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巖 馬鵬宇 舒逸石



摘要:光伏電站的并網方式及所處的網架結構不同,對電網造成不同程度影響。本文對光伏電站對中低壓線損的影響進行了闡述,根據其各自特點提出不同對策,為光伏產業的發展及利用提供技術參考和借鑒,有很強的實用價值。
關鍵詞:光伏電站;中低壓線損;網架結構
0 引言
光伏用戶消納方式包括“全部自用”、“全額上網”和“自發自用余電上網”三種,根據不同消納方式,并網計費模式不同,如圖1所示。
“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用戶設置兩塊表計,一塊計量表計,下行電量作為消費電費結算依據,上行電量作為銷售電費結算依據,一塊考核表統計發電量作為發電補貼計費依據;“全部自用”用戶設置兩塊表計,一塊計量表計,只計下行電量作為電費結算依據,上行電量不統計,一塊考核表統計發電量作為發電補貼計費依據;“全額上網”用戶設置一塊表計,只計發電量作為電費結算及發電補貼計費依據。
1 三種消納方式的光伏電站對中低壓線損的影響
1.1 全部自用的光伏電站對中低壓線損的影響
“全部自用”類光伏用戶數量較少,據中低壓線損計算口徑,對于消納方式為“全部自用”的用戶,不論用戶用電性質,均不參與線損計算。
“全部自用”的光伏用戶,發電量能自行消納,對中低壓線損無影響;剩余發電量返送至中壓線路供其他用戶使用,但返送電量未統計計算,造成參與線路線損計算的供電量較實際使用量偏小、線路線損率偏低或負損。
1.2 全額上網的光伏電站對中低壓線損的影響
“全額上網”的用戶分為專線、專變及低壓三種方式并網。
1.2.1專線并網
專線并網直接并入變電站10kV母線,計量點在變電站側,減少了遠程輸送電量及變損,有利于降低中壓線損。
1.2.2專變并網
專變并網直接并入10kV線路,計量方式包括高供高計和高供低計。計量方式的區別,決定了變損計入中壓線路還是用戶承擔,對于高供高計,相應變壓器損耗會計入用戶側,不會影響到線路線損;對于高供低計,返送電量時,變壓器損耗計入線路損耗,造成線路線損率偏大。
當前網內變壓器配置多為降壓變,逆功率時將作為升壓變用,但變壓器設計需考慮功率損耗,初級線圈除傳遞到次級功率外,還提供銅損、鐵損、渦流等損耗,次級要增加線圈來抵消電壓損耗,且一、二次線圈的耐壓、耐流水平、線圈規格有不同標準,顛倒使用會增加變壓器損耗和降低可靠性。
1.2.3低壓并網
低壓并網直接并入公用配電變臺區400V線路,計量點在并網線路附近。發電量在本臺區可全部消納,減少了遠程輸送電量及變損,有利于降低本臺區線損;發電量在本臺區不能全部消納時,部分電量通過配電變返送至中壓線路,減少遠程輸送電量及變損,有利于降低本臺區線損,但變壓器上反損耗計入線路損耗,造成線路線損率偏大。
380V和220V“全額上網”光伏電站系統中單方向數據采集,即發電量,但光伏電站不發電時逆變器要用系統電量,該電量未采集收費,計入線損,每個逆變器用電量較小,對線損率影響較小,但逆變器體量較大,用電時間較長,導致損失電量逐年攀升,導致光伏電站存在其他用電現象。
1.3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光伏電站對中低壓線損的影響
“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用戶較多,分為專變及低壓兩種方式并網,對中低壓線損的影響基本上與“全額上網”的用戶相同,僅逆變器用電量已計入用戶用電量內,無逆變器的用電損耗。
2 光伏電站對10kV線路損耗影響
2.1 10kV線路模型及線損公式
線路線損率=(線路供電量-線路用電量)/線路供電量×100%。其中:
線路供電量=P0正+P1反+P2反+P3反
線路用電量=P0反+P1正+P2正
2.2 光伏電站對10kV線路損耗影響分析
線路供電量=P0正+P1反+P2反+P3反-P0反
線路用電量=+P1正+P2正+P3正
經分析,線路供電量減少P0反,導致線路線損率降低;而且P0反越大,線損率越低;線路用電量少了P3正(P3正為專變光伏用電量,基本上是一恒定值),導致線路線損增大,線損率增大,而且P0反越小,線損率越大。即線路反送電量較大時,10kV線路損耗減小;當線路反送電量極小或不反送時,10kV線路損耗增大。
2.3 10kV線路負損原因分析
主要出現在輕載且有分布式光伏反送的線路上,造成負損是因線路計量表計倍率誤差造成,10kV公共線路CT變比普通為400/5、500/5、600/5;計量表計倍率為8000、10000、12000;計量表計精確至0.01位,誤差電量最大為80、100、120度,反送電量低于最大誤差電量時,當日無法精確計算,造成線損率增大,尤其是輕載線路,當日電量越低,線損率越大;當電量數據積累到一定程度時當日數據上報,用電量大于供電量,線路損耗成為負損。
3 光伏電站對公用配電變臺區損耗影響
3.1 公用配電變臺區模型及線損公式
臺區線損率=(臺區供電量-臺區用電量)/臺區供電量×100%。其中:
臺區供電量=P0正+P2反+P3反
臺區用電量=P0反+P1正+P2正
3.2、光伏電站對10kV線路損耗影響分析
臺區供電量=P0正+P2反+P3反-P0反
臺區用電量=P1正+P2正+P3正
經分析,臺區供電量減少P0反,導致臺區線損率降低;而且P0反越大,線損率越低;臺區用電量少P3正(P3正為全額上網光伏用電量,基本上是一恒定值),導致臺區線損增大,線損率增大,而且P0反越小,線損率越大。
光伏電站可導致配電變臺區損耗減小。當配電變臺區反送電量越大,配電變臺區損耗率越小;當配電變臺區反送電量極小或不反送時,配電變臺區損耗增大,但增大部分極小,不大于光伏所發電量由遠程輸送所產生的損耗,故配電變臺區損耗率降低了。
5 結論
根據光伏電站的并網方式及所處的網架結構,制定不同對策以減少光伏并網對電網的影響,結論如下:
1)全部自用光發電站的反向電量能夠導致損率偏低或負損,所以應對其進行統計,納入計算以還原線損的真實數據;
2)高供低計變壓器上返電量的變損能夠導致線路損耗增大,計算中應增加理論變損;
3)全額上網光伏電站只有發電數據采集,沒有用電數據導致線損增大,應完善系統,增加用電量采集并進行電費結算;
4)線損計算公式與實際情況不符造成計算線損不正常,應修改系統計算公式,還原數據真實性。
參考文獻
[1] 杜強. 光伏電站并網對配電網線損率影響的研究重點探尋. 智能建筑與智慧城市. 2020
[2] 程成.光伏電站并網對配電網線損率影響的研究.山東工業技術.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