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于2019年20~21 日在北京召開。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分析當前“三農”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打贏脫貧攻堅戰,研究部署2020年“三農”工作。
會議傳達學習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日前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專門研究“三農”工作時發表的重要講話。習近平指出,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脫貧質量怎么樣、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明年“三農”工作成效。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不獲全勝決不收兵;要集中資源、強化保障、精準施策,加快補上“三農”領域短板;要壓實部門和地方政府責任,保護好農民種糧積極性,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鞏固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提高服務群眾能力。
會議討論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討論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出席會議并講話。
2020年1月3日,中央儲備凍豬肉投放競價交易有關事項通知,出庫投放競價交易3 萬噸,這是2020 年投放的第一批儲備肉。根據通知,競價交易于2020月1月3日下午13時正式開市。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日前宣布,自2020 年1 月1日起,中國將凍豬肉進口關稅暫時從12%下調至8%。業內認為,此舉將有助于增加豬肉進口,有利于滿足國內市場需求。
自2019 年下半年以來,共有六批凍豬肉投放市場。9 月華儲兩周內三次發布投放中央儲備凍豬肉相關通知,共計投放3 萬噸;12 月華儲分別于12日、19 日向市場投放各4 萬噸中央儲備肉,12 月23 日投放后,中央儲備凍豬肉今年累計投放量超11萬噸。
2019 年12 月22 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頭條掛標新聞播出,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專題節目:聚焦四川擦亮農業大省金字招牌。
2017 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四川農業這塊金字招牌不能丟,要帶頭做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篇大文章。四川省牢記總書記囑托,在建基地、搞加工、創品牌、促融合上下功夫,推進四川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
經過幾年的發展,目前,四川已經建成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13 個、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13 個,建成農產品初加工設施15 000 余座,農產品產地初加工率達到53%,形成川糧油、川豬、川茶等在全國叫得響的“川”字號農產品品牌。天府龍芽把茶葉做成了餅干,通江銀耳變成了護膚面膜,三臺麥冬化身成功能飲料,蒼溪獼猴桃為原料的果酒廣受好評,品牌總產值達1 580 億元。未來四川總體目標是形成特色鮮明,結構合理,鏈條完整,全國領先的產業體系,著力在優勢綠色特色,加工增值,培育新型業態上做好文章,擦亮四川農業大省金字招牌。
記者從四川省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電視電話會議上獲悉:預計2020 年全省出欄量力爭恢復至6 000 萬頭。在此基礎上,四川生豬生產能力將基本接近常年水平,確保省內自給自足。
會議傳達了中央關于生豬穩產保供的指示精神并指出,作為養豬大省,四川的生豬生產具有全國影響,各地各有關部門務必把生豬穩產保供工作作為當前“三農”工作的頭等大事。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制定穩價保供預案,多渠道增加肉制品供給,堅決打擊擾亂市場等違法行為。在元旦和春節期間實現全省豬肉不脫銷、不斷檔、不大漲,確保人民群眾特別是貧困群眾有肉吃、吃得起。
2020年全省生豬穩產保供方面,全力突出“三抓”:全面抓好“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將生豬生產任務分解到市、縣兩級并納入地方政府考核;針對此前摸排情況和問題,抓好政策制定和落實,切實打通生豬恢復生產的各類“中梗阻”,給予養豬戶和企業保險、信貸等領域政策傾斜;抓實鎖定非洲豬瘟等疫病防控能力建設,補齊防疫機構體系和人員隊伍等方面短板。
2019年12月17日,四川省穩定生豬生產專家指導組召開第五次座談會。會議主題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國辦發〔2019〕44 號)和四川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建設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推進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的意見》,研討近期四川省非洲豬瘟防控及生豬生產轉型升級等相關問題。專家組組長、四川農業大學副校長陳代文教授主持座談會,農業農村廳總畜牧師趙勇出席座談會。
會議重點研討了《非洲豬瘟背景下新建規模豬場生物安全規范》《養豬場(戶)非洲豬瘟防控技術要點》等技術規范,就四川省生豬近期疫病防控、《加快生豬生產恢復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及生豬生產中長期轉型升級等相關問題提出了廣泛意見。陳代文對兩個技術規范的修訂提出發布時間表,趙勇對四川加快生豬生產恢復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進一步完善提出了要求。
抓好“菜籃子”工作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大局,事關社會和諧穩定大局。四川省即將啟動以生豬生產為重點的“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重點考核市(州)人民政府“菜籃子”產品生產能力、市場流通能力、質量安全監管能力、調控保障能力和穩定生豬生產情況。
12 月27 日,四川省“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聯席會議辦公室組織召開2018~2019年度四川省“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工作培訓會,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總畜牧師趙勇出席培訓會并做講話。培訓會上對考核內容、考核標準、評分細則、方法步驟和工作要求作了詳細講解。趙勇總畜牧師強調各市(州)要提高認識,全面理解掌握開展“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工作的重要意義;要嚴格程序,規范實施“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工作;要強化紀律,確保公平公正開展考核工作。
2019年四川省保障生豬生產用地2.888 8 萬畝,新增生豬年產能200 萬頭以上。2020 年四川省將在政策保障、規劃引領上下功夫,進一步盤活存量用地,為全省生豬穩產提供用地保障。
四川是生豬養殖大省和豬肉消費大省,在全國生豬穩產保供中處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四川根據農戶小規模養殖生豬的生產特點,鼓勵和引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使用存量集體建設用地和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四荒地”發展生豬生產;按照“種養結合、相對集中、合理布局”的原則,要求各地在編制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過程中,結合當地資源環境條件,統籌安排并適當向新增生豬養殖用地傾斜。下一步,四川將指導各地把生豬產業用地納入國土空間規劃,統籌做好用地布局安排,用好“點狀供地”政策,為農業深加工、畜禽生產等產業用地需求提供用地保障。同時,著力盤活存量用地,在符合規劃、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鼓勵豬肉加工和相關食品企業通過廠房加層、老廠改造、內部整理等途徑提高用地效率。在審批方面,針對生豬養殖設施用地,進一步落實“放管服”要求,簡化用地手續、降低用地成本、提高用地取得效率;針對配套產業建設用地項目,進一步加快建設用地審批速度,提高供地效率,保障生豬加工產業項目落地建設。
為科學預警預報非洲豬瘟等主要動物疫病風險,保障生豬等畜禽產品穩產保供,2019年12月12日,四川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在遂寧召開了2019年全省重大動物疫情分析會商會與監測預警技術培訓會。四川大學、四川農業大學、四川省畜科院等院校專家和各市(州)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主要負責人等70余人參加。
會上,科研院校專家分別就當前省內非洲豬瘟等主要動物疫病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情況做了專題培訓。各市(州)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主要負責人交流匯報了2019年轄區內非洲豬瘟等主要動物疫病監測與防控、人畜共患病防控管理等情況并提出相關工作建議和意見。同時,會議還分析、研判了全省動物疫病流行趨勢,商討2020年全省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疫苗采購及動物疫病防控策略。四川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周明忠充分肯定各市(州)2019年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并就基層獸醫隊伍改革、疫苗直補、全省監測流調、人畜共患病防控等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穩生產促轉型,保障生豬市場供給,推進生豬產業轉型升級是根本。《綿陽市促進生豬產業發展十條措施》中提出,深入推進生豬產業轉型升級。綿陽市將通過著力完善生豬良繁體系、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積極帶動中小養豬場(戶)發展,穩步推進生豬產業轉型升級。
目前,綿陽市無疫小區建設、“龍頭企業+標準化代養場”等模式大力推進,全市規劃新建(改擴建)標準化養殖場80個;全市共有生豬養殖場、戶11.57 萬個,存欄生豬161.86 萬頭,能繁母豬18.76 萬頭已建成3 個國家級生豬核心育種場和全省唯一的川藏黑豬原種場,原種豬存欄3.1萬頭,居全省第1 位。綿陽市還將積極帶動中小養豬場(戶)發展,鼓勵支持中小養豬場(戶)穩步擴大養殖規模,進一步引導鼓勵大型生豬養殖企業充分發揮自身資金、市場、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優勢,通過公司+農戶、托管租賃、入股加盟等方式,把中小養豬場(戶)帶入現代養殖業發展軌道,變粗放養殖為規范養殖,提高抗風險能力。
近日,瀘州市召開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會議,明確采取四項有力措施確保全市生豬產業穩定發展,有效保障市場供應。一是對照目標,全力以赴完成生豬穩產保供任務。將省指揮部下達到該市的360萬頭生豬出欄保障目標任務分解到區縣,對完不成任務的,啟動追責問責機制,確保不折不扣按時完成任務。二是轉型升級,促進生豬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嚴格落實規劃布點,有序推進生豬發展;堅決落實復養補欄,抓大不放小,恢復現有生豬產能;狠抓標準化規模養殖,以“大場帶小戶”的方式,引導分散、粗放養殖向集約化、標準化轉變;推動農業綠色發展,重點將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與種養循環結合起來;落實政策要素保障,特別是要解決新建項目的土地、環保、融資等要素問題。三是嚴格防控,全力保障生豬生產發展基礎。持續抓好各項疫病防控措施,突出抓好春秋防疫工作,積極試點建設無疫小區,及時充實完善防疫隊伍并強化防疫基礎設施建設。四是加強監管,確保生豬生產供應穩定有序。實行生豬計劃管理、有序出欄,繼續抓好生豬及其產品生產消費情況的監測預警,并同步抓好替代品供應,嚴厲打擊各種違法違規行為,確保“兩節兩會”期間豬肉不脫銷不斷檔不大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