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寧
摘要:伴隨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人們的生活品質、健康養生意識得到提高,有機蔬菜成為餐桌常客。有機蔬菜的需求量日益增長,有機蔬菜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推廣顯得尤為重要。本文著重介紹有機蔬菜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為廣大農業工作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有機蔬菜;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
有機蔬菜是指在蔬菜生長、發育、成熟及其整個生長過程中均未使用各種農藥、化肥、化學制劑,不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創造生物及產物,強調自然規律和生態學至上優勢,完全依靠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維持種植平衡,保持農業生態系統的長期穩定,已經經過有機食品認證機構鑒定認證,且頒發有機食品證書的蔬菜產品。經濟和物質上的富足,使得人們對于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當前蔬菜農藥殘留,養生、健康的呼聲強烈,種種因素的作用下,有機蔬菜的需求量在不斷增長,目前,有機蔬菜行業的發展經濟總量大、潛力足。有機蔬菜的種植技術及其病蟲害防治是重點,也是現階段農業工作者研究工作的當務之急。
1 有機蔬菜發展概述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國的發展理念由過去的資源消耗型轉變為可持續性發展理念,環境保護尤為重要。在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以及高質量的物質需求下,有機蔬菜的發展前景較為廣闊,民生需求較為龐大。我國對有機蔬菜栽培技術的已經趨于成熟。但對于技術的宣傳和推廣還不夠普及,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種植、病蟲害防治技術普及推廣不到位;二是持續長效的監督管理制度不到位。
2 有機蔬菜種植技術
2.1 品種的選擇
有機蔬菜品種的選擇是其種植環節極為關鍵的第一步,其種苗要求如下:第一,選取未經過化學物質處理以及非轉基因的品種;第二,選取適應當地氣候條件且抗逆、抗病蟲害強的品種;第三,選取根、莖、葉完整且生活力強的品種;第四,選取已經過有機食品認證機構鑒定認證,且頒發有機食品證書的蔬菜品種。
2.2 種植基地的選擇
有機蔬菜種植對種植基地要求嚴格,基地的選擇主要注意5點內容。①基地環境要求:基地種植環境條件適宜,基地附近應無交通主干線、工礦、城區、工業污染和生活垃圾場所等。②地塊完整:基地是一塊完整的地塊,完整地塊不能夾帶進行常規性生產的地塊,但允許存在有機轉換地塊。③基地分明:有機蔬菜生產基地與常規地塊交界處必須加設如河流、山丘等人為設置的,具有明顯標記的隔離帶等。④必須有轉換期:常規性生產系統向有機生產轉換所需的時間,需向有關機構認證。而且在轉換期間,作為生產者,其操作必須完全符合有機生產要求。⑤建立緩沖帶和棲息地:避免鄰近常規地塊對有機蔬菜生產基地地塊的可能性污染,必須在有機和常規地塊之間設置緩沖帶或物理障礙物。
2.3 蔬菜的培植管理
有機蔬菜培植必須嚴格管理,培植過程經過播種、育苗、合理密植、植株調整等技術后,在結合蔬菜所處生長環境的同時,為其生長提供足夠的優良環境,例如光照、溫度、濕度等,最終實現有機蔬菜的高產和優產。
2.4 合理進行施肥
有機蔬菜和其他蔬菜栽培的主要區別是施肥特點,普通蔬菜種植為獲得最大經濟效益,一般使用價格較為便宜的化肥。對于有機蔬菜的種植,其生產中被允許使用的肥料包括微生物肥料、農家肥、有機礦物質肥料、綠肥作物、商品有機肥、生物有機肥等。外購的商品性有機肥或生物有機肥, 必須符合經認證機構許可的有機產品標準或是已經通過有機認證。
3 有機蔬菜病蟲害防治方法
有機蔬菜的病蟲害防治方法防治至關重要,其主要有3條途徑。
一是農業措施。農業防治措施往往結合農業栽培技術達到最終減輕及控制病蟲害發生,例如,種苗培育;合理使用嫁接、輪作和套作技術、恰當的田間管理技術及農事除蟲草技術等。
二是物理措施。利用害蟲自身的趨光、趨化性來誘殺害蟲及物理阻隔等技術,為蔬菜生長營造良好的、不利于發生病蟲害的環境。例如,燈光誘殺、性誘劑引誘、色板誘殺、防蟲網技術等。
三是生物措施。利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或生物技術獲得的生物產物或害蟲天敵來殺死害蟲,例如,天敵防蟲技術、生物農藥防蟲技術。
4 總結
通過簡述有機蔬菜的發展過程,介紹有機蔬菜的栽培過程中品種的選擇、種植基地的選擇、培植管理以及其病蟲害的防治方法,旨在普及科學有效的有機蔬菜種植、病蟲害防控技術,有效提高有機蔬菜的產量與質量。現今有機蔬菜種植的條件、技術層次高,市場份額需求量激增,但有機蔬菜的種植技術仍亟需提高。未來有機蔬菜的種植技術會向低成本、易操作、產量高、適用廣的方向轉變,進而為市場供應增量,降低生產銷售成本,逐漸滿足大眾的消費水平。所以,需要相關部門和人員花費更多的精力去開發有機蔬菜的種植及病蟲害技術,推動有機蔬菜市場高質量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