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青 祁戰勇
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石就是農業的發展,因為我國土地遼闊,擁有豐富的土地資源,農業發展有很長的歷史,農產品質量高,在如今這個科技不斷發展的時代,為了解放更多的勞動力,我們就要推動先進的農業科技發展,讓農產品的數量和質量得到提升。因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創新策略,以此促進我國農業不斷發展。
農業技術推廣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生產一些對推動農業發展更快更好的機器,可以減少勞動力的損失,還可以為農民增加一些進城務工的機會。但是在目前有很多農民還是執著于傳統的農業種植方式,不太相信科技的力量,而且購置新型機器價格過高,維修費高昂,嚴重影響了農業創新和發展先進技術。時代的要求和進步,促使其必須使用先進技術改變傳統的農業模式,以此來促進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同時促進農業先進技術的創新。
能夠提高農業的抗風險能力。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生產總量大,但是人均和一些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受自然環境的影響,農作物的產量較低,與發達國家的大農場、大機械作業相比,我國遠遠落后,農民生活水平無法得到提高。因此大力推廣農業新技術,不僅能提高農作物抗風險能力,也能提高農民的收益。
我國大部分土地資源仍用于農業生產,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我們必須改變農村發展現狀,增加農民收益,讓農村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在保證農業產品質量數量達到要求的同時,減少農民的工作量,改善其生活。
目前農民大多文化水平偏低,很多農民并不愿意去學習機械知識,因為機械操作比較麻煩,經過專業人員不斷培訓很多農民還是沒辦法掌握。所以我們應該派一些專業人員耐心細心地去教農民使用機械操作,為他們解決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有一些農民傳統思想根深蒂固,就需要專業人員為他們耐心講解先進的農業技術,以此來縮小與發達國家農業的差距。
在教農民使用新科技時,要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去操作,以方便農民的掌握。國家應該制定一些措施,比如將農業機械的價格降低、給農民一些補貼等,讓農民能夠更好地接受,使他們的經濟狀況得到改善。要讓農民知道使用現代農業技術可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而且對于空氣環境的污染也比較小,這樣一來,我國的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也會進步,我國的經濟也會不斷繁榮。
將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普及好,農村經濟將會得到快速發展,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不斷實現我國的農業發展現代化,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的農業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