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物理知識抽象復雜,同學們在解題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難題,影響解題方法的應用。本文以高中物理解題思維為研究對象,針對解題思維障礙,提出幾點解決問題的措施,希望對同學們的物理學習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物理;解題思維;障礙
對于高中生來講,物理知識的學習難度較大,不易理解,如何突破解題思維障礙,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擺在高中生面前的首要問題。下面就此進行分析。
一、高中物理解題思維障礙
1.固定思維的影響:傳統學習模式中,死記硬背是大部分高中生的主要學習模式,很少有學生在學習中對學習方法與解題方法進行創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固定思維。當學生形成固定思維之后,在解題的過程中就會習慣使用某種方法、模式進行解題,創新不足,最終影響解題效果。這樣一來,雖然能夠獲得問題的答案,但是無法在實踐中成長[1]。然而物理學科的學習需要學生具備創新能力與思辨意識,能夠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不同類型的問題,在實踐中形成探究能力,以實現自身的逐步成長。
2.基礎知識理解不透徹:基礎知識是學生解題思維形成的重要因素,若是基礎知識掌握得良好,且能夠靈活運用,那么解題思維也會非常靈敏,當看到問題后可以快速判斷出用哪種方法、哪種解題思路更適合;若是對基礎知識理解不透徹,遇到問題時,就無法理解出題人的意圖,不知道采用何種方式進行解題,影響解題思維的形成。
二、提高物理解題思維的措施
1.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在物理學習中,通過基礎知識的學習,可以突破物理解題思維障礙,提升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與學習能力。在課堂學習中,學生可以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將分散的知識點串聯在一起,并將每個知識點的聯系體現出來,在腦海中形成完整的學習網絡,達到鞏固基礎知識、提升學習能力、促使思維形成的目的。此外,若遇到難以理解的問題時,可以與其他同學進行討論,了解別人的學習方法與學習思路,以彌補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形成思維碰撞,實現思維能力的提升。
2.學會思維創新:在日常學習中,通過知識對比,能夠在相似的事物中找出相同點與不同點,以此實現知識的遷移[2]。在日常學習中,可以加強對物理問題的練習,在練習中積累經驗,推動思維的創新,培養辯證思維,提高學習能力。例如,一個自由下落的物體在落地前最后1s內共下落了25 m。請問:物體是離地面多高時下落的?學生可以就這一問題進行練習,結合學習經驗,采用多種方法進行解題,以此鍛煉辯證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而言之,在高中物理解題中,由于思維固化、基礎知識理解不透徹的原因,影響了學生解題思維的形成。而通過基礎知識的學習,辯證思維的培養,能夠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促使學生解決物理問題能力的形成。
參考文獻:
[1]王紅元.抓住思維特點 提升解題實效——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名師在線,2020(3).
[2]黃勝,林玉.找準“橋梁”化解高中物理解題思維障礙——以(類)平拋運動為例[J].湖南中學物理,2019,34(6).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