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轉寒,本該是開始穿保暖內衣的時候,可就是有一群人:他們堅持身著單衣,即便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為了避免體態臃腫也要“輕裝上陣”。甚至很多愛美女性,在氣溫低至零下的冬日里,也要堅持穿短裙、絲襪,以顯示青春與活力。
近來網上出現了一些傳言:“低溫會讓脂肪代謝變慢,進而使脂肪囤積,穿得越少越容易變胖。越是在大冬天把腿露在外面,腿就越容易長肉”。
那么,這些傳言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低溫環境下代謝未必會變慢
首先,低溫環境會使身體代謝率增高,其中也包含脂肪代謝率。在寒冷的天氣里,為了維持皮膚溫度,身體會加快新陳代謝,以保證能量供應。其中供給能量最多的是人體內的糖分。而當糖類分解供能無法滿足需求時,脂肪就會參與進來。所以說,寒冷狀態下脂肪代謝未必會減慢。
其次,脂肪在體內的分布是有規律的,一般來說,容易沉積脂肪的地方,多是活動量較少的地方。比如,男性的腹部區域容易形成“啤酒肚”,而女性的臀部和胸部則沉積了較多脂肪。
當然,在人體內還有一個地方,其脂肪沉積得較為隱匿:那就是內臟,比如肝臟和腸系膜內的脂肪含量就比較多。
決定胖瘦的是能量供應與消耗差
科學研究證實,人體并不會完全根據外界環境溫度,來調節皮下脂肪厚度。皮下脂肪厚度的決定因素是能量供應和消耗差,也就是說,當攝入大于消耗時,脂肪就會增多,反之則會減少。
當然,環境溫度確實會影響體內能量代謝,但它只是眾多因素之一,并不起決定作用。也就是說,如果在冬季沒事就“吃吃吃”,而且不經常運動,那么無論穿多還是穿少,都會胖起來。
(摘自《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