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俊宇
題目引人注目。“特寵”二字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一般人家里養寵物,不是小貓就是小狗,要不然就是倉鼠和小白兔。我家的寵物就比較特別了,它是一種生活在水里的動物,你肯定會猜金魚、烏龜。哈哈,錯啦,它是水生軟體動物——章魚!
開篇賣了個關子,不理會讀者的好奇心,不直接說出“特寵”為何物,而是娓娓道來,先從一般人養什么寵物說起,最后才揭開謎底——自己的“特寵”是章魚,與一般人養的寵物品種形成鮮明的對比,真可謂“特寵”!這種寫法看似有點離題,實則扣題很緊,值得仿效。
媽媽給我買回來的是一只淺紫色的大章魚,我給它取了一個名字叫“大牛”。可是我叫它的名字,它從來沒有回應過,都說章魚很聰明,可惜它聽不懂我的話。不過,這絲毫不影響我對它的喜愛。
小作者很有幽默感。
大牛很喜歡鉆洞,整天懶洋洋地躲在魚缸的假山空洞里,有時候甚至好幾天都不動彈一下,讓人忍不住懷疑它是不是病死了。
為了查看大牛是不是還活著,我會拿一根筷子去捅它。它以為遇到了敵人的襲擊,馬上噴出墨汁,弄得周邊一片漆黑。同時它舞動八條觸角,整個身體像發射出去的火箭一樣,瞬間就彈到魚缸的另一邊了。而且,它的皮膚會從紫色變成黑色,就像變身一樣。
這一段描寫十分精彩,從噴墨、逃離、變色三個方面寫出了章魚逃生的過程,可見小作者觀察很仔細,而且寫得步驟分明,很有章法。“整個身體像發射出去的火箭一樣,瞬間就彈到魚缸的另一邊了”,比喻貼切形象,一個“彈”字十分傳神,寫出了章魚行動之迅速。
這個逃生的表演,實在太精彩了,令人百看不厭。
這句抒情來得很及時。
不過,有時候大牛也很調皮,比如它會貼著魚缸的內壁往上爬,它的觸角上有幾十個小吸盤,即使是光滑的玻璃,也能牢牢吸住不掉下來。你是不是以為它會爬出來?當然不會了,因為魚缸上邊用蓋子蓋得緊緊的,我可不想讓大牛偷跑了。有資料說,章魚雖然是水生生物,但是它離開水能活好幾天,簡直太神奇了。
這一段寫了章魚另外兩項本領:可以爬光滑的玻璃;雖為水生生物,但可以離開水活幾天。從中可以看出小作者對這個“特寵”寵得名副其實,要“寵”它首先得了解它。
鄰居家小孩小光有一次來我家看到大牛之后,非要把他家養的金魚拿過來,說要跟大牛比畫幾下。我提醒他,章魚可是食肉生物,金魚也是它的獵物,會被吃掉的。可是小光不聽勸告,一意孤行,非要把金魚倒入魚缸里。一開始金魚和大牛相安無事,它們好像誰都看不到對方一樣,互不搭理。等了半天不見它們兩個起沖突,我和小光都覺得無趣,就到別的地方玩去了。等小光要回家的時候,想把金魚帶走,卻發現金魚不見了。
這件事寫得很真實很有趣,還寫出了波瀾。小光不聽“我”的勸告,非要讓金魚與章魚比畫幾下,表現了孩子愛游戲愛斗的天性。“我們”觀察了好一會兒,發現金魚與章魚相安無事,就走開玩去了,也非常真實。可等“我們”回來后,金魚不見了——這出乎意料卻也在情理之中。
仔細查看才發現,原來金魚被大牛的八條觸角給包住了,好像關在籠子里一樣。大牛躲在假山里邊,正在享受難得的美餐呢。我用筷子捅了一下大牛,大牛放棄金魚逃掉了,魚缸底部的水頓時變成了黑色。過了一會兒,金魚浮上來,肚皮朝上,已經沒有生命體征了。小光郁悶地回家去了。
至于平時行動緩慢的大牛是怎么捕捉到金魚的,我實在是很好奇。看來,在大牛的身上,還有很多值得我去觀察、去探
這是一種發展式的或者說開放式的結尾。給人的感覺是事情還未結束,也許還有后續作文。大牛身上還有很多秘密有待揭開,“我”會繼續觀察、探究。小學生能寫出這樣的結尾很可貴,值得推薦。
總評
這篇文章寫得雖平實,但很耐讀。小作者善于觀察,又勤于思考。他把自己的觀察和思考如實寫了下來,寫得生動有趣,也無意中寫出了一點生活的復雜與深刻,這實在是難能可貴。
小學生寫寵物,一般會寫寵物長什么樣,愛吃什么,再寫一兩種習性。本文跳出了這個常見的寫作套路。
首先,小作者的寵物有點特別,是“特寵”——章魚。
讀者會生出好奇,章魚有什么好寵的?
接著讀下去,發現小作者真的對章魚特寵愛,他觀察得多仔細啊!他多了解章魚啊!先說章魚聰明——有點趣味,再寫章魚施展逃生大法——真可謂精彩紛呈,還寫章魚另外兩項常人不大知道的本領——增長知識,最后寫了一件章魚吃金魚的事情——很是有趣。
結尾是開放式的,特別贊!與我們常見的封閉式結尾相比,這種結尾展示的是生活仍在繼續,故事仍在發展,更符合現實邏輯,讓文章深刻了一點。比如寫童話,最常見的封閉式結尾是“從此,王子與公主過著幸福的生活”,這樣的結尾終止了事情發展的時空,適合低幼孩子來讀。生活在繼續,事情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也許王子又遇見了更可愛的姑娘,也許公主發現王子并不是她真正喜歡的人,也許……本文小作者老老實實地說不知道章魚是怎么捉住金魚的,還說章魚身上還有很多秘密要慢慢探索,這讓我們相信:小作者真的有一雙明亮的眼睛、一顆靈動的心!他也一定會有更令人驚喜的發現。索的地方。
(許 妍 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