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路興 楊麗萍 郭澤云 宋夏剛
摘要:機器制造業中,有許多零件都具有螺紋,由于螺紋常用于緊固、聯接及調節,又可用來傳遞動力,因此應用十分廣泛。在一般的機械加工過程中,通常采用車削的方法來加工。用數控車床加工螺紋相對于普通設備來說,具有高質量、穩定性好、適合大批量生產等優點,但是如何實現螺紋返修,這是一個問題。本文針對螺紋修復這一難題,提出一種切實可行的新方法,利用螺紋套和工裝輔助,可以快速準確的使工件的螺旋線和刀具運動的軌跡重合,有效解決螺紋返修困難,返修難度高,造成產品報廢等問題。
關鍵詞:數控車床? ?螺紋? ?返修? ?工裝
引言
機器制造業中,有許多零件都具有螺紋,由于螺紋常用于緊固、聯接及調節,又可用來傳遞動力,因此應用十分廣泛。在專業生產中,雖然廣泛采用滾絲、扎絲、搓絲等一系列先進工藝,但在一般的機械加工過程中,通常還是采用車削的方法來加工。普通車床加工,對于操作者技能水平要求高,勞動強度大;數控車床加工,可以對整個生產加工工藝以及方式進行不斷的優化,提升整個零件的實際質量,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生產效率,極大地降低了強度,因此所以數控車床生產工藝在裝備制造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原因分析
數控機床一般加工批量產品,由于加工數量大,生產周期長,常常會積累很多的殘次品,其主要原因如下:(1)螺紋車好后卸下再測量,發現螺紋尺寸不到位。(2)由于刀具的磨損原因,每一批產品都可能出現一定比例的螺紋和量具配合比較緊的返修品,(3)部分零件在使用后,螺紋發生磨損,需要通過返修后滿足再次使用的需求,這時就存在返修的問題。由于數控車床在工件卸下以后就很難再找到刀具運動的螺旋線,往往會因為工件二次裝夾定位誤差及螺紋起刀點定位不準確,導致修復螺旋線與原螺紋螺旋線不重疊的亂牙現象,造成工件的報廢。
二、數控車床指令選擇
數控車床中,螺紋切削一般有三種加工方法:G32直進式切削方法、G92直進式切削方法和G76斜進式切削方法(圖1),由于切削方法的不同,編程方法不同,造成加工誤差也不同。我們在操作使用上要仔細分析。
(1)G32直進式切削方法,由于為單行程編程,所以加工程序較長,極易出現程序點輸錯等問題。由于兩側刃同時工作,切削力較大,因此在切削時,兩切削刃容易磨損。在切削螺距較大的螺紋時,由于切削深度較大,刀刃磨損較快,從而造成螺紋中徑產生誤差;但是其加工的牙形精度較高,因此一般多用于小螺距螺紋加工。由于刀刃容易磨損,因此加工中要做到勤測量。
(2)G92直進式切削方法簡化了編程,較G32指令提高了效率。
(3)G76斜進式切削方法,由于為單側刃加工,加工刀刃容易損傷和磨損,使加工的螺紋面不直,刀尖角發生變化,而造成牙形精度較差。但由于其為單側刃工作,刀具負載較小,排屑容易,并且切削深度為遞減式。因此,此加工方法一般適用于大螺距螺紋加工。由于此加工方法排屑容易,刀刃加工工況較好,在螺紋精度要求不高的情況下,此加工方法更為方便。在加工較高精度螺紋時,可采用兩刀加工完成,既先用G76加工方法進行粗車,然后用G32加工方法精車。但要注意刀具起始點要準確,不然容易亂扣,造成零件報廢。
三、傳統修復方法
傳統方法分為普通車床修復和數控車床修復。
普通車床修復,是先在車床上找正工件,再利用移動小拖板的方法,然后使工件的螺旋線和刀具的運動軌跡重合。這樣雖然可以修復螺紋,但由于對刀時是純靠人眼觀察來對準的,必然會存在一定的誤差,從而精度較低,并且由于需要操作人員仔細觀察,勞動強度大。
數控車床上修復螺紋,先以原有的定位面裝夾定位,并采用百分表消除工件二次裝夾帶來的徑向跳動后,進行對刀。對刀時,采取與試切法類似的方式,對刀過程中Z向,X向與刀尖輕觸即可,刀具不能參與切削,以免影響后期的找正精度。完成對刀后,修改原加工程序,使得主軸低速運行,螺紋車刀靠近工件但不碰觸工件,操作者用眼睛觀察車刀刀尖至螺紋旋槽的距離。程序結束后再次修改程序參數,重復上述過程,直到車刀準確切入螺旋槽中,如圖2所示。此類修復方法調整過程繁瑣復雜,耗時較長,對工人技術熟悉程序要求較高,若稍有偏差則容易出現亂牙現象,造成工件報廢。
此外,還可以通過在卡盤和工件相對應的位置做標記,返修時裝夾工件使工件和卡盤的標記重合,但是這種方法也存在較大的誤差,而且需在每個工件上做標記,修復的精度同樣不高。
四、制定方案與工裝設計
在車床上加工螺紋時,車床主軸旋轉與刀具進給應保持嚴格的運動關系,即車床主軸旋轉一圈,車刀應沿軸向進給一個導程的位移。在螺紋第一次加工時,先將螺紋車刀運動到系統程序設定的工件起刀點A,當數控系統檢測到同步脈沖信號后,刀具起動,完成一次螺紋軸向進給加工。第一次進給完成后,刀具再次移動到工件的起刀點A,并在工件的徑向進給完成后準備第二次軸向進給,如圖3所示。重復上述過程,直至完成螺紋的加工。此種方法保證了每次切削的起刀點和退刀點都處于同一位置,避免了由于進給起刀點不同造成的螺紋亂牙,實現螺紋準確的切削加工。
針對數控車床返修螺紋,其難點在于如何精確找準起刀點,尤其是對于內螺紋和不易觀察車削情況的外螺紋。找準起刀點可以說返修螺紋就成功了一半。起刀點找到了就能使工件的螺旋線和刀具運動的軌跡相重合。
數控加工過程中,假如不拆卸零件,螺紋起刀點是固定的。因此,第一步,我們先加工一個與返修零件螺紋一致的工裝;第二步,怎么實現定位,經過多次試驗驗證,我們確定加工一個和需要返修的工件相配合的螺紋套。如果修內螺紋就加工一個和工件配合的螺紋軸,我們今天就拿修復外螺紋工件來介紹。
在加工完螺紋套后,再在數控車床上加工一個和工件直徑螺距一樣的工裝,在編制螺紋刀停刀點時,要預留出工件裝夾的距離。
工裝端面要加工一個小臺階以便于工件的兩頂裝夾,工裝和螺紋套要旋合松緊合適(這時不可以改變程序的轉數和螺距),然后把工件兩頂裝夾于工裝和尾頂之間。先不要頂死,然后旋合螺紋套至工件處,再轉動調整工件的位置使工件和螺紋套旋合,如圖4所示。這樣就使得工裝,螺紋套,工件旋合在一起,之后再頂緊工件,然后把螺紋套向卡盤方向旋轉到卡爪旋緊(以防在修復時刀具和螺紋套發生碰撞)。最后露出工件。此時工件的螺旋線和刀具運動的螺旋線就完全的重合了。然后就可以完美的對螺紋進行修復。
五、經濟及社會效益
該方法能有效解決螺紋返修困難,返修精度不高,造成產品報廢的問題,提高了工件的良品率,減少了廢品的發生,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此外,本文所提方法還可以在其他產品上實現有效的延伸。
六、結論
本方法利用與需要返修的工件相配合的螺紋套和工裝輔助,可簡單、快速、精確的找到零件螺紋的起刀點,使工件的螺旋線和刀具運動的軌跡完美重合,達到高精度修復螺紋的效果。這種在數控車床上修復螺紋的方法,工件裝夾方便,不需要在卡盤和工件上標記點,效率高,適合多件或批量工件的修復,提高了工序的良品率,避免了產品的報廢,提高了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數控車床/加工中心編程方法、技巧與實例/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工會組編;于久清編著.-2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4(2016.6重印)
[2] 徐志高.陶文革.王明剛螺紋返修的定位與對刀[期刊論文]-金屬加工(冷加工)2014(23)
[3] 現代機床夾具設計要點/吳拓編著。-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