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習題是鞏固同學們對物理概念和規律掌握情況的一個重要工具,也是將物理理論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同學們應當掌握物理習題的解題技巧,提高解題效率,以便更好地實現物理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的接軌。現將幾種常見的物理習題解題方法總結如下。
一、圖解法
圖解法是利用圖像將物理習題中給出的有效信息顯示出來,代人與問題相關的已知條件,通過物理公式之間的代換,最終得出問題的答案。用圖像法解決物理習題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學習過程,其涉及受力分析圖、運動分析圖、線性關系圖、幾何圖及函數圖等,實現了對不同知識點的綜合應用。掌握正確的物理習題圖解法,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在解題的過程中發現不同知識點的關聯性,不僅可以提高解決物理習題的正確率和效率,而且對于實現同學們的全面發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整體法與隔離法
對物理習題進行有效分析,確定研究對象并對其進行深入研究,是解決物理習題的前提。應用整體法解題時要求同學們對習題所描述的物理情景進行整體分析,忽略整體內部的相互作用力,忽略整體運動過程中的細節,只考慮整體的受力情況和運動情況,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在整體分析的過程中.如果發現有些問題可以從單個物體進行考慮,那么就可以將單個物體隔離出來進行分析研究,根據單個物體的受力情況和運動情況列式求解。隔離法可以幫助同學們將整個物理問題分割成多個小問題,從而逐個擊破,順利解決復雜物理習題。整體法與隔離法的應用難點在于,如何找到整體及隔離時需要的分割點,這就需要同學們具有較強的邏輯性思維,并通過大量的習題訓練達到突破這一難點的效果。
三、構建模型法
模型是指理想化的一種物理形態,構建理想化模型,突出物理問題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能有效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擾,降低物理問題的復雜度,提高解題效率。模型構建法主要用于將實際的物理問題轉化到理論分析上來。例如在計算小球從樓頂落下所需時間的實際物理問題時,構建一個理想化模型,忽視掉小球的形狀、空氣阻力等因素的影響,將小球看成一個質點的自由落體運動,這樣復雜的問題就變得簡單化了。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問題不可以選用構建模型法來解決,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應深入研究并分析判斷構建模型法的可行性。
四、對比法
物理學科覆蓋的范圍面較廣,同學們在解題過程中所使用的知識概念之間往往存在一定的聯系,在求解物理習題的過程中有效進行概念、公式對比,掌握兩者之間的聯系,可以實現不同概念之間的邏輯推理,靈活解決各類物理問題。利用對比法解決物理問題可以有效減少同學們的任務量,對于減輕同學們的學習負擔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彈簧彈性勢能的計算公式w=1/2kx2,教材中沒有給出,高考大綱也不作要求,但是我們可以利用學過的彈力公式F=kx和能量公式W=Fs這兩個基礎公式,推導出彈簧彈性勢能的公式并應用于習題的求解。
綜上所述,同學們應重視物理習題的練習,掌握常見的高中物理習題解題技巧,做到舉一反三,在物理習題的解題過程中實現對不同物理概念的靈活變通。靈活選用圖解法、整體法與隔離法、構建模型法及對比法,可以將復雜物理問題簡單化,以便順利地解決物理習題,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并將其應用到生活實踐中。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沂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