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滴定法是高考必考的內容之一,考查的內容主要有指示劑的選擇、滴定管的使用、滴定終點現象的分析、誤差分析及化學計算等,主要考查學生在陌生環(huán)境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及基本的計算能力。高中階段的滴定法包括直接滴定法、返滴定法、置換滴定法、間接滴定法等,下面分類闡述不同滴定法的選擇原則和運用技巧。
一、直接滴定法
直接滴定法是用標準溶液直接滴定被測物質的方法,是滴定分析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滴定方法。高考往往不會考查直接滴定法,但是同學們必須牢記在高中階段學習到的可以采用直接滴定法進行分析的化學反應,以及滴定的操作細節(jié)和注意事項,以免掉入命題者設置的陷阱。適合采用直接滴定法進行分析的化學反應需要具備四個條件:一是反應必須按反應方程式定量地完成;二是反應能夠迅速地完成;三是共存物質不干擾主要反應;四是有比較簡便的方法確定計量點(指示滴定終點)。例如,用HC1標準溶液滴定NaOH溶液、用KCrO標準溶液滴定Fe2+等。
二、返滴定法
返滴定法是先加入一定量過量的滴定劑,使其與固體試樣或試液中的被測物質進行反應,待反應完成后,再用另一種標準溶液滴定剩余的滴定劑的方法。高考中出現的考查返滴定法的問題,往往要求考生先判斷是否滿足使用返滴定法進行分析的條件,再完成滴定操作。適合采用返滴定法進行分析的化學反應應滿足以下三個條件:第一,當試液中被測物質與滴定劑的反應慢,被測物質有水解作用時;第二,用滴定劑直接滴定固體試樣,反應不能立即完成時;第三,某些反應沒有合適的指示劑或被測物質對指示劑有封閉作用時。例如,用HC1標準溶液滴定CaCO固體,可以先加入一定量過量的HCl標準溶液,待反應完成后,再用NaOH標準溶液返滴定剩余的HCl標準溶液。又如,在酸性溶液中用AgNO標準溶液滴定Cl-時,因缺乏合適的指示劑,故可以先加入一定量過量的AgNO標準溶液,使Cl-沉淀完全后,再以三價鐵鹽作指示劑,用NHSCN標準溶液返滴定過量的Ag+,當出現血紅色[Fe(SCN)呈血紅色]時即為滴定終點。
三、置換滴定法
四、間接滴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