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脫發人群數量直線上升,許多人因熬夜、加班壓力大、飲食結構不合理等因素,頭發稀疏,頭部出現“飛機場”、M型發際線,以及發際線越來越高等情況。為保住“頭頂大事”,脫發人群求助于各種各樣的植發機構。那么,植發真的適合所有脫發人群采用嗎?下面,我們跟隨專家一起來了解植發的有關知識。
植發無法阻止脫發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性病科副主任醫師趙作濤介紹,植發手術是將后枕部的毛發連著毛囊取出來,像插秧一樣插到需要植發的地方,待毛囊存活后便會長出健康的新發。但毛發移植并不能阻止其原有的頭發繼續脫落,無法從根本上治療脫發。植發只是改變了頭發生長的部位,如果患者仍有繼續脫發的狀況,需要進一步到醫院診治。
目前,植發手術有兩種。一種是毛囊單位移植(FUT),主要采用切取頭皮條的方式提取毛囊,再分開移植到脫發區。手術后通常會留下一條細小的疤痕,疼痛感稍明顯。第二種是毛囊單位提取(FUE),也被稱作無痕植發。用精密器械從人腦后枕部采集永久性生長的健康毛囊,一個一個地提取,經特殊活性處理后種植到脫發區。“因為只是在頭皮表層進行操作,不會在皮膚上留下疤痕,也不會傷及神經、大腦,且這種手術目前是成熟安全的,風險不大。”趙作濤解釋。
植發并非人人適合
趙作濤表示,人們不是出現掉頭發就一定要植發。植發更適合對脫發進行了充分的藥物治療或保守治療之后,效果仍不好的脫發嚴重患者采用。也并非所有人都適合植發,植發需具備兩個條件:供皮區可以供應很多健康的毛囊;植發的面積要小。
一般正常成年人頭發總數為8萬~10萬根不等,一次最多可植發2000~3000根,且同一區域一次只能少量植發。對于需要植發的患者來說,植發區域主要為發際線、額角等頭發稀疏的地方。要注意的是,受區血液供應不好、正處于脫發高峰期的人,不適合植發。此外,植發并非植完就“大功告成”了,保護頭發要做到“養、種、護”一體化。首先要養好頭發,養好了再“種”,“種”完后還要有專業護理的過程,需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檢測毛發密度的變化、成活率等。
植發并非越密越好
“很多人認為在植發的過程中,移植的毛囊越多,植好的頭發越濃密,效果越好。事實并非如此,患者要根據情況選擇合適的植發數量。”趙作濤指出,植發手術需要移植的毛囊單位數量,是客觀既定的,移植過多或過少均對頭皮健康不利。
在現實生活中,存在不少不良植發機構為了獲取更多利益,在植發手術中,給患者移植過多毛囊單位的情況。趙作濤提醒,一旦過度植發,會給種植區原生發帶來損傷,導致原生發脫落。
(北京? 張兆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