計將高度集中(孟山都在種子行業占據40%的市場分額,隆平、登海在玉米種子的份額均還不到5%)。對于上一輪景氣高點(2017年)時整個A股板塊不到20億凈利潤的種業股來說,無疑充滿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根據已披露信息,目前A股上跟轉基因業務實際相關的公司主要是大北農、隆平高科以及荃銀高科。
其中,大北農或成為最受益的轉基因玉米企業。目前農業農村部下發的轉基因玉米安全證書主要有3個品種,其中大北農占據了兩個,分別是DBN9858和DBN9936性狀產品。有消息指出,目前參與農業部全國區域測試的轉基因玉米品種,大部分轉入的都是大北農的DBN9936性狀,這意味著如果未來轉基因玉米實現商用,大北農或許將成為最大贏家。
隆平高科則是目前國內雜交水稻以及普通玉米的龍頭,參股公司杭州瑞豐的125品種也獲得了轉基因玉米的安全證書。公司今年業績有望觸底反轉,根據業績預告,公司全年累計實現凈利潤預計介于3500萬元-5200萬元,主要來自于巴西隆平經營情況的改善,巴西隆平為2017年公司聯合中信農業基金所收購的陶氏集團巴西玉米種子項目。
而在荃銀高科方面,公司雜交水稻種子業務位居全國第二,僅次于隆平高科。其水稻業務在2015-2019年行業去庫存期間仍實現19%的復合增長,大幅超越同期隆平高科3.63%的增速。究其原因,這主要與消費升級趨勢下,市場對荃銀高科的高端優質米仍保持穩定需求有關。未來一段時間荃銀高科的核心看點還是在于先正達集團種業資產的重組預期。
(文中個股僅做舉例,不做買入或賣出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