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電解質溶液中的平衡圖像題是近四年來高考全國卷理綜化學試題考查的熱點,本文以部分試題為載體,淺析如何利用“小題大做”的方法突破電解質溶液中的平衡圖像題,以幫助學生建構答題的思維模型,提升學生“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的化學核心素養。
關鍵詞:離子濃度大小;圖像題;“小題大做”;策略
2019年全國卷化學考試大綱明確指出:“學生需具備通過對圖形、圖表的閱讀,獲取有關的感性知識和印象,并進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儲的能力;從提供的新信息中,準確地提取實質性內容,并與已有知識整合,重組為新知識的能力”。電解質溶液中的平衡圖像題是高三學生化學備考的重、難點之一。本文通過分析兩道全國卷理綜化學試題的特點,采取“小題大做”的方式,層層遞進,突破學生的疑點,以幫助學生提高高三化學的復習效率。
一、近四年全國卷理綜化學試題涉及電解質溶液中的平衡圖像題的考查內容及命題規律分析
從近四年的全國卷理綜化學試題涉及電解質溶液的考查情況分析,選擇題中必有一題,命題情境主要以坐標圖的形式給予解答問題所需的信息。考點設置上,既包括對中和反應、弱電解質電離、鹽類水解、溶液導電能力的影響因素、混合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沉淀溶解平衡的影響因素等知識點的考查,也包括對數學圖形信息提取、定量推理等能力的考查。
二、“小題大做”,拓展考點,梯度上升,提升能力
選擇題涉及的電解質溶液中的平衡圖像題綜合性強,大多數考生存在畏難情緒,基礎較差的考生甚至隨意選取答案。同樣的題目學生經過幾次練習后,正確率并無明顯提升。筆者通過不斷反思和嘗試,發現若將該類選擇題改編成填空題,每個圖像可以承載多個不同的選項,設置梯度、拓展考點由易到難,可以幫助學生懂一題會一類,使得學生變得樂學且對該類題目的分析能力增強,再遇到類似題目時能夠靜心分析,不隨意選擇。此類試題經過“小題大做”改編訓練后,很多學生的做題正確率都有了明顯的提升。
三、聯系已知,巧用信息,分類突破,建構模型
電解質溶液中的平衡圖像題的類型可分為酸堿中和滴定曲線、難溶電解質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線、分布系數圖等。下面以滴定曲線為例進行分析,首先學生要了解橫、縱坐標的代表意義;然后觀察各曲線的變化趨勢(其中對比曲線找出同一條件下曲線之間的差別與聯系,多曲線時注意分析曲線變化的原理和交點);最后結合選項理解各特殊點(如零點、中和點、中性點)的含義并以此作為答題的突破口,逐步建構答題的思維模型。
滴定曲線包括中和滴定、氧化還原滴定等,其中中和滴定是高考的熱點,近四年的全國工卷理綜化學均考查了這一熱點,雖然載體不同,但答題模式有跡可循。學生只要熟練掌握基礎知識,仔細分析題干或圖表,準確提取信息,就可以找到解題的突破口,從而順利解答試題。
例1 (pH-1g c圖)(2017年高考全國工卷理綜第13題改編)常溫下將NaOH溶液添加到己二酸( H2 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與離子濃度變化的關系如圖1所示。
在高三二輪復習中,匯集各種類型的電解質溶液中的平衡圖像題,可以幫助學生形成一個全面的認識。再根據薄弱知識進行“小題大做”的不斷強化,更新題目載體,可以加強學生適應新信息的能力,從而熟練應用已有知識和模型順利解答題目。
四、展望未來高考電解質溶液中的平衡圖像題的命題趨勢
一是在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上延續穩定的考查頻率,例如對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平衡常數的計算及其應用等的考查;二是增加陌生物質和陌生橫、縱坐標的含義在題中并存的情況;三是增強在圖像題的基礎上對數據的定量分析考查。
綜合以上分析,學生在高三復習備考過程中,要在平時的訓練中嚴格要求自己,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根據對應的題型,合理分析圖像和題干的信息,選準題目的突破口,選取合適的方法和技巧,只要落實好各個環節,電解質溶液中的平衡圖像題一定能有所突破。
參考文獻:
[1]楊榮容.酸堿中和滴定曲線圖像試題突破策略[J].理科考試研究(綜合版),2018(21).
[2]衛佳,應用滴定曲線培養“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素養[Jl.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8(10).
作者單位: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獅山石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