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對老年人身體健康最大的威脅?不是新冠病毒,而是老年癡呆。目前全世界一共有大約5000萬癡呆癥患者,其中絕大部分是老年人。這個病不但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他們的家屬也會深受影響。這樣算下來,老年癡呆至少影響了2億人的日常生活,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在1萬億美元以上。
同為老年病,癌癥的致病機理已經基本摸清,治療手段也在不斷改進之中,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會越來越好。但是,老年癡呆的致病機理至今未明,目前也沒有任何特效藥可供病人選擇,未來到底會是什么樣,誰也不知道。在這種情況下,預防就成了關鍵。
因為致病機理不明,所以科學家們只能依靠大數據來推斷老年癡呆的危險因素。著名科學期刊《柳葉刀》委托一群專家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并于2017年發表了第一份綜合報告。報告指出,雖然老年癡呆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遺傳,但后天生活方式的影響也很大,加起來可以達到35%之多。也就是說,一個人可以通過改變生活習慣,降低三分之一的患病概率。
這份報告列舉了9項生活方式因素,每一項對于老年癡呆的影響都不同。影響力最大的是中年之后聽力喪失,占比9%;其次是年輕時教育程度低,占比8%。中年后吸煙將會增加5%的發病率,中年時期得抑郁癥將增加4%的發病率。剩下的5項分別為社交缺乏、晚年后得糖尿病、中年時期得高血壓、中年時期得肥胖癥和缺乏鍛煉,各占2%左右。
2020年7月30日,《柳葉刀》又發布了第二份報告,增加了3項致病因素,分別為中年時的腦部創傷(約占3%)、晚年時期生活環境的空氣污染(約占2%)和中年時期飲酒過量(約占1%)。這里所說的飲酒過量指的是每周飲酒超過21個酒精單位,大致相當于一斤半白酒或者4瓶紅酒的量。
兩份報告的結果相加,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說:12種生活方式的改變可以減少或者延緩40%的老年癡呆癥。考慮到全球老年癡呆癥的發病率,這是個驚人的數字。
這份報告的主要作者,倫敦大學學院教授吉爾·利文斯頓指出,40%的比例很可能是有些夸張了,因為很少有人能夠做到同時滿足所有12項條件,比如教育程度這一項,很多人已經難以彌補了。另外,其中某些條件不僅由個人意志決定,還和居住國政府的政策有很大關系,比如空氣污染僅憑個人的力量是很難改變的。
但是,哪怕僅僅做到其中的幾樣,也能大幅減少老年癡呆癥的發病率。事實上,發達國家老年癡呆的發病率在過去的30年里一直在降低,平均每10年降低15%,很大原因就是發達國家民眾教育程度的提高,助聽器的普及,以及一些不良生活習慣的改變,比如戒煙。
從目前來看,發展中國家的老年癡呆發病率低于發達國家,但主要原因在于前者的平均壽命較低。不過,根據科學家們的估計,隨著人類平均壽命的提高,到2050年時全世界的老年癡呆患者總數將增加到1.52億,其中三分之二生活在中低收入國家。
因為這個病的復雜性,30年后也不一定能研發出特效藥,大家還是以預防為主吧,否則老了之后就來不及了。
(高強薦自《三聯生活周刊》)