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韻涵,閆寧寧,曾杰釗,崔慧寧,孔靈柱
(1.吉林建筑大學 電氣與計算機學院,吉林 長春 130118;2.吉林建筑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吉林 長春 130118)
黨的“十九大”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1]。經典的環境庫茲涅茨曲線(EKC)讓國內外學者注意到:經濟高速增長會伴隨著環境污染,環境壓力的增大會反過來制約經濟發展,呈現倒“U”型曲線。建筑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中堅力量,帶動建材、機械等產業的發展,然而早在2007年李先光等[2]就指出資本、勞動投入對我國建筑業經濟增長的貢獻(86.85%)遠高于技術進步所帶來的貢獻(13.15%),從此不難看出我國建筑業經濟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發展,以粗放型發展模式為主。習近平主席提出面對環境污染不僅要“全民共治”還要“源頭防治”。因此,研究像建筑業這樣高耗能、高污染產業經濟發展對環境污染的影響有利于產業防治,從而達到“源頭防治”。已有一些文獻研究過全國和部分省域經濟增長與環境污染的關系,但對東北地區和建筑業經濟增長的相關研究較少,且大多側重于研究經濟增長與流量污染的關系,本文以吉林省為例展開對建筑業經濟增長與環境污染關系的研究。
本文選用吉林省建筑業增加值(const)作為吉林省建筑業經濟增長指標,環境污染指標的選取上同時兼顧了流量污染與存量污染[3],用工業SO2排放量(t)、建筑業CO2排放量(萬t)來衡量吉林省環境污染程度,其中前一個指標是流量污染指標,后一個指標為存量污染指標。所有指標時序長度為1995~2017年。
吉林省建筑業增加值原始數據選自國家統計局,工業SO2排放量數據選自《中國環境年鑒》及《中國城市統計年鑒》,建筑業CO2排放量計算所需的原煤(煤炭)、焦炭等能源消耗數據及標準煤折算系數源自《中國能源統計年鑒》。其中工業SO2排放量2016、2017年數據是依據《中國城市統計年鑒》吉林省各地級市排放量求和得到的。
吉林省建筑業CO2排放量的計算參照胡穎[4](2015)的排放系數法(IPCC推薦使用的),公式如下:
建筑業CO2排放量=∑能源實物消耗量×碳排放系數×標準煤折算系數×44/12
表1為各能源碳排放及標準煤折算系數。

表1 各能源碳排放及標準煤折算系數
利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將建筑業增加值換算為以1995年為基期的實際值,對所有數據取自然對數處理,得到LNConst、LNCO2、LNSO2。
將數據輸入Eviews軟件并進行單位根檢驗,變量LNCONST、LNCO2和LNSO2的ADF值大于5%臨界值,三個序列都是一階差分后平穩,說明LNCONST、LNCO2、LNSO2都是一階單整序列。因本文有兩個以上的指標,所以選用Johansen協整檢驗法,通過在Eviews軟件上操作得到: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VAR模型具有兩個協整方程。
建立以吉林省建筑業增加值、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建筑業二氧化碳排放量為自變量,三個變量的滯后值作為因變量的VAR模型,滯后階數為3。脈沖響應分析,對建筑業增加值(LNCONST)施加一個正的沖擊后,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LNSO2)從第一期到第八期先上升后下降,呈現出倒“U”型形態,第八期以后小幅波動,逐漸趨于平穩;給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一個正沖擊后,從第一期到第九期同樣是先增后降的倒“U”型,之后逐漸趨于平穩;給建筑業增加值一個正沖擊后,建筑業二氧化碳排放量(LNCO2)從第一期開始上升到第三期達到第一個拐點,又緊接著下降直至第六期,同時也
迎來第二個拐點,接著上升到第十一期峰值之后逐漸下降,第十四期左右趨于平穩,整個曲線呈現“N”型;給建筑業二氧化碳排放量一個正沖擊,建筑業增加值從第一期到第七期先后兩次小幅增減,呈現弱“N”型,之后趨于平穩。見圖1。
從圖1可知:建筑業經濟增長與不同的環境污染指標有不同的關系形態,其中建筑業經濟增長與工業SO2呈現傳統的倒“U”型關系,與CO2呈現“N”型的關系,圖中x軸表示t=1,2…時期,每個時期對應1年;圖1(a)的y軸為LNSO2,圖1(b)的y軸表示LNCO2。


圖1 脈沖響應函數圖
建筑業經濟增長對于流量污染與存量污染指標貢獻率分別為25.7%和16.6%左右,建筑業對工業SO2排放量和建筑業CO2都有一定影響,從短期來看建筑業經濟增長對流量污染的影響明顯比對存量污染的影響大。工業SO2的排放量對建筑業經濟增長貢獻率最大,達到了68%,而建筑業CO2排放量貢獻率最小,僅3.6%;這說明從短期來看,流量污染指標的排放有利于吉林省建筑業的經濟增長,而存量污染指標的排放對其影響比較小。
本文選取1995~2017年吉林省建筑業增加值與工業SO2排放量、建筑業CO2排放量的數據,建立VAR模型進行脈沖響應、方差分解進一步對吉林省建筑業經濟增長與環境污染關系進行分析,得出結論如下。
1)建筑業經濟增長與不同的環境污染指標有不同的關系形態,其中建筑業經濟增長與工業SO2排放量呈現傳統的倒“U”型關系,與建筑業CO2排放量呈現少見的“N”型形態。
2)指標的選取極為重要,要同時兼顧流量污染與存量污染指標的選取,從短期來看,流量污染指標排放有利于吉林省建筑業的經濟增長,而存量污染指標的排放對其影響較小。
3)建筑業對工業SO2排放量和建筑業CO2排放都有一定影響,從短期來看建筑業經濟增長對流量污染的影響明顯比對存量污染的影響大。
[ID:01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