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婷婷
我國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越來越重視國有企業的文化建設。國有企業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做到以企業員工為中心,全面貫徹黨中央的領導以及思想,深化企業文化改革與創新,打造出具有特色的企業文化。
1 優秀的國有農場必然有優秀的企業文化支撐
優秀的企業文化建設必定吸收了傳統文化的營養,融合了民族文化和歷史人文精神的精華來充實、豐富、發展自己的企業文化。對于有特色的、被社會大眾所理解的企業精神形成的企業文化,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競爭力,企業文化是不可替代的,是整個企業的精神支柱。優秀的企業必然有優秀的企業文化支撐。
1.1 企業文化建設為國有農場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柱
國有農場想可持續的健康發展離不開頑強拼搏、患難共濟的精神。該精神能促使農場所有領導、職工團結一心、熱愛工作、積極奉獻,為農場經濟發展投入最大的熱情,盡最大的努力。擁有該精神的農場企業,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難,也很難阻止該農場的發展。
1.2 企業文化建設能夠提升國有農場各項規章制度的科學性和執行力
企業文化建設能夠促使農場企業形成科學、有效、合理的規章制度,這些規章制度里面凝聚著農場最廣泛的價值理念并且能夠獲得廣大干部職工認同和遵守。農場企業正常運行及有序發展的前提就是科學有效的制定各項規章制度。規章制度是否科學、合理是十分重要的,決定著是否能被農場領導和職工認可并執行,更是影響農場企業發展方向的重中之重。
1.3 企業文化建設能夠促進國有農場人力資源的優化
企業文化建設能夠促使廣大職工樹立現代管理理念,強化風險意識,促使他們誠實守信、愛崗敬業、開拓創新,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從而促進農場人力資源的優化。
2 農場加強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做法
2.1 建設文化觀光長廊,塑造企業新形象
為更好的塑造企業新形象,建議建立新文化長廊。以廣西壯族自治區農墾局的農場為例,該農場位于南寧市橫縣西部,與橫縣的六景工業區相鄰,距離南寧市70公里、橫縣35公里。轄區內電力十分充足,鐵路、公路、水路四通發達,非常便利,現已形成小城鎮規模,投資環境優越。農場內主要以種植提子、甘蔗、飼養瘦肉型豬以及制糖、制板等為主,擁有約15.33平方公里的提子基地,在每年7月中下旬到11月中上旬均有銷售;生產“涌泉”牌白砂糖和優質生豬,儲量可達到100萬噸的優質高嶺土,生產“欣豐”牌復合肥可廣泛用于瓜果蔬菜的種植。管轄區內設備完整,含有無線廣播、數字電視等娛樂設備,土地面積約4667平方公里,總人口有6100多人。國有農場以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齊全的設施設備、優質的產品服務,進而廣開招商引資大門。所以為更好的塑造企業形象,提高企業知名度,在原有的參觀走廊上面進行大規模的改造,使其變成展現企業文化的觀光長廊,使得參觀者更好了解企業文化。
2.2 建立標準化體系,推行精細化管理,樹立企業品牌
打造管理模式和過硬的員工隊伍,這是打造企業品牌的第一步。為樹立更好的企業品牌,國有農場管區應著力推行標準化體系管理,例如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等管理制度,以此打造行業品牌。嚴格按照“五精四細”的原則,細分對象、職能和崗位以及分解每一項具體的工作,在公司管理方面需要狠抓細節樹立精細化管理。
國有農場是國家大農業的載體,在長期的艱苦創業中,形成農墾人能吃苦、樂于奉獻的優秀品質。在經濟迅速發展和融合的時期,企業文化建設成為國有農場之間軟實力競爭的關鍵所在,也是提升農場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國有農場需要不斷從形式和內涵等角度,充分發揮員工的主體性,完善企業文化的建設。國有農場企業文化等軟環境,不僅事關農場形象,而且事關農場人心向背;不僅事關農場當前,而且事關農場長遠。為了農場的可持續健康發展,農場應該更加重視企業文化建設,讓優秀的企業文化幫助農場走出一條自成風格、獨具特色的復興與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