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教育向素質教育的方向逐漸深化,成績已不再是衡量學生學習成果的唯一標準,而能力與素養的培養變得更為重要。自主學習能力是其中重要的一項內容,具備自主學習能力意味著學生認識到了學習的意義,對自己有明確的要求,能夠獨立安排學習時間和內容。
同學們在學習化學這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時,除了完成教師制定的計劃,還應該制定一個屬于自己、適合自己的方案,針對自身的不足或能力發展的需要來補充學習內容,從而達到彌補不足、提升自身能力與素質的目標。下面就從兩個方面人手,介紹掌握正確自主學習方法的途徑。
一、合理安排學習時間
學習時間的安排是學生實現自主學習的關鍵,在安排自主學習的時間時,需要明確教師的教學進度與自己的學習進度,一個完善的計劃可以用“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八個字進行總結。例如,下一節課要學習二氧化硫的性質及應用,就可以利用下課時間仔細研讀教材,在時間充裕時還可以上網查閱資料,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用途,以及對環境的危害、回收處理方法。課后復習對時間沒有局限性,可以在化學課結束后,利用課間時間來復習鞏固上節課所學內容,還可以以星期為單位制定復習計劃時間表,將自己的課余時間合理地規劃起來。利用時間表,一方面能幫助自己實現自我管理,另一方面還能對自己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此外,還要注意勞逸結合,不要給自己施加過大的壓力。化學是一門需要腦力思考的學科,合理安排時間,適當地休息大腦,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
二、恰當安排學習內容
對于學習內容的安排,需要遵循兩個原則。
1.把握學科特點:對于高中化學這一學科而言,在開展自主學習時,學生有必要正確認識化學學科的特點,這對內容的安排有直接影響。需要注意的是化學是一門理論、實驗、計算相互結合的學科,除了涉及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實驗及通過實驗得出的現象、方程式等,還涉及基本計算,這些都是化學學科的特點,所以學生在自主學習時,應當根據學科特點合理安排學習內容。在學習概念、方法等理論性知識時,不能一味地死記硬背,重在理解。對于實驗的學習,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去實驗室動手操作,在操作中驗證原理、觀察現象,會加深知識的記憶與理解。若條件不允許,也可以采用上網觀看實驗視頻的方式。對于方程式、公式來說,則必須做到熟記,它們是高考中計算題解題的基礎,稍有偏差就會導致解題錯誤。
2.把握自身特點:除了要對自己的薄弱項有所了解,還應當注重把握自己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心理特點等。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尤其針對學習這一過程,有的人習慣在睡覺前背誦知識點,有的人習慣在下午做練習題,這些方式對學習都有所促進。同學們如果想要通過自主學習達到高質量的學習效果,不妨依照高考化學的考試時間來嚴格要求自己,在同樣的時間內完成一套化學高考模擬試題,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同學們找到適合自己的答題規律,還能緩解考試壓力。還有,在自己思維最活躍的時間段解決一些化學計算題,利用自己大腦最清醒的時間段來背誦理論知識或反省自己,這些都離不開對自身特點的把握。
總之,自主學習是一項挑戰自我、鍛煉自我的過程。通過課余時間的自主學習來彌補不足或者提升某方面的能力素養,最終獲得高效的學習成果,為戰勝高考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