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玲 李健 高彥霞
摘要:近幾年來,電力系統紀檢干部隊伍建設不斷加強,但是“不敢監督、不會監督、不善監督”的問題依然存在。加強紀檢干部隊伍建設,提升履職能力,必須強化宣傳教育,增強監督意識;突出監督重點,增強監督效果;完善監督體制,發揮監督作用;培養監督能力,增強監督水平;整合監督力量,增強監督合力。
關鍵詞:紀檢;發展;高質量
引言
長期以來,能否有效破解管黨治黨不嚴不實、日常監督失位缺位、黨員干部不擔當不作為等難題,是事關新時期紀檢工作能否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課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了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制度安排和改革路徑,即推進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統籌銜接,同時以黨內監督為主導,推動包括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等在內的各類監督有機貫通、協調聯動。
1當前紀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1制度體系有待健全,不善監督
紀檢監察制度體系不健全是紀檢工作困境的根本性因素,只有逐步完善制度體系建設,使制度更加系統、更加配套,才能夠讓紀檢工作發揮更為有效的作用。目前,紀檢監察體系還存在著一些不科學的地方,具體表現在:一是監督缺乏合力,監督權限分散,監督主體之間溝通協調不夠,沒有形成較好的綜合優勢。二是監督不夠聚焦,雖然從總體上來說,監督的覆蓋面不斷擴大,但是也導致了監督重點不夠突出,需要集中力量就當前最為突出的問題進行監督。三是監督動力不夠,監督部門缺乏有效的職業激勵措施,大部分監督行為主要依靠監督者的職責、個人覺悟和道德輿論的約束。四是監督執行不力,個別部門重制度制定輕制度落實,監督中形式主義時有發生。同時,紀檢部門辦公設施不齊全,辦案設備落后,也是影響紀檢干部監督實效的原因之一。由于受到經濟、環境、技術等外部條件的制約,縣級供電企業沒有設置專門的談話室,沒有配備專業的監控設備和同步錄音、錄像設備,紀檢干部監督辦案依然依靠一支筆、一張紙,給問題線索的獲取和取證造成了阻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辦案的質量和效率。
1.2思想認識有待提升,不敢監督
個別紀檢干部認為,監督是得罪人的事情,容易招人記恨,對監督畏首畏尾,對問題得過且過。有的紀檢干部認為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同事,礙于人情,抹不開面子,監督走過場、裝樣子。有的紀檢部門不主動向上級紀委匯報工作,總想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些問題歸根結底是因為紀檢干部思想認識有待提升,缺乏擔當精神,不敢較真碰硬。監督下級怕影響民主評議、干部考核的結果;同級監督怕被扣上不團結的帽子,以后工作難做;監督上級怕打擊報復,影響日后升遷,對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監督乏力。一名合格的紀檢干部要時刻不忘履行黨內監督專責機關的職責,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面對違規違紀行為,拉下臉來,嚴肅處理,真正認識到監督是組織賦予的責任,要排除一切外在干擾因素,分清公與私的界限,不在監督執紀這件事情上計較個人得失。
2推動紀檢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措施
2.1紀律挺在前面
鐵的紀律是黨不斷發展壯大,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開創各項事業的重要保證。在日常學習過程中,要始終把《黨章》《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等作為重要學習內容,黨委書記講黨課時講,月度支部集中學習時學,讓紀律成為黨員干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干事創業的思想警戒線。同時,開展豐富多樣的紀律宣傳活動,邀請上級紀委經驗豐富的領導專家為干部職工現場講解“八項規定”的具體內涵,在公司內部組織開展“明底線、守初心、促廉潔”廉潔教育主題黨日,舉辦廉潔家風征文,開展廉潔家風講堂,致家屬一封信倡議活動等,營造廉以修身、廉以持家、廉潔從業的良好氛圍。
2.2促進規范化法治化建設
規范化法治化,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應有之義。從2013年1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最早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明確指出“加強反腐敗國家立法”,到2017年10月18日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制定國家監察法,依法賦予監察委員會職責權限和調查手段,用留置取代“兩規”措施,再到總書記在2018年12月13日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持續深化改革,促進執紀執法貫通,有效銜接司法,推進反腐敗工作法治化、規范化”,作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始終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沿著法治化軌道進行。
2.3建設現代監督體系
一是強化頂層設計,研究出臺更具指導、更加具體、更便操作的制度規范和政策性文件,切實將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的“改進和創新正面宣傳,完善輿論監督制度”具體化、明晰化,從而構建起黨委一把手和主管部門推動輿論監督成為常態、各級領導干部接受輿論監督成為自覺、紀委監委監督與各類監督貫通協同的輿論監督新格局。二是加強與主流媒體的戰略合作,協調組建專門的輿論監督工作專班,集中優勢采編力量,完善細化采編發審流程,在選題、策劃、采訪、撰稿、審核、播發等環節建立嚴格執行標準,確保輿論監督報道主題明確、事實準確、導向正確。三是建立健全輿論監督報道輿情研判機制和反饋回應機制,加強對報道選題的評估,問題曝光后,及時跟進做好輿論監督“后半篇文章”,對涉及干部問題按管理權限跟進核查,形成調查處理情況報告,及時公開回應社會關切。
結語
國有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的重要單元,國有企業實現了高質量發展,整體的經濟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只有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因企制宜做好新時代紀檢工作,才能確保企業始終保持在良性發展軌道,不斷做大做強。
參考文獻
[1]紀亞光.黨委與紀委在黨風廉政建設中的關系和作用評析[J].人民論壇,2015(11):16-19.
[2]朱麗娟.關于構建權力監督體系的思考[J].企業文化旬刊,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