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小梅
認真做好播前準備工作,以選茬、整地、施肥、蓄墑、選購良種為主。
1.選茬、整地。輪作倒茬對于辣椒非常重要。種植辣椒投資大,費工費時,因此必須選用好地好茬,才能保證豐收。 精細整地是辣椒優質豐產的基礎,準備種辣椒的地要做好伏、秋耕,耕深25 厘米左右,同時做好耙耱收墑、冬春碾耱保墑等工作,以加深耕層,疏松土壤,使土壤水、肥、氣、熱相互協調,為辣椒生長提供良好的土壤環境。
2.施足底肥。 底肥要以有機肥為主,有機無機相結合,數量、質量并重,要氮、磷、鉀配合。 要把施足底肥作為整個生長發育過程養分供應的基礎,培養地力后勁,不致早脫肥,影響產量和品質。 為避免春季整地土壤水分過多蒸發和防止化肥燒苗并提高利用率, 可在秋翻地時一次深施。 為防止地下害蟲,整地前每公頃用40%辛硫磷乳油1500 克加細土沙或細土375 公斤拌均勻撒施后耙耱。
3. 選用良種。 辣椒實際上包括辣椒和甜椒兩個種類,甜椒包括普通甜椒和彩椒。 生產中以辣椒為主。
(1)隴椒2 號。甘肅省農科院蔬菜所選育的早熟一代雜種。生長勢強,株高80 厘米,株幅70 厘米,果實呈羊角形,果形美觀,果長25 厘米,果寬3 厘米,單果重35 克。果面皺,果色綠,味辣,品質好,維生素C 含量為158.4 毫克/100 克鮮重,果實商品性好,抗病毒,耐疫病。
(2)佳木斯長辣椒。植株高大,分枝力強。一般株高120 厘米,開展度50 厘米左右。 結椒多,果實呈大羊角形,長15 厘米,橫徑3 厘米左右,色深肉厚,辣味適中,耐貯運,中熟豐產。
4.種子處理。 為了防治病害,提高種子發芽勢和發芽率,進行干熱處理或用10%磷酸三鈉浸泡20 分鐘,再在55℃的水中攪拌至30℃時溫燙24 小時,然后在20℃~30℃恒溫條件下催芽,每天用25℃左右溫水淘洗一遍,5~7 天后大部分發芽。根據當地實際,建議采用下述方法,首先溫水浸種2~3 小時,再在200 倍多菌靈中浸泡2 小時,清洗干凈后在清水中繼續浸泡2~3 小時,搓洗瀝干后直播。
以適時播種,爭取苗全、苗齊、苗壯為目標。
1.適期播種。靖遠縣旱地辣椒的播期一般根據當地晚霜期確定,播后10 天出苗,播種過早地溫低,種子在土中停留時間長,易造成缺苗和出苗緩慢形成弱苗。 適宜播期應以土壤溫度12℃左右為宜。 一般砂田估計出苗后剛能避免晚霜為宜,地膜辣椒應提早一周左右,以破膜施苗避免晚霜為宜。 沿河地區3 月底4 月初播種,高揚程灌區4 月上、 中旬播種。 這樣雖然播期有所推遲,但地溫高,幼苗能迅速生長,有利于全苗和培育壯苗,減輕病害。
2.合理密植。 播前應根據土地肥力、耕作水平確定目標產量,依地定產、定密度,地力肥、管理條件好,可稍稠些,地力差、水肥條件不足,宜稀些。 一般每公頃保苗6 萬~6.6 萬株。 密度過大,葉片相互遮蔭,影響通風透光,光合生產度低,且易發生病害,不利于優質高產,且浪費種子、勞力與土壤養分。
3.起壟蓋膜、規格種植。只有規格種植,才能保證合理密度,均勻的汲養面積,達到苗齊、苗全、苗壯的目的。
地膜覆蓋栽培,能增溫保墑,有利于辣椒根系發育和光合作用,減輕病、蟲、草害,出苗早,生長快,從而保證了苗全、苗齊、苗壯。 選購地膜以普膜為好,寬度120厘米以上。壟面的寬度約100 厘米,壟高10~15 厘米,溝寬 20~30 厘米。
不論是砂田露地栽培還是地膜覆蓋栽培, 播種時都應拉線畫行(起壟時就應畫線),規格種植。 為保墑,地膜種植應邊整地臥肥,邊起壟,邊播種,邊蓋膜。 壟臺宜南北向排列。 壟面呈龜背形,土要打細拍實,使表面平整,以利排水,凡能劃破地膜的雜物都應清除干凈。在壟邊10 厘米處,按株距要求,挖直徑、深度各為1~2厘米的播穴,在穴內挖窩點播。
出苗后子葉平展到5~15 片真葉為辣椒幼苗階段,以促進根多、根深、苗齊、苗壯為目標。 苗期莖葉生長慢,根系生長快,發棵先發根,促進根系生長是苗期管理工作的重點。 地膜辣椒要注意做好破膜放苗,先放大苗,緩放小苗、弱苗。 邊放苗,邊用細沙將膜口封嚴,以免蒸汽外泄,灼傷幼苗,降低地溫與跑墑。 結合破膜放苗等管理工作,進行查苗補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