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東岳
加盟連鎖經營,通過得到品牌、渠道、經驗等方方面面的幫助獲取廣闊經營空間,是一些創業者渴望的捷徑??涩F實生活中,卻有許多人因為疏忽、輕信等導致投資血本無歸。在此,筆者想通過介紹幾個因為在加盟創業過程中輕信“宣傳”“承諾”等而導致創業失敗的案例,給讀者善意提醒并普及相關法律知識。
別輕信不實廣告
【案例】 2020年1月,張某在參加招商大會時,見一家連鎖加盟機構一直在賣力地宣傳其美容產品,并承諾如果開形象店,公司將給予裝修設計等超值支持,只要交了5萬元首批進貨款,產品可以隨時拿??稍趶埬辰涣?萬元的首批進貨款后,卻只得到一臺電腦及貨物展架、禮品袋等小件物品,根本沒有得到承諾的供貨。而對方則一面強調斷貨是“行規”,一面要求張某繼續投資。后來張某撥打公司之前給他的所有業務聯系、服務、咨詢電話,竟都成了空號。
【點評】 作為加盟者應當有良好的心態,對特許方的廣告和宣傳應當保持理性,不要被特許方天花亂墜的“美好承諾”,尤其是所謂的“高回報、高利潤”的承諾沖昏頭腦,務必了解特許方的企業背景,包括企業工商登記注冊、經營、信譽、商標注冊等,盡可能實地考察特許方的樣板店經營狀況、客戶狀況和產品銷售情況。對特許方提供的其他加盟商的成功案例,則應盡量與之聯系,掌握實情。同時,可以根據《商業特許經營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之規定,要求特許方提供相關信息資料。
別輕信特許經營
【案例】 2020年2月,曹某看到了一則“5萬元創業,半年回本”的特許加盟廣告。曹某電話咨詢進一步得知,只需交5萬元就可以開一家別人花50萬元才能開的品牌眼鏡店,且一地只能開一家。曹某遂交納了加盟費。不料,曹某此后卻被迫不斷增加投入:保證金1.5萬元、首期進貨款3萬元、購買電腦驗光儀2萬元、裝修店面3萬元、購買焦度計及其他配套設備2萬元……,每月還得向總店繳納5%的管理費、3%的加工費和3%的配貨款,外加每年8000元的廣告費等,甚至眼鏡店還在當地發展了另外一家加盟店。
【點評】 根據《商業特許經營管理條例》第三條規定:“本條例所稱商業特許經營(以下簡稱特許經營),是指擁有注冊商標、企業標志、專利、專有技術等經營資源的企業(以下稱特許人),以合同形式將其擁有的經營資源許可其他經營者(以下稱被特許人)使用,被特許人按照合同約定在統一的經營模式下開展經營,并向特許人支付特許經營費用的經營活動?!苯Y合特許經營的特點,要想真正使自己成為當地唯一、特許,不至于陷入無休止的投資泥潭,就應在加盟合同中明確:授權許可使用特許經營權的內容、期限、地點及獨占性;特許經營費的種類、金額、支付方式以及保證金的收取和返還方式;保密條款;特許經營的產品或服務質量控制及責任;商號的使用;商標等知識產權的使用;合同的變更和解除等。
別輕信注冊商標
【案例】 2020年3月,杜某與一家公司簽訂了一份為期五年的加盟合同,約定杜某向公司交納10萬元加盟費及5萬元保證金,每月上交3600元的品牌使用費。次月,公司派出了店長、經紀人,開通了統一的網絡信息系統,店里所有物品都使用公司的標識??蓛蓚€月后,杜某偶爾得知公司的商標雖已提出注冊申請且通過了初審,但并未得到正式注冊。杜某遂以會影響經營為由,請求解除加盟合同。公司則以特許經營使用的商標并沒有要求必須注冊為由拒絕。
【點評】 根據《商業特許經營管理條例》規定,只要擁有“注冊商標、企業標志、專利、專有技術等經營資源”中的任何一項就可以從事特許活動。注冊商標只是其中的一種經營資源,并無礙特許方的條件和資格。即杜某不能據此解除加盟合同。鑒于《商業特許經營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規定,特許方具有披露特許經營的基本信息(備案情況、注冊資本額情況等)、所擁有的特許資源信息(注冊商標、企業標志、專利、管理模式等)、相關費用(特許經營費的標準和返還條件等)情況、持續提供服務情況的義務,加盟者可以通過深入了解或者在合同中明確約定相關內容,以免吃虧上當。
別輕信口頭承諾
【案例】 2020年4月,一位朋友向高某推薦加盟特許干洗店,說成本小、回報快、利潤大,且有現成的特許加盟品牌,尤其是加盟后辦手續、買設備都有人幫忙,加盟者只管經營就行。于是高某便交了5萬元加盟費。誰知,從一開始起,據說是進口的干洗設備便時不時出問題。加盟公司起初還會派維修人員敷衍修理,慢慢便不理不睬,甚至不但否定當初“包修、包退、包換”的口頭承諾,還不承認是其提供的設備。
【點評】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备吣痴J為設備來自加盟公司且其已承諾“三包”,如果不能提供證據,自然必須承擔不利后果。即需當心空口無憑,只有將特許方在洽談中所有口頭承諾換成文字,甚至將特許方的所有宣傳資料作為合同的附件,由雙方簽字蓋章,才能有效防止特許方“翻臉不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