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露盈1992年出生在浙江省衢州市常山縣。2010年,葉露盈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國美術學院,4年后以全系第一的成績被保送到本校攻讀研究生。2015年1月,葉露盈到挪威奧斯陸大學交流學習。她發現在西方人眼里,中國是神秘的東方國度,他們認為遠渡重洋到中國學習與旅游是非常奢侈的事。考慮到圖像語言沒有國界,繪本可以讓外國人對中國文化有更多了解,于是她決定創作繪本。
葉露盈在中國美術學院開展“中國傳統經典繪本和現代演繹”的研究時,計劃創作《洛神賦》繪本,但當時她感覺時機不夠成熟,便沒有動筆。設計洛神時,她參考了顧愷之、傅抱石和陸儼少等人筆下的洛神形象,結合自己在西方的所學,才開始落筆。為了畫出洛神在水中的美感,她去游泳,在水中看見自己的頭發高高豎起,想著“云髻峨峨,修眉聯娟”的洛神,設計出洛神美麗、獨特的發型。葉露盈用毛筆在宣紙上勾線,再用數位板上色,令人驚艷。她既是導演又是妝效、燈光和編劇,特別辛苦,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把全部心思都用在繪本的設計和構思上。
2016年9月,葉露盈憑借繪本《洛神賦》一舉拿下有“全球華人動漫界奧斯卡”之稱的中國動漫金龍獎最佳插畫獎金獎;繪本《洛神賦》參展法蘭克福圖書展,被慕尼黑國際青少年圖書館收藏。
2018年,葉露盈受邀登上中央電視臺《國家寶藏》欄目的舞臺,成為國寶《洛神賦圖》的今生守護人。
葉露盈說:“我希望能將中國傳統文風、畫風與現代的漫畫技藝相結合,插畫將詩詞歌賦與繪畫融為一體,創造出具有中國傳統意味的綺麗世界。”
葉露盈將更多時間用在中國傳統經典繪本的現代演繹上,她被王羲之創作的《蘭亭序》深深吸引。《蘭亭序》記述王羲之和文人雅士在蘭亭聚會的故事,原文優美,可對年齡較小的讀者來說理解難度較高。她想將其畫成繪本,幫助人們了解《蘭亭序》。
葉露盈精心構思,繪出前后串聯的故事,使每張畫中的每個人物都有不同的穿著、動作、神態、互動關系等,非常有看點。她在繪本里安排了許多場戲,一位眼睛一直閉著的老者,在看到王羲之寫的字帖時眼睛突然睜開了。讀者可以在微妙的細節中發現美和樂趣。在《蘭亭序》繪本中,她采用的是水彩和顏彩的純手繪畫法。她覺得她的整體能力比畫《洛神賦》時更進一步了。
葉露盈研究生畢業后留校任教。她覺得自己現在還沒達到她想要達到的高度,還需要平心靜氣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她認為這個世界擁有無限可能,一個創作者不能限制自己的風格,與其糾結風格,不如提升氣質。不忘初心,堅持自我且不斷探索,是她對自身的承諾。
(摘自《讀者·校園版》2020年第24期 陳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