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硒作為一種微量元素,是人和其他動物身體中所必須的元素之一,硒能夠對人體細胞形成保護和修復的效果,面對重金屬毒害時,硒可以解除毒害、預防癌變的發生。除此之外,硒還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對人類的身體健康狀態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富硒農產品的發展和人類的健康生活息息相關,社會效益好,經濟效益高,發展前景廣闊。本文對發展優質富硒農業的重要意義進行了探討,提出了優質富硒農業發展探索的策略分析。
關鍵詞:硒;微量元素;富硒農業;發展
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共有15種,其中硒作為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直接關系到人類的身體健康狀態。通常情況下,人體內是不能夠自行制造和合成硒元素的,人們獲取硒元素的途徑為攝入含硒的食物。為了保證飲食健康和人類良好的身體狀態,富含硒的食物是人們健康飲食的必然選擇。我國的硒產量并不高,國內有72%的地區處于低硒和缺硒的生態條件下。針對這種普遍的缺硒現象,發展富硒產業成為了目前現代化社會建設發展的重點內容。
1 發展優質富硒農業的重要意義
1.1 開發富硒農產品是促進農業轉型的重要途徑
借助區域內的富硒土壤資源優勢,結合當地的農產品和市場潛力情況開發富硒農產品,促進當地農業的轉型和創新。應用富硒生產技術,有效改善了農產品的品質,促進農產品質量的提高,增加農產品的價值。以特色、特質、特效為主的“三特”產品中,富硒農產品是典型的高檔產品之一,能夠創造高價值和高收益。相較于其他農產品,富硒農產品的市場售價高出30%~50%。因此,開發富硒農產品真正實現了硒土到財富的轉變和資源到產業的轉變。開發富硒農產品為農民群體增加了更多的收入,促進了特色農業和高效農業的創新發展;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產業興旺,促進農民增收起到非常積極作用。
1.2 開發富硒農產品是特色農業發展的重要體現
富硒農業作為當前和未來現代化農業向高端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是極具代表性的現代創意農業。富硒產業加快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促進特色農產品的未來發展,提高了特色農業的市場競爭力。為了在特色農業發展中搶占制高點,開發天然富硒農產品是必然的途徑之一,借助豐富的硒土資源優勢,針對天然富硒農產品進行積極的開發,實現硒土資源和精品農業二者的相結合,提高富硒產品的產量和質量,促進農業精品路線的進一步發展,推動特色農業未來的建設。
1.3 開發富硒農產品滿足了現代農業創新發展的要求
傳統農業發展中,以滿足人類對食物的需求作為主要的目標,將生產量增長當做普遍追求的目標。在現代化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形勢下,現代農業更偏重于追求健康、生態、優質和安全,借助先進的技術應用,提高生產產量和生產效益。富硒產業作為朝陽產業,正由低端逐漸向高端轉型,促進硒農業的發展,符合現代化農業的發展要求,也適應農業歷史的發展規律,促進農業的健康化、長壽化發展。硒農業發展體現出了農業和社會和諧之間的關系,為人類幸福的根本提供保障。
1.4 開發富硒農產品滿足人類的健康需求
相關調查研究表明,在我國部分人群長壽地區中,存在食物和土壤含硒量都較高的情況。我國在全球范圍內屬硒資源緊缺國家,國內缺硒的省份高達22個,大部分的人口都在缺硒地區生活,因此,需要采取科學的方式補充硒元素。食用富硒農產品的食物能夠安全有效的達到補充硒元素的目的,富硒農產品被公認為是安全、健康的有機食品。富硒農產品和人們的生活健康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開發富硒農產品,為人們對生活質量的需求提供服務,促進現代城鄉居民的生活健康水平。
2 發展優質富硒農業的指導思想和目標
發展富硒農業,應在科學觀念指導下,將健康農業和長壽幸福農業作為關鍵的發展理念,轉變農業發展的方式。在保證農民收入增長的基礎上,將開發和生產富硒農業產品作為重點,建設起現代化的農業特色示范區域。充分應用豐富硒土壤資源,加強宣傳,積極鼓勵和引導相關科研機構、社會各界力量和企業參與其中。依托先進的科技手段,根據市場的實際需求,實現產學研聯合,強化技術創新研發,在富硒農業種植和富硒農產品加工中加強技術應用,鼓勵農業企業對品牌進行創新和轉型。
3 優質富硒農業發展探索的策略分析
3.1 將開發天然富硒農產品作為基本導向
富硒農產品主要是通過以下兩個途徑獲取硒,首先是天然的硒土壤來源,其次是來自硒肥、富硒飼料的方式獲取硒來源。在天然的硒土壤中獲取硒,是一種緩慢、天然、安全的方式,同時也是富硒地區的區域優勢,顯著提高了區域內發展富硒農業的核心競爭力。發展富硒農產品、促進富硒農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應始終堅持開發天然的富硒農產品作為導向,在此基礎上開展富硒農業相關活動。
3.2 實現產業發展和資源保護的相互結合
在整個富硒農業產業建設過程中,富硒農產品的開發需要構建起完善的產業鏈條,針對富硒農產品的等級進行明確劃分,構建起產銷一體化的產業體系模式,形成一定規模的產業集群。在國內甚至國際市場上,提高富硒農業的綜合實力,拓展出更加廣闊的富硒農產品產業區域。針對富硒土壤,結合資源保護的關聯,加強對富硒土壤的保護,明確劃分出富硒農產品的保護級別和種植區域。
3.3 堅持集約化和規模化的發展道路
在發展富硒農業和富硒農產品的過程中,針對不同富硒農產品的特點,對于富硒農產品規模小、尚處于起步階段的富硒農業,應結合自身的特色和優勢,突出規模。根據富硒概念對富硒資源展開綜合、充分的利用,實現富硒農業產業和休閑旅游產業的相結合,突出深加工的重要作用,在富硒農產品發展中結合高科技技術,促進富硒農產品附加價值的提升,使富硒農業向著規模化、集約化的方向發展。
3.4 對土壤和農產品硒資源進行深入調查
針對土壤和農產品硒背景值展開調查,加強調研力度,全面了解和掌握區域內土壤硒資源的分布情況和富硒土壤的在所區域,制定出區域內的富硒土壤分布圖,以此為根據對農作物硒含量的水平進行全方位的掌控,將更多天然的富硒農產品發現和挖掘出來。
3.5 對富硒農產品開發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加強扶持
富硒農業產業發展的主體主要是企業和合作社,主體的運行情況直接影響著富硒農業產業組織化的程度和富硒農業的發展前景。應大力鼓勵富硒產業,將其作為創業重點領域,鼓勵和支持各種富硒農業產業的相關組織,建立起富硒產業聯盟。創新產業化模式,以“企業+基地+農戶”等模式為主,在大戶帶動戰略的實施下,促進富硒產業龍頭企業的發展,對高技術、好前景、競爭力強的富硒農業產品生產企業加大扶持力度。
綜上所述,現代化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全新時期背景下,根據國民對于富硒農產品的需求和當地發展的實際情況,相關部門管理人員應致力于發展富硒農業。結合農業種植的發展前景和富硒農業產品的開發現狀,制定切實可行的優質富硒農業發展方案,為富硒產品拓展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為人們的健康生活和社會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簡介:宋明(1970-),男,高級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推廣與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