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朝貴
近年來,南充市順慶區通過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創新治理機制、強化治理保障等,不斷探索城市基層治理新模式,打造了一批基層治理示范區(縣)、示范街道和示范社區,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層治理新格局。
搭建“三大體系”,構建城市基層治理格局。著眼黨建引領,構建“區域共建”組織體系。在全區成立街道大黨工委12個、社區大黨委82個,形成黨委建在社區、黨支部建在小區、黨小組建在樓棟、黨員作用發揮在責任區的組織體系;街道社區與轄區行政機關、國有企業等黨組織簽訂共建協議,選聘兼職委員;招聘片區民警、片區管理員等擔任網格員,實現“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著眼基層自治,構建“三級共治”治理體系。在街道黨工委單設副書記、增設組織委員,統籌設置黨建辦、治理辦、服務辦等經濟職能;為社區選派黨建指導員、配備專職副書記,統籌居民小組長、網格信息員等力量;探索建立以小區黨組織為核心,業委會為議事主體、物業為執行主體、業主大會為監督主體的“一核三體”運行機制。著眼統籌推進,構建“一體聯動”工作體系。出臺文件為基層治理專門增設領導職數、人員編制,明確工作制度;列出需長期堅持的79項任務以及需今年完成的117項工作;發揮區委城鄉基層治理委員會作為“一線指揮部”的作用,統籌推進相關工作。
推行“三化模式”,激發城市基層治理活力。推行“信息化”治理,城市管理更加智能。開發“中國社區·智慧順慶”APP平臺,將社區的窗口辦理事項全部集中到APP實行線上辦理;依托“云中心”在平臺同步生成工作量、辦結率、辦結時限和群眾評價等數據;引入第三方提供家政服務、居家養老等“一鍵呼叫”式便民服務。推行“差異化”治理,基層自治更加精準。在老舊小區推行“片長+街長+巷長+院長+樓棟長”“五長”聯動模式,解決老舊小區問題;在商業區探索紅袖標平安守護、紅馬褂收集民情、小紅帽志愿服務和百姓大講堂宣講政策、百姓大舞臺弘揚新風、百姓小茶館化解民怨“三紅三百”工作法;搭建小區黨支部領導,小區管委會、調委會主導,文體、綜治和服務中心引導“三平臺”,實現信息聯通、要事聯商、環境聯創、活動聯辦,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向心力和戰斗力。推行“項目化”治理,服務群眾更加高效。公開發布需求信息,廣泛征求轄區居民意見;對商業化氣息過濃、不符合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的項目一律“拒簽”;制訂統一合同范本(含服務承諾條款)及公益性服務工作方案,明確租金收益用于社區發展和轄區服務。
強化“三大保障”,夯實城市基層治理基礎。整合“三方力量”,配齊人員隊伍。下沉行政力量,解決街道社區“人員力量弱”問題;整合社區力量,大力推進黨員“雙報到”,探索“社區+小區”雙聯、“居委會+臨管委+業委會”三聯等模式;引入社會力量,引導轄區愛心企業、熱心市民等開展針對性志愿服務、結對幫扶。保障“三項資金”,加大投入力度。加大黨建工作資金,區委每年專門拿出2000萬元設立基層黨建大專項資金,制定“以獎代補”等系列政策;提高社區發展資金,對下派的工作任務列支專項資金;建黨員關愛資金,對疫情防控一線、脫貧攻堅一線和搶險救災一線等表現突出的黨員干部進行慰問。實施“三大行動”,建好陣地平臺。實施陣地提標行動,采取新建、改建、租賃等方式,對82個社區陣地進行提檔升級;實施功能提質行動,引入社會組織、非公企業,以有償、低償和無償服務相結合方式,常態化提供“四點半課堂”“日間照料”等優質服務;實施效能提升行動,全面厘清社區職責,明確社區工作標準和服務流程,增強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作者系中共南充市順慶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責編/范吳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