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雪
摘 ?要:2019年2月13日,國務院正式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在《方案》中明確提出:要深化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改革,啟動“學歷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即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鼓勵職業院校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積極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拓展就業創業本領”。這是繼職業教育工作過程導向以及現代學徒制等一系列教育形式后對于職業教育內涵建設和教育形式的又一重大變革,對于提升職業教育質量和影響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但與此同時,也要認識到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正處于起步階段,有關1+X證書制度的工作思路、需求以及前期工作部署、中期試行階段和后期成果應用等方面容易存在誤區,為此,高職教育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要對以上這些內容進行細致分析。
關鍵詞:1+X證書制度 ?高職院校 ?誤區 ?解析
中圖分類號:G719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0)10(b)-0210-03
Abstract: On February 13, 2019, the State Council officially issued the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Implementation Plan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program). ?In the program, it is clearly stated: We should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training mode for compound technical talents, start the pilot work of the" diploma+vocational skill level certificate (i.e. 1+X certificate) system, and encourage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o actively obtain various types of vocational skill level certificates while obtaining the diploma, so as to expand their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ial skills". ?This is another major change in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and educational 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following the guidance of the work proces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a series of educational forms such as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influenc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However,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realize that the pilot work of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is in the initial stage, and there are easy misunderstandings in the working ideas, requirements, pre-work deployment, mid-term pilot phase and application of the results in the later stage of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Therefore, the pilot work of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mak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above contents.
Key Words: 1+X certificate syste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isunderstandings; Analysis
1 ?1+X證書制度的背景解析
改革開發40周年以來,我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同時也消耗了巨大的資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在這其中伴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出現,人口紅利逐漸消失,這就需要經濟的轉型升級,同時也是國家戰略的需要。實現轉型升級的最重要的手段則是要提高核心競爭力,發展高尖端技術。基于此,國家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戰略布局[1],構建以制造業為主的產業結構,這種結構需要大量的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然而目前我國技能型勞動力的比重不到20%,造成學校雖然大量培養勞動力,卻與市場需求不符,不能夠應用到實際生產中,這樣的現狀與國家的發展不相適應,就需要職業教育來解決。
然而另一方面,需要認識到改革開放大力發展的同時,也留下了大量的問題。第一,職業教育的內涵建設與職業教育的大眾化、多樣化、差異化的現實存在著很大的沖突。職業教育內涵建設的最核心部分應該是為技能型人才搭建一條適應技術人才成才的大道,其宗旨是提倡終身學習,并以其為基礎,以核心能力為主要結構,以專業技能為外在特征的人才培養體系。然而我國職業教育的師資力量來自于高校,課程資源完全依靠學科知識體系,這些都與職業教育的內涵發展相背離。第二,在我國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愿望很低,而且缺乏相應的制度。高度發展的職業教育需要企業合作辦學,我國雖然采用現代學徒制訂單班的形式與企業合作培養人才,并大力推進校企合作,但是企業參與的意愿還是很低,原因是由于需要企業付出的成本較高,這就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積極性,校企合作對企業缺乏吸引力。第三,從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過程總體上來看,我國的職業教育缺乏標準、理論與實踐不相符,這就需要職業教育課程模塊進項填補,教學過程進行變革來扭轉現行職業教育體系中理論偏多、實際操作過低的現象,避免惡性循環。
反觀職業教育本身,由于產期以來發展自身的局限性,職業教育機構與職業教育主體之間的供需出現大量矛盾。這些矛盾逐漸變大、積累,影響了職業教育師生的可持續發展。我國職業教育由于歷史原因,出現了辦學封閉性。這種特征導致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不順利。僅僅看職業教育教師隊伍核心力量的雙師型隊伍的建設情況來分析,仍然有很大的不盡如人意。原因就在于雙師型教師的概念的不確定性以及評價標準的模糊性,導致很多學校采用教師的雙證書說,進而很多雙師型教師的專業和資格證書不相符。由于產業機構升級加快,職業教育的專業調整也加快步伐,教師專業知識的更新和儲備也需要隨之加快。然而,由于職業教育治理結構的封閉性,教師即使參與教育部的雙高計劃,也很難解決其教學技能特別是實踐技能不足等問題[2]。
2 ?1+X證書制度的誤區解析
1+X證書制度在發展的同時要深入思考其存在的誤區,并很好地規避,只有這樣才能使改革政策落到實處,并取得好效果。
第一,在頂層設計設計上應避免陷入封閉模式,盡可能擴大開放性。就現階段來看1+X證書制度主要是依托國家教育行政機關主導的職業教育改革,目的在于通過學歷證書和技能等級證書相互銜接的方式,充分調動各級各類資源,促進行業、企業、產業共同協作的,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培養能夠適應現代經濟社會體系高質量發展的高技能型人才的目標。但是要清晰地認識到,國家教育行政機關只有向國務院建議1+X證書制度的權限,而沒有敦促國務院和其他各部委推進這一證書制度的權利,這就很容易出現這項教育改革成為國家教育行政機構領導下的內部改革,加劇與人社部等其他部委之間的競爭關系。基于此,國務院和國家教育行政機關除了統籌負責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職能外,要以開放、合作的姿態主動邀請其他部委、高校、科研機構、企業行業共同參與,并將重點工作放在結合現有職業等級證書,理順1+X證書制度的框架,努力發現空白點,盡最大努力上升到國家資格框架,并將改革權力轉交到人社部門專項管理;人社部門同樣要以開放姿態,大力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同各方面盡快建立聯系,建立并完善有利于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職業教育資格框架。
第二,在實施1+X證書制度過程中避免過度市場化,堅持職業教育的公共屬性。雖然1+X證書制度是國家教育行政機關主導的改革,但是也必須借助市場機制推動改革。這里需要特別注意,職業教育雖然是為社會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但是它的公共屬性也非常明顯,即公益性。因此不可以完全交給社會培訓力量和市場來運行。在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實施的過程中,既要合理運用市場淘汰機制優勝劣汰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還要將教育行政機關的主導作用發揮出來,確保教育和經濟社會相互制衡發展。也就是說政府要加強監管,教育行政部門要及時協同人社部門對職業資格標準的研究、實施、技能鑒定等環節監督和過程性管理,按照專業大類、專業類及時歸納證書的種類,防止培訓機構亂發證書、定期對證書培訓的相關工作進行抽查、監督,防止過度市場化和唯證書局面,背離職業教育的初衷,最終導致證書的含金量下降,“金證書”變為“土證書”。而且要避免證書的重復認證,以至于增加學習者的金錢成本和時間成本。
第三,避免陷入培訓化模式,堅持職業教育育人的本質。職業院校和社會培訓機構在開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過程中,要兼顧職業教育和和培訓之間的本質,避免因為培訓而縮短課堂教學和實訓教學課時,本末倒置,使職業教育變為職業培訓。必須明確盡管職業教育和培訓都是現代職業教育的一部分,但是二者的本質和作用截然不同。培訓主要關注的是企業真實的工作過程并將其作為教學過程,受訓者職能只需要完成機械化的工作任務。而教育則是關注自身的發展,歸納企業真實工作過程,并按照知識遷移理論,構建學習情境,保證其可持續發展。所以說,培訓雖然能夠在短期內及時填補企業所需能力的養成,但是不能夠系統化的培養學生的素質,在1+X證書制度要合理地將教育和培訓結合在一起,達到最佳的效果。
第四,避免陷入單一化、片面化過程,堅持全面可持續發展。在智能制造迅速發展的時代,智能機器可以承擔人類簡單和重復勞動,因此僅僅具備單一的職業技術技能越來越不能適應產業升級推動下的職業崗位變遷。基于此,當今社會職業教育必須要秉承三全育人即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參與的格局[3]。緊密圍繞學習者的職業道德和知識、情感、價值觀、技能水平多方面開展。因此,絕不能將1+X證書制度簡單地理解為知識和和技能簡單相加,而是要將教師知識傳授過程和學習者的學習過程以及企業生產活動統一起來,依托系統化的工作過程、教學規范以及人才評價手段,推進職業教育的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共同發展,并將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共同發展,最終培養出能夠全方位適應職業崗位變遷、產業升級、工藝革新等大國需要的工匠。
參考文獻
[1] 葛道凱.中國職業教育二十年政策走向[J].課程 ?教材 ?教法,2015,35(12):3-13,81.
[2] 祁占勇,王志遠.改革開放40年企業參與職業教育辦學政策的演進與展望[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9,21(1):83-89.
[3] 閆智勇,吳全全,蒲嬌.經濟新常態下現代職業教育治理體系建設構想[J].教育與職業,2017(1):5-12.
[4] 佚名.經濟新常態下現代職業教育治理體系建設構想[J].職教論壇,2017(7):49.
[5] 佚名.經濟新常態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構想——美國俄亥俄州的經驗與啟示[J].職教論壇,2017(7):52-53.
[6] 李壽冰.高職院校開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10):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