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鐘迪
摘要:當前廣西鄉村旅游開發中還存在利益沖突問題,具體看主要集中在監管與被監管之間的利益沖突,土地價值與經濟利益訴求之間的沖突。因此,有必要在明確廣西鄉村旅游開發中利益相關者的基礎之上,通過完善鄉村旅游開發利益補償機制,完善鄉村旅游開發者利益分配機制,構建不同主體的利益表達機制等多種方式,有效化解廣西鄉村旅游開發中的利益沖突,進一步提升廣西鄉村旅游質量。
關鍵詞:廣西;鄉村旅游;利益沖突;化解機制
廣西地區擁有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特別是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廣西鄉村旅游發展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早在1973年陽朔就被國務院命名為旅游開放縣,之后在國家的政策支持和各級地方政府的努力之下,廣西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族鄉村旅游品牌,無論是鄉村旅游規模,還是鄉村旅游檔次都在逐漸提升,鄉村旅游已經成為廣西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
1 利益相關者分析
廣西地區與我國多數地區一樣,在鄉村旅游開發中以政府主導,旅游開發企業和本地居民共同參與的旅游開發模式,政府在鄉村旅游開發中扮演著規劃者和監督者的角色,旅游開發企業在鄉村旅游開發中扮演的具體實施者的角色,本地居民在鄉村旅游開發中扮演著經營者和參與者的角色。旅游企業憑借資金和技術優勢,從農村居民中獲得土地經營權和鄉村旅游開發權,并需要向政府和農村居民支付一定的資金,在開發過程中受到政府和本地居民的監督。
政府扮演的規劃者和監督者角色。以廣西地區為例,一方面,廣西各級地方政府需要對本地區的鄉村旅游資源進行整合,并以此為基礎對鄉村旅游產業進行規劃,明確發展目標,甚至有些地方政府成為鄉村旅游的直接開發者。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需要結合市場變化情況以及產業發展情況積極為鄉村旅游開發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通過政策出臺等方式推動鄉村旅游開發。此外,政府有獲取和分配公共資源的權力,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為鄉村旅游構建信息平臺,保障本地區鄉村旅游開發順利推進,并對全過程進行監督。
鄉村旅游開發企業既是鄉村旅游資源的開發者,也是鄉村旅游的經營者,在鄉村旅游產業鏈中處于核心地位。地方政府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將具備一定資質和規模的旅游企業引入到本地區對旅游資源進行開發,通過打造生態產業園、民宿集群等方式實現鄉村旅游資源開發。在具體開發過程中除了與政府對接,對鄉村旅游規劃進行意見建議,同時還需要對本地區特色文化進行挖掘,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問題,創新服務和產品,提升鄉村旅游質量。
本地居民是鄉村旅游開發的重要參與者也是直接受益者。一方面,本地居民可以通過出讓土地的方式參與到鄉村旅游開發之中,或以投資方式獲得旅游開發企業的分紅或資金補償。另一方面,以勞動者的就業形式,在鄉村旅游的相關崗位上獲得一定的勞動報酬。旅游企業也會結合崗位需求對他們進行系統培訓,提升本地居民的能力和素質,進而更好地開展鄉村旅游各項服務工作,提升鄉村旅游服務質量。
2 利益沖突及其表現
當前廣西很多鄉村旅游景點在開發過程中過于注重短期的經濟效益,對本地生態資源造成了破壞,沒有對鄉村旅游特色文化資源進行深入挖掘,影響了鄉村旅游開發質量。同時在開發過程中并沒有與地方政府和本地居民形成和諧的利益關系,還存在具體的利益沖突,影響了廣西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
2.1 監管與被監管之間的利益沖突
廣西很多地區在旅游開發中一般都是旅游企業與政府簽訂開發協議獲得土地開發經營權,通過合同的形式將政府與旅游開發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之關系固化起來,有效地保障企業權利,保障旅游企業的相對獨立性。但政府代表是公共利益,除了要為旅游開發主體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以外,還要對鄉村旅游開發主體的開發經營行為進行監督。鄉村旅游開發主體作為商業主體,在開發過程中為了實現利益最大化,很容易出現不合理不合法的開發行為,侵害其他鄉村旅游利益主體的權益。而政府作為監管主體既要保障旅游企業自身的利益訴求,也要對這些不合理不合法行為進行查處和規范,政府在與旅游企業開發主體之間的博弈過程中,就會存在監管與被監管之間的利益沖突。
2.2 土地價值與經濟利益訴求之間的沖突
廣西很多地區的鄉村旅游開發都涉及到本地居民,本地居民是集體土地的所有者,也有權利對鄉村旅游開發主體土地使用行為進行監督,并可以采取一些必要措施防止其改變土地用途、破壞生態環境。鄉村旅游開發主體憑借其技術、資金、人才優勢在鄉村旅游開發過程中占據優勢地位,而為了實現土地價值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在開發過程中可能會侵害到本地居民的合法權益。本地居民一旦發現侵權行為可以按照此前簽訂的協議獲得一定的補償。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由于本地居民文化和素質十分有限,為了獲得短期利益也會出現坐地起價的行為,或是幫助旅游開發企業隱瞞生態環境破壞的事實與旅游企業一道逃避政府的監管和法律責任。因此,旅游企業與本地居民之間也會圍繞土地方面進行利益博弈,在經濟利益訴求方面也會存在沖突。
3 利益沖突的化解機制構建
3.1 完善鄉村旅游開發利益補償機制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市場化的土地征用與賠償制度。廣西地方政府應該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并結合旅游企業開發的實際需求,盡快地明確被征用土地類型、用途等因素,綜合本地居民的利益訴求,對土地價值進行評價,確保評價結果能夠真實地反映土地價值,并從產值估算、預期收益、變更用地項目收益等角度完善具體的補償標準,切實的保障農民的合法利益。其次,要完善土地收益分配制度。政府旅游開發企業與本地居民都是鄉村旅游開發的利益相關者,因此各方都希望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容易產生沖突,特別是本地居民雖然是集體土地的擁有者,但能夠獲得的收益有限。因此有必要完善相關土地收益分配制度,適當地向本地農民傾斜,落實征地補償具體政策。此外,還要建立系統的監督體系,實現對鄉村旅游的全過程監督,切實保障本地居民能夠獲得全部的利益補償。
3.2 完善鄉村旅游開發者利益分配機制
首先,旅游企業在開發過程中應該在政府的領導下設置合理的收益分配方案,除了要繳納必要的稅費之外,還應將門票收入的一部分讓渡給本地居民,同時設置專項補償金用于本地的生態維護,確保鄉村旅游開發能夠給本地居民帶來實際收益。其次,要動態的調整本地居民的收益比例,應該根據鄉村旅游的實際收入情況以及物價變化情況對收益比例及時進行調整,進而減少旅游企業與本地居民之間的沖突。同時還要對鄉村旅游開發的各項信息進行及時公布,保障本地居民對于鄉村旅游開發的各項知情權,通過切實手段維持利益分配的平衡性和公平性,確保廣西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3.3 構建不同主體的利益表達機制
在鄉村旅游開發過程中鄉村旅游開發企業、政府和本地居民在利益訴求上會存在很大差距,這就更需要政府構建不同主體的利益表達機制,搭建利益訴求平臺,更加客觀真實的了解鄉村旅游開發企業和本地居民的思想動態和訴求變化,通過政府協調的方式盡量減少鄉村旅游開發企業與本地居民之間的利益沖突。此外,地方政府還應該積極支持非政府組織參與到鄉村旅游利益沖突化解之中,充分利用社會組織靈活、運轉效率高、各方主體都認同的特點,對各方的利益訴求信息進行全面收集,這樣更好的幫助政府作出正確決策。
基金項目:2016年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基礎能力提升項目:廣西陸地邊境地區鄉村旅游開發中的利益沖突及化解機制研究,基金號:KY2016YB264;2015年廣西哲社項目:廣西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鄉村旅游開發中的利益沖突及化解機制研究,15BJY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