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冬


摘要: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中國的經濟水平在穩步提升,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我國的綜合實力正在穩步提升。在這種環境中,人們的生活條件不斷提升,建筑內部構造日益復雜。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樓房建造中電梯的使用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如何保證電梯在使用中的安全,成為我們所研究的重點。經統計由轎廂的意外移動而引起的電梯事故占電梯事故的絕大部分,因此預防和阻止轎廂意外移動的保護裝置應運而生,并且電梯轎廂意外移動保護裝置成為預防和阻止電梯事故的最后一道關卡,是電梯安全保護裝置中的關鍵部件系統,它不僅可以對電梯運行情況進行監測處理,同時也能夠對風險進行準確的預防和控制。本文以電梯轎廂意外移動保護裝置的技術要求與分析為主線,進行了簡要的描述。
關鍵詞:電梯轎廂;意外;移動保護裝置
前言:在這個現代化社會,電梯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在電梯為我們提供便捷的同時,常因電梯的故障,對使用者人身財產安全造成威脅。從大概率來分析,發生電梯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制動器失靈、控制系統故障以及傳動系統失靈等,這些事故一般又是電梯層門和轎門的打開狀態的意外移動而引發的。為了有效的控制和降低事故的發生,從根本上保證和提升電梯運行過程中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對出現不到五年左右的電梯轎廂意外移動保護裝置的技術的重要意義有一個高度的重視和正確的認識。本文將以電梯轎廂意外移動保護裝置進行研究分析從而降低電梯故障的發生。
1. 轎廂意外移動保護裝置結構原理分析
(一)意外移動保護裝置定義及轎廂意外移動保護裝置結構原理
意外移動是指:在層門未被鎖住且轎門未關閉的情況下,由于轎廂安全運行所依賴的驅動主機或驅動控制系統的任何單一元件失效引起轎廂離開層站的意外移動,電梯應具有防止該移動或使移動停止的裝置。懸掛繩、鏈條和曳引輪、滾筒、鏈輪的失效除外,曳引輪的失效包含曳引能力的突然喪失
電梯轎廂意外移動保護裝置一般由以下三部分所組成 檢測子系統、制停子系統、自監測子系統,以此對轎廂的運行速度和實際位置進行檢測,制停轎廂,并能夠定時定期監測制動器的制動力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抱閘接觸器檢測開關的狀態。除此之外,控制系統在接收意外移動的信號之后,斷電設備、緊急制動以及報警設備可以根據信號完成相應的動作[1]。
(二)系統組成
前文有所提到,電梯轎廂意外移動保護裝置需要由多個系統密切配合才能夠發揮出相應的功能,正因為如此,各個系統應該保持密切的協調與配合,進而對整個電梯進行有效的控制。在這其中,檢測子系統、電子自我監測系統以及引發和制停系統尤為重要[2]。
就檢測子系統而言,其主要作用是完成系統控制以及信號的發射功能。檢測子系統可以對轎廂運行過程進行監控,如此可以在第一時間發現轎廂的意外移動情況,并將其反饋到其他的系統,使各個系統能夠在第一時間作出反應動作。在一般情況下,檢測裝置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首先是平層區位置的感應開關,其次是利用限速器對轎廂平層區域的位置情況進行檢測,再者便是利用井道感應器對轎廂的實際情況進行嚴密的監控。
觸發和制停子系統方面,相關工作人員可以根據轎廂運行過程中的實際情況確定轎廂的停止情況,對轎廂的不同位置和停止作用進行類型的劃分,主要包括了制動停止設備(制動器)、曳引輪當中的制動停止部件以及轎廂當中的制動停止部件等。
除了上述的兩個系統之外,自監測子系統也是整個裝置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在于對裝置當中的執行機構(制停制動器)進行監測。其主要是以預防制停子系統制動力不足導致在發生意外移動時制停子系統不能有效制停轎廂意外移動保護失效,從根本上保證系統能夠始終處于安全穩定的可控的運行狀態。如果沒有特殊的要求,應該將監測周期控制在十五天的范圍之內[3]。
2. 電梯轎廂意外移動保護裝置的技術要求分析
(一)1號修改單的技術要求
1號修改單的內容當中,對轎廂意外移動進行了明確的說明,其一,卸載過程當中的移動并不屬于意外移動;其二,意外移動保護設備無法對滾筒、鏈輪、懸掛繩以及鏈條等部件進行保護。在電氣安全裝置方面,主要作用是將檢測信息結果作為依據,在第一時間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停止或者是制動措施;最后還規定電梯轎廂空載向上意外移動保護制停之時的減速度不能超過1gn以保證在意外移動制停時相關人員的安全。
(二)2號修改單的技術要求
檢驗過程當中,首先要確定檢查試驗相關證書是否齊全,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所應用的技術手段。子系統監測之時,必須由專業的部門進行審核,并出示報告。此外,一定要確定子系統的實際運行是否能夠符合相關標準規范的要求。轎廂實際移動距離的檢驗方面,相關工作人員需要確定制停時電梯的速度是否在型式試驗允許的最大速度范圍之內。冗余制動器檢查工作當中,需要對自監測系統的運行周期、制動器的監測開關是否有效,制動器的制動力是否符合要求,旋轉編碼器是否靈敏完好以及維護保養記錄作為重點檢查內容。
3. 電梯轎廂意外移動保護裝置技術相關措施及檢驗
(一)防止轎廂意外移動保護裝置的組成
從總體的角度來講,該裝置主要有三部分構成,分別為檢測子系統、制停子系統和自監測子系統。在這其中,首先是檢測子系統,其主要作是檢測轎廂是否有意外移動的情況發生。通常情況下,對于這種檢測系統精度和速度的要求較高,對于是否出現意外移動情況的檢測預警最遲也要確保是在電梯離開開鎖區域之時,從而及時觸發制停子系統制停轎廂防止意外移動。正因為如此,在將其正式投入使用之前,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對其進行試驗,從根本上保證該系統的作用和價值能夠得到最大程度地發揮。其次是制停子系統可以作用在轎廂、懸掛鋼絲繩、對重以及曳引輪等。如果制停裝置作用在轎廂,則可以利用轎廂的安全鉗對電梯進行制動,使電梯轎廂能夠立即停止向下移動。如果制停部件作用于鋼絲繩,則可以利用鋼絲繩制動器完成制停的動作,如果制停部件位于曳引輪就可以直接制動曳引輪從而制停電梯,以上幾種類型的制停子系統是針對有齒輪曳引式電梯設計的具有結構原理簡單成本低的優點。再者就是冗余的制動器作為制停子系統直接制停轎廂,此類制動器也是電梯運行的工作制動器只要電梯運行就要打開或閉合動作平凡,容易發生閘瓦磨損彈簧變松等損耗從而影響制動力,故用冗余的制動器做為意外移動保護裝置的制停子系統時需要設置自監測子系統來監測制動器的正確提起或釋放以及制動力是否滿足要求。這里制停子系統及自監測子系統一般運用在無齒輪電梯中。
(二)防止轎廂意外移動保護裝置的釋放工作
在電梯轎廂運行過程當中,如果電梯制動系統失靈,為了能夠進一步保證轎廂意外移動保護裝置能夠順利啟動和正常工作,應當安排專業人員對意外移動保護裝置進行啟動,以保證電梯可以安全復位。在意外移動保護裝置啟動中,人員無需接近轎廂,并且這種裝置在釋放之后,應該依然保持正常穩定的運行狀態。
(三)安裝轎門鎖和限制轎門開啟裝置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高層建筑日益增加,高層建筑當中,偶爾會有停電情況,或者是電梯在實際運行過程的當中出現故障,從而使得電梯當中的乘客無法走出電梯,在這種情況下,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在第一時間采取相應的解救措施。如果人們在電梯當中出現被困事故,此時一定不要盲目采取措施,其主要原因在于電梯所停止的位置并不一定處于樓層平面,如果盲目逃出,很容易掉入電梯井當中,或者被轎廂剪切,造成嚴重的后果。此時增加電梯轎廂門鎖或開門限制裝置就能有效的阻止乘客不在轎廂開門區域扒開轎門盲目逃出自救發生危險。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電梯安裝轎門鎖或開門限制裝置和轎門關門到位開關信號需要接入到轎箱意外移動保護裝置系統中作為以外移動裝置的一個信號檢測條件從而可以隨時啟動意外移動保護裝置保障安全。再者增加轎廂門機械鎖或者限制開門裝置也會大大小開門狀態下轎廂的移動的幾率,從根本上減少意外移動的發生。所以轎廂門鎖和開門限制裝置與轎廂意外移動保護裝置是相得益彰相輔相成的。
(四)轎廂意外移動裝置的檢驗和注意事項
總的來講,檢驗意外移動保護裝置時首先要檢查意外移動保護裝置的銘牌以及各個子系統的銘牌是否符合相關要求,意外移動子系統的型式試驗證書是否符合要求。其次要檢查是否標明意外移動保護裝置的實驗方法和原理。最后我們根據廠家給出的方法進行試驗。最后判斷意外移動保護裝置是否符合要求。
檢驗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一下幾點1、試驗過程中我們要留意我們的實驗速度是否在型式試驗允許的最大試驗速度范圍之內,線性的算出相應的允許移動距離和實際移動距離相比較。2、檢驗有齒輪電梯的意外移動保護裝置時要注意限速器中的電磁觸發裝置是否被安裝維保單位人為用卡子卡主使其不動作。3、檢驗有齒輪電梯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用開門松閘的方式只能驗證意外移動保護裝置的有效性。4、在檢驗無齒輪意外移動保護裝置時還要特別留意其冗余制動器中自監測系統的類型和自監測方式并完成包括編碼器、制動器監測開關和制動力的驗證。從根本上保證電梯運行過程中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將安全風險控制在最低的水平。
及時正確的完成此類保護裝置的檢測工作,不僅使電梯的安全性在使用中提升,同時也最大限度控制了安全事故的發生。
結束語:前文以電梯轎廂意外移動保護裝置的技術為主線,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和檢驗注意事項的描述。從各方面來講電梯是樓房建造中不可或缺的設備,為保障電梯在使用中的安全性,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對電梯轎廂意外移動保護裝置有所重視,嚴格按照相關標準規范及要求進行檢測維護保養,切實保障裝置的各項功能和作用得到最大程度地發揮,所有參數都能夠滿足裝置工作和運行的實際需求,切實保證電梯能夠始終處于正常穩定的運行狀態。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賈玉哲.電梯轎廂意外移動保護裝置的技術要求與研究現狀分析[J].電子測試,2020,(8):80-82.
[2]葉陳.電梯轎廂意外移動保護裝置的技術要求與研究[J].魅力中國,2019,(23):295-296.
[3]粟喬萬.電梯轎廂意外移動保護裝置的 技術要求與研究[J].中國高新科技,2018,(17):71-73.
[4]唐鳴楊.電梯轎廂意外移動保護裝置的技術要求與研究現狀分析[J].商品與質量,2017,(18):295.
[5]李繼波,李文鵬.電梯轎廂意外移動保護裝置的技術要求與研究現狀分析[J].中國特種設備安全,2017,33(2):9-13.
[6]高星.電梯轎廂意外移動保護裝置的檢驗探析[J].中國機械,2020,(2):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