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飛飛
摘 要 水利水電工程作為一項民生工程,對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以及促進社會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但不良地基的出現會對該工程的建設質量造成影響。基于此,本文通過分析不良地基對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危害,重點研究該工程建設中不良地基基礎處理方法,以期促進水利水電工程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不良地基;基礎處理
引言
由于水利水電工程規模較大,在建設過程中難免遇到不良地基基礎,若是未對其進行妥善處理,則極易出現建筑沉降、土層液化以及滲水等問題,對水利水電工程整體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為使該工程能夠順利發揮作用,研究不良地基基礎的處理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1分析不良地基對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危害
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得水利水電工程的數量不斷增加、規模不斷擴大,同時,土地資源的減少使得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區域缺乏選擇性,進而無法避免的會遇到不良地基。而且,由于水利水電工程自身特點,建設該工程的環境和地理位置均較為復雜,在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會遇到較多的不良地基。若是未對該地基基礎進行處理,則會對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質量和后期使用效果造成影響,具體危害如下:
第一,造成水利水電建筑出現沉降現象,甚至出現沉降不均的問題。一般情況下,不良地基都是一些濕陷性黃土、軟黏土以及山區地基土等,若是沒有對其進行處理就開展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作業,由于此類土體的不穩定性,所以會導致水利水電工程的整體穩定性受到影響。而且,此類土體的承載性較差,無法承受住上層建筑的重量,進而導致地基穩定性急劇下降。另外,在部分地基基礎中會存在巖層,其強度是無法統一的,由于其分布不均外加軟弱破碎帶的存在,進而使得地基整體的穩定性受到影響,導致水利水電工程出現沉降現象。
第二,土層液化。在開展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難免會進行振搗作業等,而這種振動會導致不良地基的內部土壤出現液化的情況,進而影響地基土層的承載力,進而出現地基震陷等嚴重后果。
第三,不良地基的抗滲能力較差,影響水利水電工程地基結構。在不良地基基礎中,具有較多的沙礫或卵石等,若是剛好處于構造破碎帶等地方,會導致水利水電工程的壩基抗滲能力較差,不僅會對該工程的地基結構造成影響,還會出現嚴重的水流失情況。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水土流失,會對水利水電工程的地基造成更加嚴重過的傷害[1]。
第四,不良地基基礎會降低水利水電工程的抗滑性能。大概水利水電工程遇到不良地基時,會導致該工程的壩基存在一定的傾斜角柔軟結構面,而該結構面就是導致水利水電工程出現滑移的原因。一旦水利水電工程出現滑移,則會導致該工程出現沉陷等不良情況,更加嚴重的會造成建筑坍塌,不僅浪費建設資源,還會對大壩造成影響。
2研究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不良地基基礎處理方法
如上所述,不良地基基礎會影響水利水電工程的整體質量,因此,需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手段對此類地基基礎進行處理,具體處理方法如下:
(1)深覆蓋層處理。水利水電工程的地基在長時間受水流沖擊后,會逐漸形成沉積物,若是未對其進行及時處理,極易影響地基和該建筑的穩定性。而且,因為沉積物質具有松散的特質,進而會出現較為嚴重的滲水情況,進而導致地基的抗滑性較差。因此,在此類地基基礎進行處理時,往往采取混凝土振搗的方式處理深覆蓋層,壓實地基表面;或是構筑防滲墻,通過高壓噴射技術對不良地基進行灌漿處理,進而增強地基基礎的強度和穩定性。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擴大地基基礎或是使用摩擦樁等方式改善這一問題。
(2)壩基涌泉處理。當地基出現不良裂縫時,由于土體較為松散,就會導致壩基涌泉的情況。一旦出現該現象,會對水利水電工程的穩定性造成影響,但是面對該情況很難使用混凝土澆筑的方式進行解決,若是盲目應用該方法,極有可能形成漏水系統。因此,在對該情況進行處理時,核心原則就是將涌出的水排出,并對出水口進行封堵處理。當出水量較大時,需要先開展抽水作業,將其引入集水坑,并進行回填和管道預埋。之后利用混凝土對其進行封堵,并以灌漿的方式加強土壩的穩定性。需要注意的是,需要提前對混凝土進行配比并充分振搗,從而提升處理質量。
(3)防滲處理。對于水利水電工程的大壩而言,需要對其進行定期處理,尤其當地基基礎中存在較多礫石的情況。主要方法有:通過使用黏土對地基基礎中的縫隙進行回填,提升地基基礎的穩定性;構建水墻,避免出現下沉現象;將造孔口徑進行合理擴大,并使用混凝土進行回填,等其凝固后會形成有效的防滲透墻,為進一步提高其防滲效果,可以利用高壓噴射的方式開展作業。
(4)液化土層處理。由于水利水電工程的不良地基收到振動時,會使地基土體中的水壓上升,進而降低抗剪強度,若是在此過程中出現土層液化現象,會出現地基沉降等嚴重后果,從而影響水利水電工程的整體穩定性,為日后的使用埋下安全隱患。因此,需要采取合適的方法對水利水電工程地基基礎中的液化土層進行處理,具體方法為:第一,合理配比混凝土,并開展圍墻封閉作業,避免水利水電工程地基基礎中的土層出現流動現象;第二,對出現該情況的土層進行清除,使用具有較高防滲透性能的材料進行回填,從而提升地基基礎的穩定性;第三,采用振沖擠密的方式將地基土體壓實,減少土體中的間隙,進而提升其強度;第四,在地基土體的可液化層下設置砂樁等,從而提升地基基礎的穩定性,保證水利水電工程的安全可靠性[2]。
3結束語
綜上所述,不良地基基礎會對水利水電工程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造成極大的影響。因此,相關單位和人員在遇到不良地基基礎時,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分析土體類型,并根據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地基處理方法,積極做好基礎柔弱帶的處理以及可液化土層等情況的處理,從而提升地基基礎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促進水利水電事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錢勇,楊振花.水利工程建筑物不良地基的危害與處理技術分析[J].建筑技術開發,2019,46(12):163-164.
[2] 魯姣.解析水利水電工程建筑中不良地基的影響及處理技術[J].中華建設,2019(1):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