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波
近年來,巴中市恩陽區為破解基層治理中存在的“看得見的管不著,管得著的看不見”問題,探索構建“一核四化”治理體系,努力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百米”,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新格局。
突出以黨建引領為核心,推動基層治理方向不偏、目標不散。調整充實區委基層治理委員會力量,研究制訂專項改革方案,項目化制訂推進清單,健全評估考核辦法,不斷夯實基層治理組織保障。開展基層黨組織評先定級,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全面推行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通過法定程序擔任村(居)委會主任。縱向健全完善區、鎮(街道)、村(社區)、網格單位、樓棟(院落)的五級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責任體系,橫向搭建基層黨組織、群團組織、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員群眾攜手共建的平臺,最大限度凝聚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合力。
構建區域治理網格化體系,推動基層服務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優化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網格設置,配齊“一長五員”(網格長,網格員、督查員、聯絡員、巡查員、信息員),實現“清單式管理、網格化服務”。編制“雪亮工程”“慧眼工程”全覆蓋規劃,實現“網絡+網格”“兩網”融合,建設數據信息共享平臺,形成問題收集、轉接、處理、反饋的閉環快速響應機制。落實區級領導聯系鎮(街道)、鎮(街道)領導聯系網格機制,健全完善“民情收集臺賬”,按照信息收集—任務派遣—問題處理—問題銷號—任務回訪“五步工作法”,推動區域治理由“管理”到“服務”轉變。
構建綜合治理全能化體系,推動基層執法力量整合、機制融合。推進鎮(街道)行政綜合執法改革,優化執法組織架構,強化基礎保障,逐步實現“一支隊伍管執法”。探索建立“1+2+N”社區管理組織網絡,每個街道辦事處配備1名聯系民警、2名協警,與執法、市場監督等部門人員組成聯合治理小組,協調解決社區治理具體問題。建立健全溝通協調機制、聯席會議制度、聯動協作機制,實現審批服務與執法監管信息開放共享。構建綜合治理一體化平臺,著力打造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信息化建設為支撐、多部門協同為抓手的綜合治理指揮平臺。
構建鄉村治理規范化體系,推動基層“三治”善治善為、共建共享。推廣“四議”工作法,健全“一約四會”制度,提升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水平。推進農村“三務公開”管理平臺開發與利用,實現線上線下黨務村務見規程、產權交易見過程、工程項目見流程、財務兌付見憑證。建立村(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推行“一村一法律顧問”制度,開展法律進鄉村、進院戶普法宣傳活動,提高村民法律素養。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為載體,實施“四評”工作法,激發廣大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主動性。推廣“鄉村道德銀行”,開展“最美家庭”等評選活動,涵養崇德向善的文明鄉風。
構建環境治理一體化體系,推動生態環境山清水秀、天藍地綠。嚴格落實政府主導、部門協同、企業履責、社會參與、公眾監督的監測工作機制,科學配備先進環境監測儀器設備,提高監測信息化水平和精準度。健全區域聯防聯控機制,強化相鄰區域間信息溝通、協調配合和風險預警研判,實現信息共享、應急聯動,提升環境監管質效。探索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對工業集中區域和部分鎮(街道)、村(社區)進行專業化統一治理,實現污染防治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等服務一體化。(作者系中共巴中市恩陽區委書記)(責編/劉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