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迪
摘要:目前,我國的電力用戶信息采集系統和SG186平臺,反竊電數據分析主要有逐戶分析電流法和用戶電量線損對比法等幾種,為反竊電工作提供了切實可行的依據和案例分析。本文從分析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主要功能入手,分別提出了反竊電、降損、逐戶分析電流法、用戶電量線損對比法幾方面的具體應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反竊降損;分析方法
引言:現階段,我國基于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反竊降損分析方法取得了相應的進展,促進了反竊電工作的開展,尤其是為新接觸反竊電工作的相關人員,進一步指明了反竊電工作方向,有利于相關工作人員快速開展工作,提升公司的整體運營效率,有效減少崗位的適應時間,對于降損提效也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推動國家用電信息安全高效發展。
一、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主要功能
根據相關調查結果統計,我國目前的電力供應企業,每年由于竊電行為,會造成高達二百多億的經濟損失,竊電行為嚴重威脅了我國電網的安全運營,以及國家整體的經濟效益,所以,國家積極開展反竊電工作,近些年反竊電工作取得了不小的進展,規范了社會的用電秩序,提升了國家用電安全的穩定性。對于用電信息采集系統來說,其主要功能有以下幾點:能夠進行數據的存儲和采集,進一步處理有效數據,目前的系統采集數據類型多種多樣,包含電能和電能的質量、交流采樣、檔案信息和線損等多方面的數據。其中電能和電能質量主要有總電能、各費率無功電能、各費率電能、以及最大用電的整體需求量等示值數據,還有電壓越限、電壓含有率等等;檔案信息數據主要有電能表信息、用戶的基本檔案和信息、終端設備信息等;交流數據包括電壓、電流和在各種運行狀態下的無功功率和有功功率的相關記錄;工況數據主要包含門禁、電容器的投切、開關的狀態、終端設備記錄、超負荷運行、電能表時鐘誤差、配電變壓器負荷率等多方面的數據和信息;線損數據主要指的是按照實時數據,進一步計算相應的電網線損數值[1]。
二、反竊降損中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具體應用
(一)反竊電
在反竊電的應用過程中,相應的供電企業應該有效利用信息采集系統,查找出高線損的臺區,或者采用系統結合的方法,根據每個月的線損報表,進一步統計高線損臺區,在確定好目標臺區的有效基礎上,系統會直接進入“SG186”的營銷系統,將其與里邊的客戶信息進行對比,主要是為了能夠自動查看用電信息采集系統進行統計的記錄和客戶數量,查看兩邊的客戶數量是否一致,在進行比對之后,如果出現客戶數量不一致的情況,就需要進一步將非智能的電表用戶數量,逐漸加入到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當中,規定在合理的統計數量之內,之后再和營銷系統內的相關數據進行比對,綜合分析各種情況,然后進行有效信息的整理。在確認目標臺區之后,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將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和統計營銷稽查系統當中的異常用戶清單進行統計,在審計之后,確定目標客戶的合理范圍,和之前的報警信息結合,進一步分析用戶是否具有竊電行為的可能性,需要對異常用戶,進行有效的檢查和篩選,將異常用戶的信息輸入,查看開關表蓋的次數,判斷是否具有自行打開電表的行為[2]。與此同時,還可以安裝一些反竊電的報警裝置和設備,通過遠程操控實現監控,在報警器收到信息后,可以采用多種渠道解決問題。
(二)降損
對真實數據進行有效分析,還原臺區的售電量,對臨時用電負荷進行相關調整,可以采取合理科學的方式進行有效控制,計算真實的線損狀況,如果確定為高損臺區,就需要在第一時間采取有效的降損措施,對負荷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調整變壓器的整體運行狀況,同時也需要分析負荷數據,發現異常情況,需要分析三相電流的平衡率,財務與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由于用電信息采集系統能夠將集中器內的虛擬總表和采集器內的分表進行用電量的實時采集,所以需要計算出實時線損率,規范相應的系統流程,約束信息采集工作,進一步確保采集工作的整體質量和效率。電能信息采集系統的穩定性會對線損計算工作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對于耗損高的臺區,需要深入分析集中區的運行狀況,將集中器內的安全隱患消除,保證電力系統運行的穩定性,準確分析相關數據,進一步精準定位高損臺區。
(三)逐戶分析電流法
逐戶分析電流法是針對一條具體的高損線路,進行所有用戶的全面排查,主要操作方法是,先登錄國內的網絡采集系統,然后進一步查看其他電流和電壓的波形,比如,在查看某個10千伏的高損線路時,如果發現某戶的農業機井波形狀況異常,或者C相電流在幾天之內,數值逐漸趨于零,但是AB相的電流波形并沒有多大變化,就說明在常識中,農業機井的負荷情況,一般是三相電機,按理說三相都存在電流不符合的情況,所以是出現了異常情況,檢查人員在現場查看之后,發現鉛封已經出現了損壞的現象,電表C相的電流線中,進線螺絲存在擰松的狀況,導致線扣接觸不良,后來發現用戶承認是自身的原因,故意將螺絲松動,造成供電企業的用電計量裝置失效和不準的情況發生[3]。綜合來看,采取逐戶分析電流法,缺乏準確的判斷標準,只憑借工作人員多年的工作經驗和自身感覺進行判斷,一般來說,電流現象存在異常,會出現較大幅值的負電流,高供低計電機類的負荷電流如果出現缺相的情況,會導致電流突增或者突降,所以,依靠逐戶分析電流法主要以來經驗較多的工作人員,具有較多的工作量,準確程度偏低,需要進一步研發和探索。
(四)用戶電量線損對比法
用戶電量線損對比法是通過對數據進行橫向和縱向分析,進一步挖掘出造成線路線損增加的竊電嫌疑用戶,和逐戶分析電流法相比,具有相對較高的準確率,還能夠為之后跟蹤線路的線損變化,綜合提供相應的歷史數據。以某10kV的線路線損案例進行分析,根據電力用戶的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從中導出高損線路中所有用戶的線損和日常用電量,按照數據分析和整理,能夠找出在線損進行突變的時刻,其中用電量有較大變化的一些用戶,在發現嫌疑用戶之后,與鋼絞線有限公司進行電表對比,可以發現日用電量的整體變化,在整條線路的售電量也會有明顯的變化,發生變化的電量和用戶使用的用電量整體吻合,可以進一步說明該用戶是導致線損增加的重大嫌疑用戶。與此同時,還需要進一步明確情況,應該還要檢查一年內所有用戶的日用電量,有效結合線路的線損明細進行整理,可以發現用戶的用電量與線路線損狀況,存在一定的關聯性,在線損升高之后,用戶的整體用電量變為之前的一半,由于電表電流線的分流造成的情況,在之后相關人員進行現場調查之后,進一步發現是由于更換倍率較低的電流互感器導致的情況,能夠在接下來的工作中,為公司挽回整體數額較大的經濟損失,從中可以看出反竊電工作的重要性。
結論:綜合來看,基于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反竊降損分析方法在維護電網信息安全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對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進一步對比和分析,能夠更有效、快捷地展開相關的反竊電工作。利用先進的網絡傳播技術和信息管理技術,對企業管理進行有效調整,為公眾和社會提供高質量、高效、便捷的服務,推動電力行業建立相應的信息網絡。基于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反竊降損分析方法具有很多特點和優勢,在電力行業信息網絡工程建設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和應用空間。
參考文獻:
[1]趙俊鵬,呂孟玉.基于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反竊電風險評估研究與應用[J].河北電力技術,2019,38(01):28-29+33.
[2]齊建忠,張艷.基于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反竊電應用分析[J].絲路視野,2018,000(017):P.170-170.
[3]錢穎,王洪禮.基于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反竊電應用初探[J].科學與財富,2018,000(03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